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與歷史探索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藩鎮割據”是造成唐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之一。但其實,如果沒有藩鎮存在,唐王朝其實很難延續那麼長時間。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一直有一個矛盾,就是南北矛盾。南方的中原國家與北方的部落一直是敵人。北方的部落一再要往南方打,抄掠南方的糧食、茶葉、布匹等各種日常用品。而南方的中原國家又會反對這種侵略,甚至主動發起戰爭,把北方部落往更遠的地方追擊。

    這種矛盾造成南北的巨大對抗。在秦漢三國的時候,南方中原國家對北方部落還是一種壓倒性的優勢。不過從兩晉開始,隨著中原王朝的失控,北方部落大量的內遷。而且在東晉十六國及南北朝時期,這些內遷的北方部落,相互作用,攻擊及融合,實際上已經讓北方的部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中原的國家,已經不可能像秦漢那樣,對北方的部落形成壓倒性優勢了。

    隋唐建立以後,吸取了兩晉失敗的教訓,不敢再分封同姓諸侯王,不敢讓同姓諸侯王們掌兵權,害怕造成西晉“八王之亂”那樣的悲劇。

  • 2 # 史小煮

    唐朝的滅亡,其實是藩鎮割據惡性迴圈的結果,說到底,還是國力損耗嚴重,導致的滅亡。而國力的損耗,和藩鎮割據又有著巨大的關係。

    唐玄宗後期,藩鎮割據嚴重,甚至有人身兼數鎮,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連年的平亂戰爭,已經使唐朝國力枯竭。

    儘管安史之亂平定後,唐王朝吸取了教訓,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藩鎮,只有河朔等個別藩鎮割據,而且表面上他們也遵從唐朝的政策法令。相比唐玄宗時期,藩鎮勢力是變弱了,但消耗掉的國力,在一時半會卻補不回來了。

    這就好比,原先你有幾個強大的叛逆子,叛逆子不怎麼聽話,還互相掣肘,但還不敢來掀你的桌子,你還能苟延殘喘。後來,只剩幾個病弱的兒子,雖然還算聽話,但是遇到事卻是頂不住的。

    很快,事兒就來了,趁你虛弱,黃巢起義了。你搞不定怎麼辦,只好繼續大封藩鎮,讓他們去搞定。結果,又出來一堆不聽話的兒子,藩鎮勢力死灰復燃了。這就是惡性迴圈。

    最後,藩鎮中勢力較大的朱溫,終於掀翻了桌子,滅唐了……

  • 3 # 作家三藏大師

    天寶之亂,安祿山,史思明兩對父子被次第削平,但是,他們麾下諸將卻大多得以儲存。這就是藩鎮割據的開始。其間,幾代天子都曾經試圖削弱藩鎮,有勝有敗,大體而言,是相互對峙之局。有時朝庭勢大,藩鎮斂跡,有時藩鎮勢大,朝庭束手。彼此尚能粗安。等到黃巢亂起,朝庭藩鎮聯手拒之,歷盡艱辛,方才平定。此時,強藩崛起,弱藩站隊,而朝庭一無所得。強弱立判,朝庭無可制藩鎮,藩鎮目中再無朝庭。

  • 4 # 小九探講

    大部分人都知道藩鎮政權的存在極大提高了大唐王朝的整體作戰能力和兵團協作能力,所以從北向南,有北征突厥南討大理,西抵阿拉伯吐蕃東伐日本高句麗,大唐盛世的時候國土面積達到1300多萬平方公里!但我們得明白藩鎮的定義,在藩鎮政權早期,唐王朝國富民殷,人心有集體國家榮譽感,唐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很強。唐中期安史之亂的爆發是是對中央政權的極大挑戰,這如同一個導火索引發了一系列藩鎮軍閥的混戰。雖然最終在幾代人的努力下完成了鎮壓,但唐後期國力尤其是中央政府國力在長期的征伐中耗損太大,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後期大理國和吐蕃的崛起唐王朝已經無兵可派往前線,所以唐王朝最終走向了覆滅。

    PS:藩鎮政權有相對獨立的軍事力量和政治制度,大唐好戰,各路藩王展開軍備競賽,這顯然超出了大唐的預期,等他們真正崛起的時候也正是大唐大廈將傾之際!大唐我們都喜歡,但歷史就是這樣,尊重歷史,尊重自然規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從來不聯絡你的人突然加你好友你的第一想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