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風吹過886
-
2 # 噠噠尼央
普通話的根基是官話,中國有70%的人是官話區的,北方除了晉語是方言,其他都是官話區。南方西南四川雲南都是官話區。方言基本上在長江以南。
-
3 # 老四雜談
也不是這樣,溫州瑞安的有些老人們即聽不懂普通話又說不來普通話,跟他們交流還需要翻譯,過去村上的廣播播報天氣預報要先用方言播一遍,然後在用普通話播一遍。
-
4 # 外語那點事
本人不會說方言,但是會說德語,但是隻會標準的,並不會德語中的方言。
但是接待會說德語的客人中,就會有一些客人是既會說德語又說他自己方言的,比如說瑞士的客人。瑞士德語和德語的關係基本上就是中文和方言的關係。
我覺得在這方面的體會和那些,會說方言而聽得懂普通話,卻不會說普通話的人應該是類似的。
瑞士德語跟德語的關係是,就是普通話和方言的關係。在語法上比較接近,但是發音上面會有比較大的變化。但是一個語言只要語法接近,那麼它的主謂賓就會排列在對應的位置。只需要有一部分的詞和標準的語言是接近的,那麼這個方言就可以透過一些邏輯上的判斷去理解它的意思。
特別是在聽的多了以後,除了透過語除了透過語法上面的邏輯關係來判斷句子的意思。還可以發現一些發音上面的規律。比如說標準德語中發e的音在瑞士德語中經常發成i,找到這個規律以後,又可以判斷出非常多的其他的詞。
但是由於沒有系統性的學過,瑞士德語,也找不到相關的學習教材。所有的理解過程都是基於判斷。因此你想讓我用瑞士德語跟他們交流是不可能的。並且能夠聽懂的內容,大多情況下是,在和他們用標準德語交流的那些話題上。超越這些話題,想要直接聽懂瑞士德語也是不可能的。
對於只會方言,但是能聽懂一些普通話的人來說,也是一樣的,因為沒有系統性的學過普通話,發音的規則沒有掌握。很多音在口腔裡面要發出來會比較困難,並且所有的理解都是基於判斷。沒有辦法用標準的詞彙對應的去說出普通話。因此就會造成這樣的現象。
同樣的接待過的一些德華人,他們中也有一些只會德語方言,但是不會標準德語的人。你用標準德語跟他們去說話,他們基本上也聽得懂。但是跟你說話的時候,他沒有辦法用標準德語的發音去說那些單詞,只能用方言中的發音去回覆你。你在適應了他的口音以後,你同樣能夠聽得懂他說的話,但是你也同樣沒有辦法找到,他說話的準確的那個音,用方言去回覆他。所以相互交流的時候,雙方說的是兩個不同但類似的語言。理解上沒有問題,但是雙方都沒有辦法,用對方的語言去交流。
另外如果有在貴州四川或者是桂林呆過的人,應該也會有這樣的體會,當地的方言基本上用耳朵聽都能夠聽懂,但是語音語調跟標準普通話差別很大。某些詞彙和標準普通話不一樣。你要用當地的方言去說,會感覺很困難,但是理解都沒有問題。如果說有人能夠把這些當地的方言系統性的教給你,可能學習的情況就會大不一樣。
-
5 # 幸好遇見幸福ZyG
我們廣東人基本上有一半以上人群既聽不懂普通話,更談不上去說了,就連看電視都必須是粵語版的,中央新聞聯播只能看個影象而已,根本聽不懂說的是什麼。
回覆列表
一般情況下說方言的人也聽不懂普通話,說普通話的人更聽不懂方言,說方言的人大多沒啥文化。我的一個同事回老家一個朋友讓他把母親帶來東北,因為老人從沒出過大山,結果到北京轉車老人就丟了,車站工作人員問老人去那老人聽不懂,老人說話工作人員聽不懂,廣播找人老人也聽不懂,把我同事急的到處找,好不容易把老人找到。老人確說我說話為什麼他們聽不懂?他們說的啥子嘛我也不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