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隱之神
-
2 # 魚兒讀書會擺尾
中國封建時代儒家學者對於“夷夏之辨”非常重視,如果漢族士大夫敢於倡導投降異族,為異族政權服務,多數會被視為“漢奸”。但同時又強調以華夏禮義為標準進行族群分辨的觀念,區分華夷以禮儀而不以種族,合於華夏禮俗者並與諸夏親暱者為華夏、華人,不合者為蠻夷、化外之民,“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而忽必烈就符合這一標準,忽必烈還在潛邸時,就已結識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漢地的情況,習用華夏禮義。在他的王府中,聚集了一大批以漢族知識分子,成為忽必烈的幕僚,“上在潛邸,獨喜儒士,凡天下鴻才碩學,往往延聘,以備顧問”。為了救助在戰亂兵燹中流亡的儒士,忽必烈幕府中的儒士姚樞、許衡、竇默、郝經、張德輝、張文謙、劉秉忠、廉希憲、王恂、董文忠等人常以儒道進說,併為儒者陳情,為儒戶取得與僧、道相等的優免賦役的權利。
忽必烈即位以後,更以繼承中國曆代正統的王者自居,政治上優待儒士已屬必須。忽烈幕府儒士文人進人蒙古政權志在救世行道,為推行“尊儒”進行了不懈努力。經過他們的努力,蒙古政權也按照中原王朝的政體和運作模式,建立了又一個大一統王朝“大元”,確立了儒學的主導地位。
忽必烈藩府侍衛謀臣為尊孔崇儒、保護儒士做了很多貢獻。姚樞、楊惟中保護了忽必烈名臣竇默、王磐,著名經學家趙復等數十名著名儒者,並建太極書院,為元代理學傳播作了很大貢獻。這些人不少在北方興學教授生徒,使尊儒興學之風大盛。張德輝於貴由汗二年(1247年)五月,以真定府“參佐”應召北上覲見忽必烈,和忽必烈探討了尊孔崇儒、任用儒士賢才、中原治理等問題,此次應召北上,張德輝還向忽必烈推薦了一批真定名士。蒙哥汗二年(1252年)張德輝等第二次覲見忽必烈,“請世祖為儒教大宗師,世祖悅而受之”,並且乞令有司免除儒戶兵賦。
蒙哥汗九年(1259年),廉希憲隨忽必烈渡江攻取鄂州時,帶領儒生百餘人,拜伏軍門,向忽必烈進言“今王師渡江,凡軍中俘獲士人,宜官購遣還”,使五百餘儒士得以免遭奴役。
竇默和姚樞等人還積極向忽必烈講解儒家治國之道,竇默為忽必烈講解三綱五常、正心誠意之說;姚樞為忽必烈講解儒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南宋淳佑十年(1250年),僧人子聰向忽必烈上萬言策,提出:治亂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主張改革當時的弊政,減賦稅差役,勸農桑,興學校等。他們還為忽必烈講《孝經》、《尚書》、《易經》及儒家的政治學和歷史。
這些都為忽必烈建立“正統”王朝起了巨大作用。忽必烈即位後,重用漢臣,採用漢法,建立各項政治制度,如在地方上建立行省,中央設中書省。王朝名號直接出自漢族傳統經典著作《易經》,顯示了忽必烈希望和中國傳統融為一體的想法。而且還採納儒士建議用傳統方法記載元朝歷史,在翰林院下建立翰林兼國史院以蒐集記錄並且撰寫遼史和金史。這些都是他接受漢文化的重要表現,甚至有史學家認為,忽必烈的“歷史功績”在於他接受了漢文化。《元史》稱讚道:“世祖度量弘廣,知人善任使,信用儒術,用能以夏變夷,立經陳紀,所以為一代之制者,規模宏遠矣。”
回覆列表
忽必烈元朝開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疆土最廣的一個王朝。作為皇帝他是中國曆代皇帝中最具攻擊性的帝王,真正做到了弓箭射到哪裡,哪裡就是元朝的疆土。但這也給元朝種下了不良種子,善攻不善守,使得元朝也只是短短兩代就走到了盡頭。忽必烈有點象現在的美帝,一言不和就開打,打下好大一個江山卻不懂得融合在一起,大搞民族階級,這點清朝做的就要好上好幾倍,弄得清末民國初期很多漢人都不願剪掉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