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笑貫長天
-
2 # 如石書藝
書寫熟練,字的草法規範,筆勢流暢,也有節奏變化。但點畫筆法欠法度,動勢有餘而嚴謹不夠,章法也平了些。
一、 入帖不夠,雖然結字基本符合草體,但出處不明顯。
二、點畫筆法不清晰。如同行楷,起筆、收筆和運筆,都有書寫法則,表現為用筆的方圓、正、側鋒、使轉、提按,形成粗細、疏密、,呼應、避讓以及節奏等形態,尤其是點畫筆法的收筆和上下字之間,或連筆,或筆斷勢連,都有講究。而你的臨作中似乎有些拖泥帶水,交代不清楚。不妨參考王羲之的一些信札草書。
三、結體問題。孫過庭《書譜》雲:“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知險絕,復歸平正。”這是一種辯證統一關係,善於製造矛盾,有能巧妙地溶解矛盾,是草書結體和章法的顯著標志,也是區別於行楷的主要特點,字的奇正、疏密,收放、輕重、穿插等,必須合法度和草書規則。
四、草書的章法,透過空間佈局上位置、書寫速度和節奏的變化來體現。章法雖然沒有程式化的規定,但草書的自然天成,通篇氣韻神采,仰仗奇妙的章法。古人的經典法帖,一帖一章法,都需要用心去領悟,不斷加以實踐。書寫一幅形神兼備的草書,一定要達到從心所欲地控制章法,但前提是必須掌握章法基本原則。
-
3 # 狂喜淡墨a
草書淺識
此幅作品,筆力有健,使轉有度,有明清草書味道,介於狂草與小草之間,寫出了態勢,線質有一定的厚度,遊走的筆畫,氣脈相承,草符合度,端倪筆力挺拔,陽剛風度,虛實筆意,映帶牽絲,都有順昌,自然流露情性,意法相闔,
從結草體而連筆,端勁秀清,無贅之筆,潑墨開張天岸馬,由此可見有充裕筆墨基礎,尤其是草書境界,有意氣於筆端,草字則飄發而不滯,兼有王鐸筆墨神韻。
草書境界,盡使轉之能,更頻有映帶牽絲,則有奪字之主,故草書具虛實線而成有妙,欲取態勢,則風致韻味有遜,因此了掌鋒芒之度,尚可勢猛又兼致態。從此幅作品黯有其法,故字間行間才有的致行巧密,縱橫筆墨,臻其妙。
當然這作為習練之作,亦順乎自然,心境淡宕,不拘束心,存古意之筆,行己之情,其性簡素樸,博眾之技可寓筆墨之內。
總之,這是一幅一氣呵成,具氣勢與韻致的生動之作。不足之處,易得情性,難得筆裕,依然要作豐富線條上下功夫,同時筆外的學識之養對草術創作有極大的益處。有部分草字元有待規範,
草書須剛柔相濟乃得佳,直剛曲柔,草書意多於法,故不善草者,意法相害,善草者,意法相成,草之意法與書體其它都有對待旁通,故寫草,應精通諸體,然而草雖不是古眾體可兼,若莊以存正,縱以出奇,了掌瀟散處有含蓄,渾厚中有精華。是謂高境。
-
4 # 浪樹林168
祝枝山和張瑞圖的風格我都不太喜歡。祝枝山病筆多,張瑞圖慵懶,容易含糊。筆者已經寫的挺到位了,嫻熟。如果更把祝枝山的開張抓住,熔徐渭的癲狂,張瑞圖的沉渾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回覆列表
書者的草法功底不錯,行筆也較流暢。
不足之處是筆力欠弱,線條還不夠飽滿,不夠純熟,還需多臨摹法貼,建議臨習懷素的《自敘帖》。
再有就是加強提按的訓練,一提一按清晰明朗才能完美體香草書的韻律感!提按不是一時可以學成的,暫時取得些成績,不要自滿,你一定要知道,提按真正過關了,你就進去了大家的行列了。在提按的訓練上,我個人建議多練二王的草書,因為在草書上沒有人在提按強於二王,你可以選擇王羲之的《十七帖》及王獻之 《大觀帖》。
習書者的方圓尚有所不足,該方的地方與該圓的部位,都有種不到位的感覺,還是多臨帖,邊臨邊思考,悟透書法大家的筆意,才是真正吃透書法。
你的草書還是不錯的,希望繼續努力,早日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