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何書彬

    重讀,前提是之前讀過。

    或者,我猜,樓主的意思是不是在問,以現代社會、現代文化為背景,我們如何重讀王陽明。

    嚴格來說,現代文化是從歐洲發展起來的。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近現代文化一步步形成。其中一個重要特徵,即是個人意識的發展,個體本位的確認。

    在中國的傳統裡,無論文化,還是制度,對個體本位的肯定都是比較少的。

    在這一方面,陽明學是一個例外。

    就性格特徵而言,在古代中國的學者裡,陽明先生是特別有個性的一個;就學說特徵而言,心學是極為肯定個體意識的學說。

    1520年,陽明先生提出“致良知”之教。

    他說:“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他說:“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

    他寫道:“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他寫道:“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他寫道:“爾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問人。但致良知成德業,謾從故紙費精神。”

    他還寫道:“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

    他以竹為喻:“且如一園竹,只要同此枝節(良知),便是大同。若拘定枝枝節節,都要高下大小一樣,便非造化妙手矣。”

    他引用《詩經》言志:“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他寫道:“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學,天下之公學也。”

    對此,當如何理解呢,比如從社會文化變革的方面來理解?

    在正式以“致良知”為講學宗旨之前,陽明先生寫了《睡起偶成》及《月夜》二詩。

    《尚書》雲“詩言志”,那麼,從這兩首詩中,人們可見其志所在。

    在《睡起偶成》詩中,他這樣寫道:“起向高樓撞曉鍾,尚多昏睡正懵懵。縱令日暮醒猶得,不信人間耳盡聾!”

    在《月夜》詩中,他則寫道:“舉世困酣睡,而誰偶獨醒。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驚。”

    對王陽明的這兩首詩,日本陽明學者岡田武彥評點說,這是“祈禱世人覺醒的‘撞曉鍾’”

    與之類似的說法,在後世,有魯迅的“鐵屋”之喻。

    只不過,魯迅的比喻晚來了四百年。

    當王陽明以“致良知”之教“撞曉鍾”之時,歐洲的宗教改革方興未艾,啟蒙運動還尚未開始。

    當時的歐洲和中國,在許多方面都很有相似之處,比如,商品經濟的發展催生了一個又一個繁榮的的商業市鎮,個體意識蓬勃發展。相較之下,原有的經院哲學走向衰落,原有的權力機構則成為滋生腐敗的所在。比如在歐洲,教皇的特使竟然叫賣“贖罪券”。在這種情形下,做為針鋒相對的行動,馬丁·路德發起了宗教改革,認為人人皆可透過信仰得救,而非透過外在的那個教廷,不僅僅如此,他還抨擊那個腐化的教廷為“人間最大的巨賊和強盜”。啟蒙運動繼之而起,又打破了“君權神授”的神話,為現代社會的形成確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者杜維明認為:“在這個特定的方面,陽明對儒學所作貢獻同馬丁·路德對基督教所作的貢獻一樣深刻。”

    史家余英時評點說:“致良知”之教應個體意識在明代中國顯現的時代大潮而生,打破了朝廷對“理”的解釋權的壟斷。“(他)是要透過喚醒每一個人的‘良知’的方式,來達成‘治天下’的目的。這可以說是儒家政治觀念上一個劃時代的轉變,我們不妨稱之為‘覺民行道’,與兩千年來‘得君行道’的方向恰恰相反,他的眼光不再投向上面的皇帝和朝廷,而是轉註於下面的社會和平民……這是兩千年來儒者所未到之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精神病人對社會的危害大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