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17的我們倆
-
2 # 愚蠢的畢言言
談談我的淺見
維克多·雨果是詩人、小說家、戲劇家,一代文豪;同時也是畫家、裝飾藝術家、社會活動家,一位廣博的天才。本次展覽透過雨果波瀾壯闊的人生,首次向中國觀眾較為全面地展現這位“普天之下人類情感的大師”在文學、繪畫、裝飾藝術等多元領域的探索,感受隱藏在文豪光環背後、鮮為人知的生動側面與蓬勃創作。
我讀第一本小說是《笑面人》整體來說用了對比的手法,物質上奢華無度、精神上空虛惡毒的貴族,和生活上漂泊貧窮,但精神上富足充盈 的關伯蘭們的強烈對比,又從比如關伯蘭的畸形是由僅僅因為空虛無聊想逗樂的貴族造成的這條明線,暗含勞苦大眾的悲慘命運是由貴族上層階級封建專制造成的暗線。還有烏蘇斯這種有思想,大智若愚,笑傲江湖的智者,在沒有言論自由的年代,透過一幕幕舞臺劇對映當時社會的黑暗。貴族透過身份、金錢、利益聯絡起來的關係十分脆弱,窮人透過粗茶淡飯建立的感情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但窮苦、疾病,和人為的莫須有的罪名卻能輕而易舉的將他們消滅,以至於烏蘇斯勸導奧姆“千萬不要墮落成人啊”可見勞苦大眾對社會不公、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絕望和悲憤。喜歡雨果寫的那些形象、詼諧、生動的諺語、比喻,還有對於人物心理的描寫,尤其是關伯蘭被投進監獄經歷的絕望、翻轉、震驚、疑惑、心態的沉浮,那麼細緻、細膩、完全就想住進了別人的腦子一般。感嘆一句,大家就是大家!
學貫古今的淵博,美與醜、善與惡誇張的對比,人道主義
詩歌沒讀過,但毫無疑問雨果是集大成的浪漫主義作家。
-
3 # 觀劇社群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普賽女郎艾絲美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這部書的遭禁是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期的俄國,因為雨果思想活躍,既有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傾向,又同情剛剛興起的無產階級的革命,因此保守頑固的沙皇下令在俄國禁止出版雨果的所有的作品。 小說《巴黎聖母院》藝術地再現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統治時期的真實歷史,宮廷與教會如何狼狽為奸壓迫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怎樣同兩股勢力英勇鬥爭。小說中的反叛者吉普賽女郎愛斯美拉達和麵容醜陋的殘疾人卡西莫多是作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現在讀者面前的,而人們在副主教弗羅洛和貴族軍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則是殘酷、空虛的心靈和罪惡的情慾。作者將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動豐富的戲劇性場面有機地連綴起來,使這部小說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小說浪漫主義色彩濃烈,且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它是運用浪漫主義對照原則的藝術範本。小說的發表,使雨果的名聲更加遠揚。
回覆列表
雨果是法國19世紀前期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他在文學上取得了非常偉大的成就。首先,雨果非常善於結合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他的許多作品(《悲催時間》和《巴黎聖母院》等)都是結合真實的歷史背景,背靠法國資產運動這一歷史事件來寫,將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民置於這一背景下,描寫他們的悲催生活,表現出了對於底層勞動人民的極大同情。其次,善於運用積極的浪漫主義手法,具體表現就是運用誇張以及對比原則,也叫美醜對照原則。比如《巴黎聖母院》中,描寫敲鐘人卡西莫多的外面醜陋就是誇張的手法,人與人之間的對比,艾絲美拉達的善良與大主教的惡毒對比,卡西莫多醜陋的外貌與善良內心的對比等等。他講這些人物放到歷史背景下,寫下自己的主觀感受,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引發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