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蛋伯

    大體來說南北會有不同,特別是我們福建閩中地區。正月初一早上吃線面,寓意長壽。這一天不能洗碗,不能掃地,出門遊玩或者寺廟燒香、踏青。初三開始過壽、結婚各種喜酒酒席接踵而至。初四這一天我們要過大歲,全家人再一起圍爐。跟除夕一樣隆重,是當年抗擊倭寇留下的風俗。接下來就是每個村各自的宗教活動,抬菩薩出遊保一方平安。有白天有晚上,已經慢慢變成一種文化,很是熱鬧。時間從初幾到正月二十,各個村的活動時間各異。

  • 2 # 涵瑞萌萌

    以前小的時候,會大人一桌麻將,幾個表兄弟一桌麻將,讓年味十足的走親訪友更加有勁!

    現在長大了,訴求也不同了,且各自都很大壓力,上有老下有小的,過年話題總變成了談工作,談幾個親戚的婚戀情況。

    其實挺喜歡很有親情感的年味。

    很希望自己事業有成,可以組織所有親戚一起旅遊過年,大家放下所有擔憂,所有負擔,暢快的把親情濃聚,讓親情感不要因為年齡漸長而淡離。

    沒有溫暖,沒有回憶的生活太恐怖了!

  • 3 # 瀟湘塘主浮世繪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家鄉,過年期間有什麼隆重的慶祝活動呢?

    我的家鄉叫江永,是湖南一個美麗的小縣城,擁有“女書文化”、“中國香柚之鄉”的稱號。這裡是少數民族聚集區,其中瑤族是這裡的主要民族。

    這裡不僅年味足,風俗也別具特色,下面盤點下我們怎麼慶祝過年。

    首先守歲搞“村晚”

    看還有耍獅子的高階節目。

    新年的鐘聲敲響後舉行煙花燃放儀式,慶祝新的一年到來。

    二、初一祭祀祖先和拜年活動

    村裡古橋是出入的主要通道

    古樸的石板路

    村中青年,舞龍前往拜祭祖先

    寫春聯,家家戶戶掛春聯

    提著禮品給老人拜年

    三,初二起走親戚

    農村誰家都有七大姑八大姨的,而且都住的不遠,春節期間必須帶著小孩,挨個親戚的走,不走親戚,久而久之就關係疏遠了,就不親了,不來走親戚,除非沒有回來,否則就是看不起人,所以鄉里是最重禮節的,過程少不了。

    女婿回丈母孃家送禮是必須的,初二女兒要回家給老爸老媽拜年。

    拖家帶口的回家,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

    親戚來了,好酒好菜招呼,叫上叔叔伯伯,表兄表弟過來一起陪客人喝酒。

    有些親戚多的,要走上十幾天,到元宵才會結束。

    四、踏青掃墓

    其他的地方民俗不清楚,南方特別是湖南,春節也是慰藉和拜祭先祖的日子,要上山掛掃,告訴逝去的親人們,後輩來看他們了。

    金燦燦的油菜花,掛掃路上風景秀麗,賞心悅目

    給祖先掃墓,全家出動。

  • 4 # 冰超68639911

    東北這邊一定會有的過年習俗就是扭秧歌,各式的服裝,一手扇子一手綵帶,還有各種變隊形,鬥秧歌,現在最多的就是鄉鎮之前的秧歌比賽,全縣關注

  • 5 # 85號渡老師王平

    我們這裡過年活動非常多啊,但歸結起來主要有三類:

    闔家團圓,以父母為中心的兄弟姐妹帶著各自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子女闔家團圓,要準備豐盛的酒水、飯菜、果蔬等等,一起吃年夜飯,一起跨年等等。

    辭舊迎新,包括除夕之前的各種清潔衛生掃除工作,置辦各種新的衣食住行等的用度,理髮,貼春聯,貼福字,掛燈籠,放鞭炮(現在禁止了)等等;跨年之後穿新衣、晚輩要給長輩拜年、平輩之間相互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等等。

    走親訪友,跨年之後親戚朋友要相互拜年,藉機互相聯絡,或增進感情,或尋找機會,或共謀發展。

  • 6 # 戀上寂寞5288

    我住在四川南充市,因為地處農村,所以過年有很多活動,燃放煙花爆竹是都有的,還有走家串門的拜年,在門上貼春聯,祭祖,祭灶神,吃團圓飯,貼剪紙打鬼等等。

    小時候,每次過年了,都特別開心,因為很熱鬧,年味十足,但到了這幾年,感覺像是在敷衍了事,年味漸漸變得淡了,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大部分都再也沒回老家,所以人變得很少,只有以前的老人還在,一點都不像過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唐國力衰弱,卻為何還能漂亮反制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