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吖波vlog

    這個貌似有人已經問過了,據科學家分析,當時運巨大的石塊就是靠圓木和繩索撬槓。但是古埃及人很聰明,他們圍繞金字塔塔基修出螺旋上升的緩坡道,隨著塔的升高,坡道也螺旋上升,這樣石料總是可以運上去。另外金字塔石塊間不用粘合,就是依靠精妙的設計和仔細的打磨,用材料的重力來提供穩定性,水平相當高超!

  • 2 # 窮遊世界rgb

    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

    依照一般的說法,金字塔的建造至少需要20年以上的時間,每座金字塔的組成石塊都平均在十公噸以上。以大金字塔而言,共堆積了230萬塊石塊。古埃及人是如何將這麼多的石塊堆積成高達480英呎的高度呢?到目前為止,均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

    直線斜坡論

    大多數的學者都同意古埃及人先建造某種形式的斜坡,上面再放置圓木搬運石塊。但問題是,要建造一座能夠直達480英呎高的斜坡,起碼需要長達4800英呎,而且斜坡本身更是一大工程,所需的建材遠比金字塔多3倍,並且結構更必須要支撐的住斜坡本身的重量,否則必然會坍塌。

    如此龐大的工程,絕不符合效益原則,而且也沒有發現斜坡的遺址,剩下那麼多的廢棄物也不知哪裡去了,所以這個理論有非常大的可疑處。

    螺旋斜坡論

    學者主張一種螺旋形式的依附式斜坡,盤旋在金字塔的周圍,邊建造邊上升。

    這種方式所需的材料大大減少,但最後卻無法伸展至金字塔的頂端,而且越接近頂部旋轉的角度越急,將使得石塊在搬運時難以迴旋。再者,以此種方式建造金字塔勢必無法在建造過程中,隨時校正金字塔的準確度。以現今三座金字塔而言,體積龐大而又建築完美,實在是不可能用這種方式建造。

  • 3 # 呂小布lovely

    據說∶金字塔的設計師和建築師,是歷史上的第一個超越時代的天才伊姆.荷太普.但是,他的“天才”超越時代太遠太遠,引起了我們理所當然的驚訝和懷疑. 把一塊巨大的凸形岩石平整成為52900平方米的塔基,是 相當困難的,他們在沒有水平儀,沒有動力裝置,沒有現代化 測量手段的情況下,完成了塔基的勘測和施工。它的四條底邊相差不到20釐米,誤差率不到千分之一.;它的東南角和西北角的高度,相差僅l.27釐米,誤差率不到萬分之…,它的東西軸和南北鈾的力位誤差,也不超過5弧秒,他們沒有“尺”,僅會用胳臂作丈量單位,叫做腕尺(300#腕尺約等於155公尺),怎麼能把塔建得這樣精確?真叫人大惑不解! 為了確保金字塔萬古長存設計者還不用一根木料,不用一顆鐵釘,因為,木質易腐,鐵質易鏽,都是堅固的隱患.石塊與石塊之間沒有任何粘接物,然而卻拼合得天衣無縫,甚至連最薄最薄的刀片也插不進去. 怎樣把石塊一層層壘上去,更是一個引人猜想的神秘課題 有人說是運用一種木製船形工具,利用槓桿原理,將巨石逐步舉高,一層一層壘砌而成.但是,能吊起幾噸,幾十噸,乃至l00多噸的支架、繩索從何而來? 有人說是運用填沙法,沿著塔基填沙.沙圍隨著塔基升高,充當腳子袈,塔成之後,清除沙子. 現在,讓我們來做一道數學題 埃及金寧塔是一個下方上尖的方錐體,高l46米.塔基呈正方形,邊長230米,問∶它的體積是多少? 如果在它的外圍圍上沙子,形成一個可以運送石塊的斜坡,斜坡的角度為30或25度,那麼,它的底邊將各是多少米?設∶它們的高度也是146米,各需多少方沙子? 這樣多的沙子從哪裡來?而且,先填後毀運輸量還要增加一倍. 有人說是運用填鹽法,方法同上,用後,只需用水將之溶解,無需搬走,但是,這麼多的鹽比沙於更不易得.何況,一揚暴雨,就會溶掉整個鹽坡. 有人認為是運用尼羅河泥磚砌成盤旋斜道,逐層止升,其結果與沙坡相近,只是,泥磚比沙子更不容易取得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復工後有變化嗎?裁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