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楠秋爸爸育兒經

    這樣的教育,對孩子來說最大的弊端,就是沒有主見。在家長與孩子的關係中,作為強勢方的家長,自己就一定要注意態度,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首先,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但同時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家長一定要認識到這點,就算性格再溫和的孩子,一定也有著自己的想法,和家長背道而馳的想法。如果孩子性格叛逆,強勢教育得結果,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等到家長控制不住孩子的那一天,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所以,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

    其次,孩子的想法肯定不一定全是對的,那麼家長應該幫著孩子分辨,如果對,就鼓勵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不對,幫孩子分辨錯得大,還是小,如果錯的小,也可以鼓勵孩子嘗試去做,錯了還可以重來;如果錯的大,對孩子自身(不管是身體還是思想)會產生傷害,就要給孩子講明,這樣做的危害。

    當然,我們不能說孩子的想法錯誤了,就強勢的要求孩子按照家長的想法去做,可以幫助孩子分析錯在哪裡,產生的後果,然後就同孩子一起思考。不是幫助孩子思考,讓孩子去學家長思考的過程,一步一步講解給孩子聽,過程中讓孩子也一步一步的改變原來的思考方向,多鼓勵孩子講出自己的觀點。

    家長一定要認識到這樣強勢教育孩子的後果——叛逆、巨嬰、媽寶男……如果家長不想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被冠上這些貶義的名詞,那麼就要認識到,家長的責任只是教孩子,比如思考,比如觀察,比如判斷等等,而不是幫孩子去做完這些事。

  • 2 # 育鄰人

    您這是站在哪個角度提問題的呀!您不是孩子家長嗎?

    中國作為世界上“皇權”統治時間最長的國家,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慾難免有所“誇張”。但是孩子小的時候有些行為就是需要“確定性”的強制呀,比如說吃飯時不完其他玩具、見人禮貌問好......

    強勢的家長對孩子也是有好處的,只是需要根據孩子的成長狀況不斷調整、適度放手。

    但這個適度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幾歲或者長到多高,這個適度需要家長和孩子互相適應、不斷調整。正如,刺蝟抱團取暖,需要不斷調整一樣

  • 3 # 生活秒懂

    父母比較強勢容易導致孩子不夠勇敢,膽怯,面對新事物時不敢嘗試。父母的強勢,還體現在對孩子很多問題進行包辦上,什麼都想替孩子考慮到,什麼都要幫孩子做好準備,生怕孩子走一點彎路,結果導致孩子過度依賴父母,自己的獨立性、思考和判斷等能力都會變弱。

    當父母意識到自己對孩子過意強勢的弊端後,可以剛剛如下方法進行自我調整,採用更好的 方法:

    1、學會與孩子換位思考,做到平等的對待孩子

    在家庭關係中,父母本來就處於權威、有力量的一方。如果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壓迫孩子,會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面對孩子,父母需要放下自己在所處年齡、位置所形成的閱歷和思維方式,嘗試站在孩子的年齡階段去理解他們,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溝通和理解。

    2、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耐心的陪伴

    避免打擊式和威脅式的教育方式,面對孩子的問題和不完美,直截了當地打擊甚至威脅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反而會引發孩子心理方面的問題。真正懂得教育的父母會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寬容,陪伴著孩子度過難關,成長為更好的人。

    3、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允許孩子犯錯的機會

    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學習教育學的方式方法,以及心理學對於培養孩子的優勢和重要性。好的變化通常不會在一夜內突然發生,孩子在對事物的摸索和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犯錯,會走彎路。家長需要讓孩子在犯錯中汲取經驗,摸索中成長。

    這樣,隨著父母的改變,孩子才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寫武俠小說。該如何入手呢?有什麼好的借鑑模仿方法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