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劉程亦甜

    關於“大家復工後有變化嗎?裁了多少?”這個問題,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因為我就被裁員了,具體的變化如下:

    1、企業變化:復工之後企業的辦公模式發生了變化,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企業文化、產品知識、營銷理論的學習和考試。

    3、人員變化:員工在家裡呆了幾個月,冒著生命的危險在大街上轉,本身就有牴觸情緒,銷售也基本停滯,但任務量沒有降低,工資、提成基本都要扣除相應的比例,難以維持原來的生活水平,再加上用工荒,很想另外找一份待遇好、福利好的單位。

    4、用人變化:由於疫情很多外來人員不能及時復崗,但是企業需要運轉,企業就進行了裁員,處於供小於需的狀態,形成用人荒。

    5、人員水平變化:各行各業的企業都想招聘到廉價、年輕、高情商、技能強的人員,但是在疫情期間可供選擇的很少,技能弱的不想用,技能強的招不到。

    復工之後很多企業進行了裁員、降薪、降福利、無償加班等措施,企業認為大家好幾個月都沒有上班了,都沒有收入,只要給錢就可以留住他們的心,他們離不開企業,利用本次疫情也可以進行瘦身計劃,所以就有很多人被裁員或者你抄了企業,也有些人在疫情期間成為了斜槓青年,發展了自己的副業等等。

  • 2 # 蘭天奕森

    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我們工廠晚了兩個月才復工,這次復工後,幹我們這行的都很難做的,我在的工廠是做展櫃展示的,品牌有紀梵希、迪奧、嬌蘭、嬌韻詩、雷達、精工、天梭、百年靈、浪琴之類的品牌店新店面的裝修設計製作一體化的工廠!受全球疫情的影響一是訂單非常少,二是降薪輪休,不管怎麼說我在的工廠還是比較人性化的,老闆開會說不會讓一個人走,只是今年的訂單少的可憐,大家報團取暖,渡過難關……雖說今年掙得錢少了,可畢竟在這特殊的情況下也是能理解的,網上說好多的人都失業了,我們還是幸運的,比起他們我們要好的多了,希望那些跟我們一樣艱難的朋友,別抱怨彆氣餒,繼續努力做好手上的工作,加油,朋友!

  • 3 # 蘇州城外的笑

    今年因為疫情和中美外貿易戰的問題,無疑對整個外貿行業打擊很大。本人也是從事外貿行業,更精準的說是跨境電商行業。從目前獲知的情況是確實有很大變化。從公司業務層面上說,涉及到防疫類產品,居家類產品,室內產品,兒童玩具類產品等都會增長大爆發想法做其他的品類的公司就很慘。而大部分公司屬於後者。從公司規模上看,這行有很多鋪貨型公司動輒幾千人的規模,人力成本非常巨大,所以在裁員。及其他。總之從我目前瞭解到的情況,裁員,降薪,或關門的情況有很多。今年目標活著就好。

  • 4 # 舒梓帆

    一個沒裁,公司本不大,又招了幾個新人。

    我們老闆最擅長就是在這種“災難”中尋找機遇。

    上一次,是那年日本海嘯期間。這次是新冠疫情。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他比較擅長在這樣的時刻尋找機遇,另闢蹊徑,找到創收的點。

    我們是貿易行業。可以理解為電子產品。原料的生產線縱橫國內外。所以只要發生這種某個國家或者全球性原料供給不足或者短缺時候,行業地震,就要出現缺貨,斷貨的情況,他的機遇就來了!他會提前預見並且囤積。 盛世太平時候,大家所有同行平穩執行,顯不出我們。但在這種時刻,他的“闖勁”就出來了,總是能夠絕處逢生,敢於去賭。

    先不用恭喜我,或者羨慕我。因為我說的是公司和老闆個人。或者說他的那個大平臺。而在這個小平臺上,全公司就我一個人,大概我不辭職或者公司不登出也沒太大失業風險,但是絕大部分的競爭來自於與他另外一個平臺的內部競爭,他保大舍小,我每天都在內部管理的政策傾斜中,損失,煎熬,負能量,失去工作的動力,成就感,消極,難過。已經快抑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亞洲盃半決賽日本對陣伊朗,是否可以看作是提前上演的決賽?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