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皮爾曼的二因素論
1904年,英國的因素分析之父斯皮爾曼——第一個提出智力結構理論。他的理論基於統計分析,根據統計學的相關原理推論出來。
智力G因素——一種普遍而概括的能力,又稱普通因素。人的所有智力活動都蘊涵著普通因素。心理學家界定一個人的智力高低,需測出個體的G因素數量。
智力S因素——代表個人的特殊能力,只在某些特殊方面表現出來,又稱特殊因素。S因素以一定的形式、程度不同地參與到不同的智力活動中。
v五類S因素:口頭能力
算數能力
機械能力
注意力
想象力
智力速度
G因素是S因素相互聯絡,G因素是智力的關鍵和基礎。智力測驗的目的——透過廣泛取樣求得普通因素。
(2)瑟斯頓的群因素論
美國心理學家瑟斯頓——提出群因素論。
智力——一群彼此無關的原始能力構成的,各種智力活動可以分成不同的組群,每一群中有一個因素是共同的。他對56種測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把智力歸納為7種基本的心理能力。
1) 語詞理解能力(V)
2) 言語流暢性(W)
3) 數字計算能力(N)
4) 推理能力(R)
5) 機械記憶能力(M)
6) 空間知覺能力(S)
7) 知覺速度(P)
(3)吉爾福特的三維結構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從內容、操作、產品三個維度考慮智力結構,三維立體模型。
內容——指引起心智活動的各種刺激,智力測驗所包含的各類題目。包括4種。
A. 圖形(F)
B. 符號(S)
C. 語義(M)
D.行為(B)
操作——指由各種刺激引起的心智活動方式,即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包括5種。
A. 認知(C)
B. 記憶(M)
C. 發散思維(D)
D.聚斂思維(N)
E. 評價(E)
產品——指心智活動的產物,即運用各種心智活動對各類問題處理的結果。包括3種。
A. 單元(U)
B. 類別(C)
C. 關係(C)
D.系統(S)
E. 轉換(T)
F. 蘊涵(I)
每一個內容運用不同的操作產生不同的產品,因此可以得到120種單獨的智力因素。
(1)斯皮爾曼的二因素論
1904年,英國的因素分析之父斯皮爾曼——第一個提出智力結構理論。他的理論基於統計分析,根據統計學的相關原理推論出來。
智力G因素——一種普遍而概括的能力,又稱普通因素。人的所有智力活動都蘊涵著普通因素。心理學家界定一個人的智力高低,需測出個體的G因素數量。
智力S因素——代表個人的特殊能力,只在某些特殊方面表現出來,又稱特殊因素。S因素以一定的形式、程度不同地參與到不同的智力活動中。
v五類S因素:口頭能力
算數能力
機械能力
注意力
想象力
智力速度
G因素是S因素相互聯絡,G因素是智力的關鍵和基礎。智力測驗的目的——透過廣泛取樣求得普通因素。
(2)瑟斯頓的群因素論
美國心理學家瑟斯頓——提出群因素論。
智力——一群彼此無關的原始能力構成的,各種智力活動可以分成不同的組群,每一群中有一個因素是共同的。他對56種測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把智力歸納為7種基本的心理能力。
1) 語詞理解能力(V)
2) 言語流暢性(W)
3) 數字計算能力(N)
4) 推理能力(R)
5) 機械記憶能力(M)
6) 空間知覺能力(S)
7) 知覺速度(P)
(3)吉爾福特的三維結構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從內容、操作、產品三個維度考慮智力結構,三維立體模型。
內容——指引起心智活動的各種刺激,智力測驗所包含的各類題目。包括4種。
A. 圖形(F)
B. 符號(S)
C. 語義(M)
D.行為(B)
操作——指由各種刺激引起的心智活動方式,即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包括5種。
A. 認知(C)
B. 記憶(M)
C. 發散思維(D)
D.聚斂思維(N)
E. 評價(E)
產品——指心智活動的產物,即運用各種心智活動對各類問題處理的結果。包括3種。
A. 單元(U)
B. 類別(C)
C. 關係(C)
D.系統(S)
E. 轉換(T)
F. 蘊涵(I)
每一個內容運用不同的操作產生不同的產品,因此可以得到120種單獨的智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