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祿4253
-
2 # 你得心理小白
這種型別的人一般主觀意識比較濃厚,愛表現和公開自己,多少有點虛榮心,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貶低別人。
這種人還有些自傲,總是拿自己的“尺子”來衡量別人,會讓人感到厭惡。
-
3 # 陳明鬆整形專家
根據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馬思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在滿足生理,安全,社交需求層次後必然會有尊重的需求。需求理論是一種動機論,人性論。問題提到的這種人其實就是一種有尊重需求的人的行為表現,通過貶低他人來獲得自尊,正體現了他行為的動機。其實正好又反映出他本身在群體中是缺乏尊重感的。社會人必然有競爭關係,所以常常做出貶低他人,彰顯自己的行為來。真正擁有了尊重感的人,是很難有這種行為的,因為他們有更高的需求層次追求,那就是自我實現。
-
4 # 一個偽文青
為了滿足他的優越感,他內心其實是有點空虛和害怕,沒有底氣的小孩形象。
根據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快樂分為很多種方式,其中一種就是競爭性的快樂,就是通過貶低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於是就有了鄙視鏈等相關的東西。
-
5 # 徙竹散人
這種心理屬於根本煩惱,實際上他們自己也被這種心理折磨著。
七慢山高:
一、慢:即同類相傲。於相似中,執己相似,於下劣中執己為勝。
二、過慢:於同類相似法中,執己為勝;他人勝於己處,執為相似。
三、慢過慢:即他人本勝於己,而執己為勝。
四、我慢:即倚持己之所能,欺凌他人。
五、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
六、卑劣慢:即以劣自誇,自己但有下劣少分之能,反自矜誇,別人雖有多分之能,反不如自己。
七、邪慢:即實無德,妄為有德,執著邪見。
-
6 # 開心寶寶樹
第一,心理學家Tesser在1988年提出了“個人評價的穩定模型(the 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model)"。
這個理論認為,一個人如果要保持對自己對積極看法,就會親近那些不如我們的人,而疏遠那些比我們好的人。這樣,人們總能發現自己的優點,而且保持自尊心。
第二,比如,您所說的例子中,
“彰顯自己的獨特”= 保持對自己的積極看法,就是提升自己、保持自尊
“貶低別人的品味”= 顯示別人不如自己強
-
7 # 心理諮詢師歐陽
這是滿足自尊的一種方式,通過打擊別人讓自己感到比別人好。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自卑,覺得自己沒價值,所以才需要刻意去尋找價值感。
-
8 # 圓圓的世界圓圓的人
是一種見不得別人好,卻自以為是的人!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隨著自己日漸成熟,都是慢慢的有一個境界走進另一個境界,沒有對、錯和好、壞之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興趣;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風格、形象;就是因為有了我們這些每個不同的獨立的個體,才組成了這多姿多彩的世界!
成長的路上,我們要學會開啟格局,開啟心胸,而不是打壓式的貶損別人,世界是你的,也是別人的,每個人都有權利做自己!
尊重別人的選擇,再有品味的人也要讓和你相處的人感覺到舒服、包容!看淡、看輕別人的眼光,做自信的自己!
-
9 # 愛國愛家愛親人
無論從哪裡看,如果沒有扶起他人的能力,就不要做小人。拌跌人的有禍了,就如人挖坑讓人點進去,結果自己進去了。或者先把人陷進火坑的人,以後自己必死在坑裡。不管是那個人做的,有公義上帝按著挖坑人做事的結果報應他。
-
10 # 百味觀世界
這是自卑的心理,這是嫉妒的心理。這是小氣的心理,這是無能的心理。這是痛苦的心理,這是悲哀的心理。這是惶恐的心理,這是害怕的心理。這是心虛的心理,這是諞能的心理。這是不正的心理,這是扛青的心理。這是牴觸的心理,這是羈絆的心理。這是醜陋的心理,這是失態的心理。這是缺德的心理,這是愚痴的心理。這是不善的心理,這是憤恨的心理。複雜心理有很多,難以一一都說盡。
~簡言貶低別人百味歌
-
11 # 亂世清流
"想知道一個人的內心缺少什麼,不看別的,就看他炫耀什麼。想知道一個人自卑什麼,不看別的,就看他掩飾什麼!"
一個人如果總喜歡用貶低他人品味來彰顯自己品味,這就是一種自卑的心理!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也在其文獻中說過"通過言行或者行為來貶低別人並彰顯自己,這是心理障礙的表現"也可以說是人格成長中出現的心理畸形。然而探究其原因,是從小的家庭教育與人格成長造成的。
那麼自卑是怎麼形成的呢?
自我生理上的缺陷
自我定位上的缺失
自我成長過程中的挫敗經歷
社會環境下對自我的消極影響
那麼該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呢?
建立自信,克服自卑心理,首先要提高自我期望,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學會自我肯定。經常對著鏡子練習微笑,鍛鍊自己內心的強大,每天都要對自己說:我是最棒的。建議經常參加各種聚會,試著主動與陌生人進行交談,交談時要大膽正視對方的眼睛,勇於表達自己,擴大自己的交際圈。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完全不需要自卑,相信自己,你就是最棒的,加油。
-
12 # 明理記
導語
無論是現實生活中,還是微信朋友圈裡,或是某些熱門話題的評論區中,都避免不了會遇到一些言語上咄咄逼人的一群人。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通過言語來貶低別人來彰顯自己。凡事都有一個因果存在,讓非常多人費解的是,為什麼社會群體中要有這樣的一群人存在,他們存在的目的與心理到底是什麼,今天就一起來探究一下。
針對這類人群,如果大家是同事或是普通朋友,在平時的人際交往中還是隔著一層“窗戶紙”,大家也都礙於情面不願意把關係變得僵化,所以彼此也都保留了一些情面,不去觸碰相互的底線。
可就是身邊這些最為熟悉、最為相知的這些人,往往彼此之間太過於瞭解對方的習性、脾氣、背景等隱私,所以這些真實的知根知底的現狀,便成為了雙方過於對比與自我呈現的“談資”。
1、你的經濟條件或生活幸福指數上要高於他們,存在一定的差距;
2、在家庭代際關係上,你屬於本姓,而他們屬於旁姓;
3、在家庭完整度與幸福指數上(這裡要注重家庭為前提),要優於你;
簡單的去理解,雙方雖為親戚關係,可是你在個人收入、社會地位、家庭中的地位上,要優於這些親戚。
同時,由於事業優先順序等客觀問題,自己在婚姻或者下一代的家庭組建上,沒有這些親戚的家庭完整度高,進而成為了他們言語上的“制高點”。
2、由於事業等客觀問題,晚婚晚育是一種普遍現象,通常親戚會拿自己的生育率與你的生育率進行對比,從而產生氣勢上的高落差。
朋友圈的興起,使得個人表述思想抒發情緒多了一個便捷的渠道,可是朋友圈中的好朋友卻往往因為朋友圈“晒”文化的不同薰陶,最終讓這個渠道失去了“本真”的味道。
儘管他們三三兩兩的還是在你朋友圈的右下角點了一個大大的“贊”,可是內心卻思索著把兒子剛剛練琴的視訊也發出來,當做心理上的另一種迴應。
槓精,通常是指往往用背道而馳的一種心態或想法,與你表述不同意見的人,同時他們的理由也可以稱得上“強詞奪理”。
1、大多數的大眾思維;
2、一小部分群體的獨特思維;
3、剩下的就是“槓精思維”;
他們所表述的思維模式,在大多數人的腦海中,可以用“負能量”三個字來統一表述。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回顧他的歷史文獻中說道:“先天存在缺陷與從小快樂相伴的兒童相比,他們對待生活與他人的態度上是截然不容的。”
自我生理上的缺陷自我定位上的缺失自我成長過程中的挫敗經歷社會環境下對自我的消極影響那麼,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源頭來源於哪裡,正是來源於從出生那一刻的缺陷上。先天的稱為先天生理缺陷,後天的稱為人格上的缺失。
歸納其總的根源,就是來源於我們的童年生活經歷與家庭教育環境,如果把人生當做一個學期的開始,老師總會在新學期的第一天站在講臺上鼓勵同學們:“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
補償機制,是人們在心理障礙出現時,自身本能的出現一種防衛機制,在心理學上稱作“補償機制”。
既然是補償,肯定是自我對心理障礙的缺失進行“修補”的過程;另外,既然是自主行為,阿德勒也認為補償的過程是存在適當補償與過度補償兩種情況的。
適當補償例如,一個人出生時家境貧寒,經濟調經並不富足,在這種家庭情況下生活必然會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可以由於自身受到了積極地教育,意識到發憤圖強的強大作用。最終在自身的努力下,改變了現狀,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這種心理上的補償,就叫做適當補償的過程。
他們的補償過程,正是通過拿自己的缺陷或弱點,過度弱化後來對比別人的優點,從而自卑情緒越發嚴重,以至於最終失去理智並不能正視自我的心理障礙,只能選擇通過言語或行為上的反擊來貶低別人,從才自身在言語中獲得“僅有的滿足感”。
所以,如果想要改變一個後天已經成年的人避免“過度補償”,在科學上可以說難度非常大。用通俗的語言講:“你可以遠離一個槓精,但不能改變這個槓精抬槓的習慣。”
根據阿德勒《自卑與超越》以及其他文獻綜述的翻閱,我個人認為如果幫助他們較少“過度補償”的方式,也許只有“提高自我認知”了。
什麼叫做提高自我認知,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兩個人都抬到臉紅脖子粗的時候,情緒也都到了制高點。隨之而來的便是內心的空虛階段,在這個階段往往大家是平靜的。通過這個空檔期,心平氣和地再次去嘗試溝通,或許對提高他們的自我認知還是有一定的幫助。
結語通過言語或行為來貶低別人並彰顯自己的這種行為,是一種心理障礙的表現,也可以說是人格成長中出現的心理畸形。然而,探究其內在原因才會發現,他們的內心也是一種脆弱後的堅強。所以,注重家庭教育環境與人格健康成長,才是有效避免這種心理障礙出現的有利辦法。
-
13 # 客服培訓楊老師
內心的不自信,需要用貶低挖苦別人來證明自己,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吸引眼球,讓別人注意到自己或者對自己高看一眼,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刷存在感。
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有別人身處沒有的優點,但很遺憾的是,大部分人都會因為沒有受到重視和關注而產生各種各樣的行為,用心觀察,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行為的產生都想受到別人的重視 和關注,貶低他人就是其中的一種。
回覆列表
生活中有一小部分人喜歡通過貶低別人來自我暗示,自我滿足,這是一種病態的心理。經常貶低別人,容易產生以下弊端,第一,誰也不願意被人否定並貶低。這會讓其高興,心中鬱悶 ,他在煩惱之後會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真的如此不堪。結論出來,他會仔細審視自己的內心,還願意和這種喜歡貶低別人,打擊別人的人交往下去嗎?答案不言而喻,是不願意。所以說喜歡貶低別人,會讓人討厭,會失去一份感情,這是得不償失的。第二,貶低別人這種行為如若不及時處理改正,會讓自我越陷越深,病如膏肓的。貶低別人只會讓自我感覺良好,繼而膨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自我存在的短板問題始終得不到改善,自身素養只會原地踏步,永遠得不到改進,所以說這種行為不可取。通過貶低別人來刷自我的存在感,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打鐵還需自身硬,真正讓自我強大,想受到別人的敬重,要首先提升自己的硬實力,多多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只有自己強大,不用通過貶低任何人都可以受人崇拜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多向他人請教學習,拋開不切實際的,低情商的貶低別人的行為,才能擁有踏踏實實,真真切切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