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且對東君痛飲,莫教華髮空催。瓊瑰千字已盈懷。消得津頭一醉。——宋·辛棄疾《西江月·且對東君痛飲》
賞析:辛棄疾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2、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賞析:藉助美酒,曹操抒發了人生雖然短暫,依然懷抱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的感情。思賢若渴,滿腔都是英雄志,思慮過多,只有在喝了美酒以後,才可以讓自己短時間內放鬆自己,短暫感受到太平盛世酒足飯飽的美好,更加增加自己一統天下的美好願望與決心。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唐·王翰《涼州詞》
賞析:大意是說,新釀成的葡萄美酒盛滿夜光杯;正想開懷暢飲馬上琵琶聲頻催.即使醉倒沙場請諸君不要見笑;自古男兒出征有幾人活著歸還?這首詩是詠邊關情景之名詩.全詩描寫了偏僻荒涼的邊塞的一次盛宴,出征的將士們開懷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面.首句用語絢麗優美,音調清越悅耳,顯出盛宴的豪華氣派。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獨酌》
賞析:描寫詩人在月夜與“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暢飲的情景,以奇特的構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現出詩人的獨斟獨酌,及舉目無知音的孤獨之情。
5、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賞析:即使讓你再陪他喝一次酒,因為作者即將遠行,好友去送別,作者很捨不得他,希望不要和他分離,無可奈何之下,只好讓他再陪作者喝一次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作者要西行,等到出了陽關也許今生再也見不到故友了。
6、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唐·李白《將進酒》
賞析:自古以來那些聖賢無不感到孤獨寂寞,隱居世外的隱逸思想一致,及時行樂。而這正與陶淵明歸隱田園,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這其中有一種超然物外的思想。意在表達人壽幾何,願在長醉中了卻一切,聖者寂寞,飲者留名的虛無消沉思想他們都有一種超脫,淡泊的思想。
7、憑君滿酌酒,聽我醉中吟。——唐·杜荀鶴《與友人對酒吟》
賞析: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於宮詞。官至翰學士知製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蹟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鑑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1、且對東君痛飲,莫教華髮空催。瓊瑰千字已盈懷。消得津頭一醉。——宋·辛棄疾《西江月·且對東君痛飲》
賞析:辛棄疾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2、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賞析:藉助美酒,曹操抒發了人生雖然短暫,依然懷抱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的感情。思賢若渴,滿腔都是英雄志,思慮過多,只有在喝了美酒以後,才可以讓自己短時間內放鬆自己,短暫感受到太平盛世酒足飯飽的美好,更加增加自己一統天下的美好願望與決心。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唐·王翰《涼州詞》
賞析:大意是說,新釀成的葡萄美酒盛滿夜光杯;正想開懷暢飲馬上琵琶聲頻催.即使醉倒沙場請諸君不要見笑;自古男兒出征有幾人活著歸還?這首詩是詠邊關情景之名詩.全詩描寫了偏僻荒涼的邊塞的一次盛宴,出征的將士們開懷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面.首句用語絢麗優美,音調清越悅耳,顯出盛宴的豪華氣派。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獨酌》
賞析:描寫詩人在月夜與“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暢飲的情景,以奇特的構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現出詩人的獨斟獨酌,及舉目無知音的孤獨之情。
5、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賞析:即使讓你再陪他喝一次酒,因為作者即將遠行,好友去送別,作者很捨不得他,希望不要和他分離,無可奈何之下,只好讓他再陪作者喝一次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作者要西行,等到出了陽關也許今生再也見不到故友了。
6、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唐·李白《將進酒》
賞析:自古以來那些聖賢無不感到孤獨寂寞,隱居世外的隱逸思想一致,及時行樂。而這正與陶淵明歸隱田園,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這其中有一種超然物外的思想。意在表達人壽幾何,願在長醉中了卻一切,聖者寂寞,飲者留名的虛無消沉思想他們都有一種超脫,淡泊的思想。
7、憑君滿酌酒,聽我醉中吟。——唐·杜荀鶴《與友人對酒吟》
賞析: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於宮詞。官至翰學士知製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蹟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鑑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