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草秋心
-
2 # 衛萊談古論今
親!您提問的《七步詩》,為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橋段。由明朝作家羅貫中虛構而成,三國末期的陳壽所著《三國志》一書中並無記載。而《七步詩》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世說新語·文學》一書中。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文中內容也是後人臆想和民間傳說構成。書中記載著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學,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否則將被處死的故事。
《世說新語》一書中的曹丕,對詩有嚴格要求:詩的主題必須為兄弟之情,但是全詩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內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此詩是否為曹植所著作,至現今仍有爭議。
歷史上的曹丕執政時期,確實嚴防本族子弟掌權,這些兄弟名義上被封王就藩,實際上毫無兵權可言,就連自己藩國官員的任免權力都沒有。舉動受到嚴格監視,形同囹圄。為的就是讓他們遠離朝廷中樞不再掌權。
後人之所以虛構曹丕逼迫曹植作《七步詩》場景和故事,完全是由於曹丕執政後,任城王曹彰被削去兵權後離奇死亡,陳思王曹植則被嚴厲看管。曹魏藩王的封地也會時常變更等原因。這也就是後世詬病和猜測魏文帝曹丕不信任骨肉兄弟的原因。
史書中記載:曹丕對於周圍兄弟的宗旨也就是遠離朝堂,不掌權,按地就番即可。實際上也沒有誅殺的必要。再說曹丕在公元226年去世,曹植去世於公元232年,中間還相隔了六年。如果曹丕真有殺兄弟之心,自己死了也會拉著曹植陪葬的。
親,曹植死的時候曹丕墳頭都長樹了!小說和現實之間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
3 # 曹老師xixi
這就是又要根據兩個人的性格和當時環境來分析了。
到底曹植怕不怕死,我覺得肯定是怕死的,曹植作為魏晉風骨、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應該性格上是比較浪漫的,從他早期的詩歌可以看出,曹植相對曹丕來說性格上稚嫩很多,作為曹操的公子愛子,曹操生前必然是十分寵愛,可推斷出曹植在前期作為公子哥的時候,生活十分放縱,放縱到居然還給他嫂子寫情詩,前期並沒有什麼懼怕的人,很少吃虧,因此曹植的氣太濃,常常任性而行,不修飾約束自己,飲酒毫無節制,甚至擅闖司馬門,也真是如此,讓曹植的命運發生的大轉變,與世子之位擦肩而過。
而繼承魏王之位的哥哥又是隱忍腹黑,繼位之初,就罷免的哥哥曹彰的兵權,有嚇的弟弟曹熊自殺,這樣的威懾力,曹植怎麼能不怕,只能乖乖的前來請罪,曹丕在殿上無論是不是想弄死曹植,至少是打算把曹植打到懸崖低谷永不翻身。
在當時的情況下,曹植怕死但有不怕死。我這什麼意思呢?怕死的原因上面已經說了,公子哥沒吃過虧,嬌生慣養必然害怕,而不怕死呢?是因為曹植恐怕心裡有數,死不了,第一自己對自己的才能有信心,能博得哥哥的同情,第二應該是知道了卞夫人提前找曹丕打好招呼了,卞夫人對曹丕說“你今天要處死曹植,我就順你父王而去”,曹丕作為孝子一直雲諾不會不會,所以這個情況下,曹植心裡也不怕,最多和哥哥曹彰一樣被貶到封地去。
-
4 # 2689春天的花兒
當曹丕蓄意要殺曹植的時候,被曹植一眼識破。情急之下含淚吟誦七步詩一首,阻止了曹丕的殺心,救了自己一命。為了利益兄弟相弒的事情無論是朝庭,還是民間都有發生。
為什麼曹植做七步詩救自己呢?因為他不想死。所以才用兄弟之情來感化曹丕,使他收起殺心。
回覆列表
誰不怕死,但魏晉時人,好酒,特別是文人,大多數都有點酒精中毒症。因文而狂,因狂而豪,視臉面大過生命。加上常服五石散,使其性暴而直。於是寧為義死,不想屈活。大庭廣眾之前,就怕也得挺住。再要是很怕死,也寫不出七步詩,況且還有人說七步不是四句,而是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