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外點評
-
2 # 希望的地方1
歷史上東吳的造船技術和船舶製造業。相較於蜀漢和曹魏算是比較發達。加之北方人善於騎馬,南方人善於駕船的天性!
東吳衛溫船隊
東吳時期,孫權城派將軍衛溫率領船隊抵達夷州,現在的臺灣。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史料記載的中中國人發現臺灣並開發臺灣的記錄。
在晉國滅掉東吳統一時,僅繳獲東吳的官船就多達5000收。由此可見東吳的造船工業有多發達。
-
3 # 波雲星
先說和其他筆友講得有所不同的結論吧。東吳在海上主動或被動地捲入過與曹魏之間的多起軍事衝突,但囿於實力、戰略、戰術、戰績等方面的考量,海上進攻始終不是東吳的主要戰線,至於海陸並進則受限於有限的通訊和兵力,也只能停留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局面。
以下我做簡要分析。
一、東吳水軍更精良,但國力遜於曹魏,禁不起消耗戰,不宜分重兵勞師襲遠。那時,人口就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兵源、糧草、賦稅等皆由此而出。三國時期,許多的混戰直接就以搶奪人口為作戰目標,戰爭的破壞性使得百姓顛沛流離,交戰方常常遷移新徵服地區的百姓,以此削弱、蠶食敵方的實力,及至後來以曹魏為代表,大規模地開展“民屯”、“軍屯”,百姓流離失所的現象才逐漸穩定下來。
以漢中為例,《三國志·張既傳》載,張魯降後,“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等到劉備再奪取漢中時,得地不得人,收益有限。當然,吳國方面也在搶人, “(建安)十九年,孫權、呂蒙征服皖城,“獲廬江太守朱光及參軍董和,男女數萬口”。
根據《通典·食貨七·歷代盛衰戶口》,“魏武據中原,劉備割巴蜀,孫權盡有江東之地。三國鼎立,戰爭不息。(劉備章武元年,有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及平蜀,得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通計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八十一。除平蜀所得,當時魏氏唯有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孫權赤烏五年,有戶五十二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
可見,曹魏在人口上遠遠超過了南方兩國的總和,國力也相對佔優勢。承襲了曹魏家底的晉朝,後來進一步拉大差距。羊祜的荊州任上就是一個指標性的例子,“祜之始至也,軍無百日之糧,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積”,從餘糧不足百日之用,到足夠支撐10年使用,也不過僅僅過去了四年,但這無疑為滅吳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
東吳所造的船隻體積大,東吳使臣曾用單艘船載馬80匹,這還不是最大的船;型別和用途各異,有艨艟鬥艦、樓船、飛雲、蓋海、赤龍、馳馬、長安、大舶、青龍戰艦、晨鳧等眾多名號;而且數量多,西晉接收的東吳官船就有5000餘艘。東吳水軍的實力,也由此可見一斑。
東吳所造的船隻質量上乘,外貌美觀,裝備優良,高大威猛。東吳有個大將叫賀齊,鍾愛軍事裝備,他的兵甲器械都極為精美,他所乘的船隻“雕刻丹鏤,青蓋絳襜,幹櫓戈矛,葩瓜文畫,弓弩矢箭,鹹取上材,艨艟鬥艦之屬,望之若山”。曹休等人看到小山一樣的東吳船隻,都不敢與之交戰。
東吳利用高度發達的航海業,北通三韓和大和國,東渡夷洲(今臺灣),南部則到達了現在的泰國灣地區。西南地區外交活動的活躍,促成了羅馬帝國的客人與東吳的難得接觸。
公元225年,扶南(今高棉)諸外國來進獻琉璃。黃武五年(226),大秦商人秦論從海道經交趾來到建業,謁見孫權,到嘉禾年間(232~238)才返回本國。差不多同時,交州刺史呂岱派中郎將康泰和宣化從事朱應出使南海諸國,歷時6年,他們遠至林邑(今越南中南部)﹑扶南諸國,經歷和傳聞的國家有一百餘個,分別寫成了《吳時外國傳》和《扶南異物志》。
雖然整體國力上,東吳比不上曹魏,但是水軍始終還是東吳政權的優勢所在。
二、在戰術上,海上攻擊的隱蔽性差,且難以攻擊到曹魏最核心的州郡,即使偶有小得,亦多有失手,投入產出比低。在公孫淵即位之初,遼東和東吳之間就展開了頻繁的接觸。《孫權傳》 載:“五月,使校尉張剛、管篤之遼東。”《公孫淵傳》載:“淵遣使南通孫權,往來賂遺。”
東吳的水軍之強,曹魏豈能不防備?遼東和江東之間的早就在曹魏的監視之下,遼東和東吳眉來眼去、暗送秋波曹魏豈能不知?
吳嘉禾元年(公元232年)三月,孫權組建了規模“浮舟百艘”的艦隊,派遣將軍周賀、校尉裴潛為統帥,前往遼東向公孫淵求馬。當時,虞翻認為此舉沒有益處,只會損耗人力和財力,後被人中傷以致於流放到蒼梧郡。九月,周賀從遼東返回航行至成山,遇到大風,東吳艦船登陸。守候在成山的田豫率軍突然殺出,周賀被斬,上岸士兵均被俘虜,船隻“多所沒失”,損失慘重。裴潛逃回東吳報告,孫權才想起召回虞翻,可惜他人已經去世。
嘉禾元年三月,孫權遣將軍周賀、校尉裴潛乘海之遼東。秋九月,魏將田豫要擊,斬賀於成山。
曹魏在那裡虎視眈眈、張網以待,再想像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那樣取得大勝,可能性大為降低,更何況海況和天氣等不利變數對東吳的影響似乎更大,而陸地作戰則是北軍的優勢。
當然,遼東的水軍也有一定實力,“(公孫度)越海收東萊諸縣,置營州刺史”。東吳不是沒想過在曹魏後方搞事情,從海上發起進攻,但這不意味著自己親自赤膊上陣,孫權的如意算盤就是要慫恿、策動遼東公孫淵在側翼攻擊魏國。
“(孫)權大悅,加淵爵位”。封公孫淵為燕王,封地為幽、青二州十七郡、七十縣。"舉朝大臣,自丞相雍已下皆諫,以為淵未可信,而寵待太厚。但可遣吏兵數百護送舒、綜",
孫權擲刀於地,與張昭相對而泣。即便如此,"權終不聽",張昭惱火不來上班,孫權就命令用土封住他的家門,“那你就再也別想出門了”。更絕的是,張昭也用土從門內將門堵住,“我也永遠不打算出門了”。
君臣倆較上勁兒,一對兒犟種。
嘉禾二年三月,孫權派出了東吳的高級別代表團,(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虞諮,中郎將萬泰,校尉裴潛等人率領大軍萬人護送宿舒、孫綜回遼東,同時攜帶金寶珍貨, 九錫齊備賞賜公孫淵。此時,陰晴不定的公孫淵又覺著遠水不解近渴,不能公開投吳,但又貪戀東吳艦隊攜帶的錢財貨物,於是“(公孫)淵果斬彌等,送其首於魏,沒其兵資”。魏明帝曹睿就拜其為大司馬,封樂浪公。
公孫淵的舉動,和現代國際關係中某些小國的惡劣表現如出一轍。
偏師借重公孫淵的如意算盤,最後變成了人財兩空的虧本買賣。“(孫)權大怒,欲自徵淵,尚書僕射薛綜等切諫乃止”。孫權這次總算聽了勸,他也有了悔意,數次派人請張昭上朝無果,但又不願道歉示弱,於是想用縱火燒家門的方式,逼張昭出來,可還是沒嚇住張昭。孫權只好下令滅火,然後在張昭家門前久久站立,最後張昭才在家人的攙扶下,出門與孫權和解。
在此之前,公元230年,孫權還“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他的目的不是探險,而是希望獲得領土、財富,希望掠奪人口補充軍隊、開墾南方,但興師動眾的結果是因島民的襲擊和疾病奪去數千名東吳士兵失去了生命,衛溫和諸葛直最後只得夷洲數千人,歸國後,孫權下令“衛溫、諸葛直皆以違詔無功,下獄誅”。
雖然東吳海上開拓遠超過兩漢,加強了大陸與臺灣、東海近鄰和南海地區的聯絡,也促進了中外貿易和文化的交流。但是,就多數的海上軍事行動而言,收效甚微,投入產出比並不高。
三、在戰略上,東吳必須以長江防線為優先方向,海上方向不是戰略重心。東吳的戰略重點是長江防線,它關係到東吳政權的生死存亡,所以在西邊,必奪荊州;在東邊,必爭江淮,打拉鋸戰,正所謂”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東吳水軍的確很厲害,長江防線的東部沿海和綿長的江面防守高度依賴東吳強大的航海能力和水軍力量。但是另一方面,由於戰線拉得很長,很消耗兵力和戰略資源,東吳不得不先後設定了二十幾個軍鎮,設督統帥。濡須、西陵、武昌、建業等軍事重鎮各扼江防線的險要之地,作為樞紐,在整個長江防線上下策應。 在軍鎮的基礎上,東吳將長江防線分為三個區,從西到東依次為江陵防區(總兵力約5萬人)、武昌防區,建業防區(總兵力約13萬人)。東吳還多置水師船艦遊弋於長江上下,以備不虞。
這條防線事關重大,但始終存在著兩個隱憂。
首先,上游的西蜀在地勢和心理上對中下游的東吳構成了壓制態勢。長江防線西端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吳蜀聯盟的牢固,而且西晉後來發動滅吳戰役的時候,就採取了佯攻建業,實際重兵取西陵,進而順流而下的戰略。東吳的崩潰最終還是從長江防線西端開始的。
其次,東吳長江防線的戰略縱深不甚穩固。戰皖城時,曹操也是派人發動東吳內部反政府武裝,不管是不是有外部勢力涉入其中,東吳內部始終面臨著戡亂的情形。
而海路進攻曹魏,屬於偏師襲遠,缺乏戰術上的突然性,還沒法直接威脅到魏國統治核心,頂多算是錦上添花。海路並進,意味著兵力部署的重新部署,而且在當時的通訊條件下不同戰線之間也較難實現協同。若犧牲長江防線,興師動眾,劍走偏鋒,很有可能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在長江防線和曲線攻擊之間的取捨上,陸遜勸諫孫權不要急於報仇的上疏中,寫得很清楚,長江防線才是立國之根本:
遜上疏曰:“......,欲勞萬乘泛輕越海,不慮其危而涉不測。......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違垂堂之戒,輕萬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臣聞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匪懷細以害大。強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遠征,必致窺闟,戚至而憂,悔之無及。若使大事時捷,則淵不討自服;今乃遠惜遼東眾之與馬,奈何獨欲捐江東萬安之本業而不惜乎?乞息六師,以威大虜,早定中夏,垂耀將來。”
四、在戰績上,東吳海路進攻遼東和曹魏不多的亮點前面講了幾次不太成功的海上軍事行動,現在說說東吳水軍海上進攻露臉的事情。話說終日打雁,卻被大雁啄了眼,孫權只是礙於群臣勸阻,以長江防線為重,才暫時放下了向公孫淵報一箭之仇的想法。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孫權五、六年後就逮住了復仇的機會,而且還趁亂從海路上搞了下曹魏,此次收穫頗豐。
景初元年(237年),在擊敗前來討伐的毌丘儉後,公孫淵自立為燕王,建年號紹漢,並置百官有司。景初二年(238年),明帝遣太尉司馬懿率軍四萬討之,公孫淵遣使向吳國求救。
東吳眾臣主張斬了使者、拒絕支援遼東,唯獨羊衜力排眾議:“斬首公孫淵的使者只是發洩了匹夫的怒氣,於霸業無濟於事。不如藉此機會昭示陛下厚德,而出奇兵前往以觀動靜。如果魏國進攻公孫淵失敗,那麼我軍遠赴遼東解救,是恩結於遠夷,義蓋於萬里;如果魏軍和公孫淵相持不下,公孫淵首尾不能相顧,那我軍正好進攻遼東,然後到處擄掠人口,滿載而歸,這樣也足以讓上天懲罰公孫逆賊,一雪往日之恥。”
吳國最缺的就是人口,孫權一聽此計甚妙,就寫信假惺惺地告誡“司馬懿善用兵所向無前,老弟公孫淵你可要多加小心”,說自己已經派督軍使者羊衜、宣信校尉鄭胄、將軍孫怡統率大軍從海路去遼東。
東吳實際上有從海上進攻曹魏,但礙於東吳的國力、通訊等客觀條件以及戰略、戰術的選擇,海上進攻始終不能算最主要的鬥爭方面,總體而言收穫不大,僅僅是偶有勝績而已。
回覆列表
前言:三國時期炮火連天,戰爭不修,同時也出現大批的優秀軍師,所以有名言:天時地利人和這一說。
三國時期東吳之所以沒有海陸夾擊攻打曹魏其實並不是不想打,而是沒那能力去打。你以為東吳的戰船是這樣的:能乘幾十上百個人
歷史記載,“孫權造樓船曰長安,可載三千人”,龐然大物啊,可是結果呢?還是停在江邊的情況下,忽起大風,翻了。。。長江能有多大風啊,自己琢磨這個穩定性吧。董襲督五樓船往濡須口,走了沒多遠,颳大風,全翻了。。。這還都是在長江這種內河航道。
這次航海失敗的原因就是當時航海技術差不說,長江上行船說翻就翻,何況大海?船隊也必須經常靠岸補給,因為無法儲存淡水和食物,一旦去了無法補給的區域,就沒有啥自持力可言。至於說跟遼東的聯絡,孫權的北進戰略,譴將軍周賀、校尉裴潛乘海之遼東,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畢竟損失太大。
陸戰軍隊軍力不足孫吳政權的前沿非常寬大,不利於防守,所以孫吳的對策是,國內能當兵的全拉去當兵,當兵的能屯田的都拉去沿邊境屯田,整個國家的人,基本都在幹這件事情,紙面上的十幾萬軍隊,絕大多數都是這種沿邊境屯駐的純防禦性質的屯田軍,機動部隊數量比季漢政權還少,這也就是為什麼三國時期孫吳政權動作比較少的原因。而且這種模式,對老百姓的壓榨非常嚴重,畢竟這就是拿人純當牲口用了,你說你不種地都不行,可以說孫吳的經濟,一直也都是高危執行。
綜上,孫吳政權哪有本事攻打魏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