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胡惱火

    最重要的是安全意識

    1、安全意識差

    可以說我們生活在,全世界治安水平一流的地區(參見下圖:謀殺率地圖)。

    顏色越深越不安全,中國謀殺率為每10萬人1.0起,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每10萬人6.2起。

    長期處於相對安全環境中,以及沒有系統的安全教育,讓很多人不具備足夠的安全意識,初出國門會承受極大風險,一旦發生意外,最大的受害者除了自己,就是家人。

    與人為善的優良傳統,教我們善待他人。

    但不要忘記,這個世界也存在毫無緣由的惡意。

    “毀滅你,與你何干?”

    《三體》中這句話,同樣適用喪心病狂的罪犯——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幼,甚至對無辜的動物,他們都能下手。

    2、如何應對

    對於可能出現的犯罪行為,我們該如何應對?

    其實,章瑩穎案中的另一名女研究生,做出很好的示範——面對上車要求,女生警覺地拒絕了

    之所以警覺,很可能在於她下意識的評估了風險。

    如果章瑩穎也接受過風險評估訓練,她一定能逃過一劫。

    在《FBI行為識別術》中,根據風險等級,將其分為三類:

    注意

    1)中等風險是由於沒有足夠資訊,不確定其為高風險還是低風險,如表中示例,如果處在治安好的地區,風險會低,相反可能會很高;

    2)既定情景內的風險等級並不固定,依據所處位置、所做的事和環境中變數,會有變化。

    以章瑩穎案為例:

    當章瑩穎在街頭被搭訕時,假設當時街道治安較好,她被迫做出迴應,這屬於中等風險,其中的不確定因素就是克里斯藤森,他可能會傷害章,也可能僅僅就是問路,而章的下一步決策,將自身置入了高風險境地——貿然進入不安全區域,而另一名女生的決策降低了風險。

    可以看出,考慮哪些因素會導致風險等級變化,是極其關鍵的

    而有5個因素是需要牢記在心的:

    1、這個決定在半年或一年之後會給你和身邊的人帶來哪些可能影響

    如果影響巨大,涉及人數眾多,一定要慎重。

    2、這個決定可能出現的最壞結果是什麼?

    非常或極其嚴重,為高風險;相反為低風險;資訊不足,中等風險,儘量補全資訊。

    3、做決定時,周圍環境因素會有什麼風險?

    如當地治安環境,以及周圍環境安全狀況。

    4、是否要進入或離開一個安全的區域?

    自己熟悉的工作場所、生活環境或街道,是安全區域,行人稀少的停車場、陌生人的車輛等為不安全區域。

    5、是否讓一個你不太熟悉或根本不認識的人走進你的“安全區”?

    如宿舍是你的安全區域,無論何時,讓陌生人進入,都會提高你的風險等級。

    防患於未然,很有效的方式,是運用這套風險評估訓練,多分析你將面臨的情景,或回顧已出現的人身安全事故,這樣才能真正將訓練,轉化為你的安全意識,而避開那些不必要的人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70後喜歡什麼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