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巫術屬於楚巫文化!苗族的巫術分黑和白兩種。“湘西趕屍”術是一種是巫楚文化的一種,屬於白巫術,也是流行在湘西一帶的一種神秘傳說,著名苗族作家沈從文在他的一篇文章裡寫道: “經過辰州(今沅陵),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會趕屍。若眼福好,必有機會看到一群死屍在公路上行走,汽車近身時,還知道避讓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樣。” 【趕屍揭密】 所謂“趕屍”,其實就是“背屍”而已。趕屍匠找人將屍體分屍,然後在殘肢上噴特製藥水,防止屍體的殘肢腐爛。一個人背上殘肢,套在既長且大的黑袍裡,頭戴大草帽,將整個頭部覆蓋無餘,連面部的輪廓也難叫人看得清楚。另一個人扮成“趕屍術士”在前面扔黃紙,搖鈴鐺,給背屍人指引方向。兩人還故意造出恐怖氣氛使人不敢與之接近。如果路途遙遠兩人的角色就一日一換。到目的地兩三天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屬,準備好衣衾棺材,等“死人”一到,立刻將將屍體的殘肢拼起來,將壽衣帽壽鞋給死人穿戴齊備,裝進壽木。這種入殮過程,全由“趕屍”者承擔,絕對不允許旁人插和旁觀,正如出發時將屍體“扶出棺材”不允許窺視一樣。說是在這些關鍵時刻,生人一接近屍體,便會有“驚屍”的危險,而入殮過程,必須在三更半夜。一切安排就緒,就是說將死者裝殮以後,喪家才去認領。 關於趕屍的起源,無從考證。據有關文獻記載,湘西趕屍有“三趕,三不趕”之說。凡被砍頭的、受絞刑的、站籠站死的這三種可以趕。理由是:他們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氣,既思念家鄉又惦念親人,可用法術將其魂魄勾來,以符咒鎮在屍體內,再用法術驅趕他們爬山越嶺,甚至上船過水,返回故里。凡病死的、投河吊頸自願而亡的、雷打火燒肢體不全的這三種不能趕。因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閻王勾去,用法術不能把他們的魂魄從鬼門關那裡召回來。 趕屍的地域範圍:往北到朗州(常德)不能過洞庭湖,向東到靖州,向西到涪州和巫州,向西南可到雲南和貴州。傳說,這些地方是苗族祖先的鬼國轄地,再遠就出了界,老司趕不動那些殭屍了。趕屍的方法是:紅衣老司唸咒語,點硃砂,貼神符。 【關於趕屍匠】 湘西民間,自古就有趕屍這一行業,學這行業的,必須具備有兩個條件:一膽子大,二是身體好。而且,必須拜師。趕屍匠從不亂收徒弟。學徒由家長先立字據,接著趕屍匠必須面試。一般來講,要看滿16歲,身高1.7米以上,同時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條件,相貌要長得醜一點。 趕屍匠先讓應試者望著當空的太陽,然後旋轉,接著突然停下,要你馬上分辨東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則不能錄用。因為你此時不分東西南北,就說明你夜晚趕屍分不出方向,不能趕屍。接著,趕屍匠要你找東西、挑擔子。因為屍體畢竟不是活人,遇上較陡之高坡,屍體爬不上去。趕屍匠就得一個一個往高坡上背和扛。最後,還有一項面試,這就是趕屍匠將一片桐樹葉放在深山的墳山上,黑夜裡讓你一個人去取回來,只有這樣,才能說明你有勝任趕屍匠的膽量。這三關順利通過了,你便取得了當趕屍匠學徒的可能。 【趕屍的真實性】 事實上,如果我們從科學的角度去看“趕屍”,不過是古時搬運屍體的一種形式罷了。趕屍和趕屍匠在過去那個特殊的時代是真實存在的,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古老的行當已經瀕臨失傳了,所以,現在湘西一帶,50歲以下的人對“趕屍”多半是半信半疑的,也正是這種原因,使得這種古老的“蠱術”越發神秘。 【相關資料】 中央電視臺《走近科學》曾經有一輯《行走的屍體》就是介紹湘西趕屍的。
苗族的巫術屬於楚巫文化!苗族的巫術分黑和白兩種。“湘西趕屍”術是一種是巫楚文化的一種,屬於白巫術,也是流行在湘西一帶的一種神秘傳說,著名苗族作家沈從文在他的一篇文章裡寫道: “經過辰州(今沅陵),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會趕屍。若眼福好,必有機會看到一群死屍在公路上行走,汽車近身時,還知道避讓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樣。” 【趕屍揭密】 所謂“趕屍”,其實就是“背屍”而已。趕屍匠找人將屍體分屍,然後在殘肢上噴特製藥水,防止屍體的殘肢腐爛。一個人背上殘肢,套在既長且大的黑袍裡,頭戴大草帽,將整個頭部覆蓋無餘,連面部的輪廓也難叫人看得清楚。另一個人扮成“趕屍術士”在前面扔黃紙,搖鈴鐺,給背屍人指引方向。兩人還故意造出恐怖氣氛使人不敢與之接近。如果路途遙遠兩人的角色就一日一換。到目的地兩三天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屬,準備好衣衾棺材,等“死人”一到,立刻將將屍體的殘肢拼起來,將壽衣帽壽鞋給死人穿戴齊備,裝進壽木。這種入殮過程,全由“趕屍”者承擔,絕對不允許旁人插和旁觀,正如出發時將屍體“扶出棺材”不允許窺視一樣。說是在這些關鍵時刻,生人一接近屍體,便會有“驚屍”的危險,而入殮過程,必須在三更半夜。一切安排就緒,就是說將死者裝殮以後,喪家才去認領。 關於趕屍的起源,無從考證。據有關文獻記載,湘西趕屍有“三趕,三不趕”之說。凡被砍頭的、受絞刑的、站籠站死的這三種可以趕。理由是:他們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氣,既思念家鄉又惦念親人,可用法術將其魂魄勾來,以符咒鎮在屍體內,再用法術驅趕他們爬山越嶺,甚至上船過水,返回故里。凡病死的、投河吊頸自願而亡的、雷打火燒肢體不全的這三種不能趕。因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閻王勾去,用法術不能把他們的魂魄從鬼門關那裡召回來。 趕屍的地域範圍:往北到朗州(常德)不能過洞庭湖,向東到靖州,向西到涪州和巫州,向西南可到雲南和貴州。傳說,這些地方是苗族祖先的鬼國轄地,再遠就出了界,老司趕不動那些殭屍了。趕屍的方法是:紅衣老司唸咒語,點硃砂,貼神符。 【關於趕屍匠】 湘西民間,自古就有趕屍這一行業,學這行業的,必須具備有兩個條件:一膽子大,二是身體好。而且,必須拜師。趕屍匠從不亂收徒弟。學徒由家長先立字據,接著趕屍匠必須面試。一般來講,要看滿16歲,身高1.7米以上,同時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條件,相貌要長得醜一點。 趕屍匠先讓應試者望著當空的太陽,然後旋轉,接著突然停下,要你馬上分辨東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則不能錄用。因為你此時不分東西南北,就說明你夜晚趕屍分不出方向,不能趕屍。接著,趕屍匠要你找東西、挑擔子。因為屍體畢竟不是活人,遇上較陡之高坡,屍體爬不上去。趕屍匠就得一個一個往高坡上背和扛。最後,還有一項面試,這就是趕屍匠將一片桐樹葉放在深山的墳山上,黑夜裡讓你一個人去取回來,只有這樣,才能說明你有勝任趕屍匠的膽量。這三關順利通過了,你便取得了當趕屍匠學徒的可能。 【趕屍的真實性】 事實上,如果我們從科學的角度去看“趕屍”,不過是古時搬運屍體的一種形式罷了。趕屍和趕屍匠在過去那個特殊的時代是真實存在的,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古老的行當已經瀕臨失傳了,所以,現在湘西一帶,50歲以下的人對“趕屍”多半是半信半疑的,也正是這種原因,使得這種古老的“蠱術”越發神秘。 【相關資料】 中央電視臺《走近科學》曾經有一輯《行走的屍體》就是介紹湘西趕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