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好中醫養生美食編織
-
2 # 活力莞邑
爆米花不是年夜飯,是年的情結。這種爆米花成了“奢侈品”,一是沒有了市場,這種手藝人變得越來越少,知道這物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以至於長大後的與它的每次偶遇都如獲至寶,十分欣喜。若沒有偶遇,饞了就會跑到村鎮的大集碰碰運氣,期待奇蹟。並不是因為它真的好吃得讓人愛不釋口,只是承載了太多小時候關於“年”的回憶,花生、瓜子、爆米花,軟棗、核桃、薄荷糖……孩子們惦記的年,無非就是那一堆的小吃食,一身的新衣裳。
記憶中的爆米花總是出現在冬季。
小時候,逢年,村子裡放假的放假,停工的停工,在固定的街口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景,一個面目慈祥的老人用烏黑的凍得滿是裂口的手撮著他的老花鏡,那眼鏡都被劃拉得很模糊,看不清楚老人的眼睛,老人不時的檢視那個圓圓的壓力錶,慢慢搖著手裡的轉柄,紅紅的炭火上是同樣燻烏得黑的小鋼鍋,那模樣就像是大肚子的提燈。
大人們用塑膠袋提著玉米粒兒圍在一起,孩子們的嘴巴里手裡口袋裡,全是四處亂掉的爆米花,膽小的娃們堵著耳朵遠遠的等著那一聲巨響,膽大的娃們就守著鍋子,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生怕眨眼間美味就會不見了。
“嘭……”鍋子一聲巨響一陣白煙後,小小的玉米粒一瞬間幻化成一朵朵漂亮的小花,空氣裡便瀰漫著誘人的香氣,一哄而上的孩子一定會去搶剛剛出爐的美味,把還沒倒空的嘴巴、口袋繼續塞得滿滿的,大人們則拿了大大的麵粉袋子來收。
我懷念的不單單是單純的味道,而是那融洽的場景、和睦的鄰里、快樂的童年,那時候天藍雲白風大,這些都永遠定格在記憶的深處,彷彿一切還在昨天!每當念及此,我就如同置身在那畫面中。
今天正是小年,給全華人民拜年啦!過年當然是盼望媽媽做些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年夜飯菜,還有糕點餈粑,發糕,米酒,湯圓,餃子,很多家鄉味。我們湖北恩施的年夜飯主菜:燉豬蹄湯,蒸年肉,蒸魚,蒸扣肉,燉紅棗香菇雞湯,煮酸叫果菜牛肚湯,蒸珍珠丸子,糯米羊肉扣,炸大麻丸子,炸麵粉瘦肉坨,炒豆豉回鍋肉,炒米酒回鍋肉,炒青豆,胡蘿蔔,白菜,菠菜,還有冷盤,配幾個小菜,酸蘿蔔,皮蛋等。我們南方過年反正要準備很多好吃的,買各種各樣的水果,糖果,花生瓜子……,等親戚朋友,兒女們回家吃。晚上宵夜和早餐就煮米酒湯圓或者是煮餃子吃,我們老家是把豬尾巴留著正月十五吃,標誌著送年的意思,十五這天還要吃湯圓,也是這個意思,過年每餐桌上要有年肉,豬蹄,雞,魚這幾個菜每餐是必須有的菜,表示年年有餘,來年富裕,有菜有肉吃!我們老家過年也有講究,我的家族是土家族(少數民族),初一不出門不串門,在自己家休息一天,初二走老丈人家。要走親戚最先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舅舅家拜年,在連續給姑父姑媽拜年,在拜朋友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家裡要來客人拜年了,早上起來就把中堂上兩顆彩燈一直點亮不息!客人新年第一次出門進門有燈亮著的,就意味著新的一年運氣好,有好的兆頭,可以大福大貴,還有初一的一天不把水潑外面去,不掃地,不曬衣服在外面,就是說不把財運潑出去了,嘿嘿!還有一個好玩兒的習俗,就是三十大年夜的火,十五的燈,也就是三十大年夜要燒個火,這天晚上不睡覺守一夜,十五的晚上要把燈亮起,還要買些蠟燭在院子裡都點亮,或者點成❤的形狀。就是希望來年好收成好運氣好福氣,平平安安的意思吧。這些規矩你也許剛看到吧!當然還有很多規矩的,我就知道這些啦!朋友你們那邊過年有些什麼講究呢!總之過年就是好,不管在哪裡上班,路途有多遠,不管貧窮還是富裕,不管掙錢多還是錢少,大家都惦念著過年回家老少團圓就好!祝全華人民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