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ang90505
-
2 # 花千樹下侃歷史
唐朝透過考試選拔官吏,和現在的公務員考試類似。考試分不同科目,想參加考試的人可自行報名,不必像以前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那般非得有人推薦。科考有常科和制科兩種。常科每年舉行,制科則看皇帝心情隨時下詔舉行。因此,想要成為國家公務人員,能吃上“皇糧”,就得將重點放在常科的考試上。
常科考試主要分為“明經”和“進士”兩大類題型。“明經”即填空題,比如人之初的下一句是什麼?在河之洲的上一句是什麼?就是考死記硬背的,非常簡單,只要用功,就一定能過,所以有“三十老明經”的說法,意思是說,你三十歲考過了明經,已經算歲數很大了。
另一個“進士”考試相對來說就難多了,它有點類似申論,是考寫作能力的,非常重視你的文筆辭藻及觀點對策,比如對於抖音影片的流行,你怎麼看?或者寫一首詠《王者榮耀》的詩,所以叫做“五十少進士”,意即五十歲考中了進士也算年輕了。
那麼別緻的問題來了,都是科舉考試,大家都去過“明經”好了,為什麼非執著於那麼難考的“進士”呢?因為在大唐,過“明經”做不了大官,只有中“進士”,才能獲得當官的資格,才能有日後鹹魚翻身,鯉魚躍龍門一飛沖天,改變命運的可能,才能有機會實現人生髮家致富妻妾成群的抱負理想。所以,唐朝的讀書人,都為了考進士而發奮努力,畢竟那時的平均壽命只有二十九歲,怎麼也得在掛了之前,給自己一個交代不是。
進士一年的名額只有三四十名,比號稱最殘酷血腥、錄取率最低的國家公務員考試還要野蠻和不講道理。很多莘莘學子,在考進士這條路上幾乎搭上了自己的一生。就像我們的主角,才華橫溢的倒黴憤青羅隱,考了十多年而不中,號稱“十上不第”,最後在五十五歲那年心灰意冷的選擇了放棄,與科考兩兩相忘於江湖。自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
3 # 小生講史
首先,科舉制度的定義。
科舉制度由於採取分科舉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制,它淵源於漢朝,創始於隋唐,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在1905年即清末遭廢除,是中國古代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基本制度。
然後,科舉制度是雙刃劍,有利也有弊。
(2)有利於把考試權收歸中央,從而加強中央集權。
(3)“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名利的刺激下,有利形成社會讀書風氣,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且,進士科重視詩賦,這大大有利唐詩的繁榮,促進文化藝術的發展。
(4)透過才學考試來替代以前世官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憑血統、品行、門第評定的方式,體現社會公平公正。
弊:(1)考試單一,忽視實踐能力
(2)八股取士,束縛思想
(3)考試採用固定程式,成了統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
-
4 # 走讀地球
科舉制的好處很多,比如推毀世家大族、消除階層固化,實現平民社會等。
其實科舉制還有另一個功能,也是最核心最關鍵的功能:代議制
很多人都羨慕英國的光榮革命後的議會制,其實中國也有類似的制度,那就是陳橋兵變後趙匡胤開創的重文抑武制。
所謂重文:就是讓文化下鄉,惠及普通百姓,把皇恩透過讀書均勻的分散到基層,人人都有機會參與國政,施展宏圖,為國分憂。要知道在此之前幾千年,從沒有這樣的優惠力度,所謂皇權不下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只有到了宋朝,才真正徹底的惠及平民,隋唐是科舉制的成長初期,那時能夠參加科舉都是世家大族子弟,普通百姓不是不想參加,也不是沒有機會,主要原因是不識字,宋以後之所以能夠做到,除了朝廷的政策外,還有造紙和印刷術的高度發達,讓基層百姓讀書的成本低廉。
歐洲在印刷術未傳入之前,不要說普通百姓,就連那些封建貴族也沒幾個識字,一個地方最有文化就是神父,只有他識字,他能解讀聖經,那時誰家有本聖經手抄本都是很稀罕的物品。所以歐洲在漫長的時期都沒有統一的政權,只有羅馬的神權。神透過文化的專斷替代世俗政權的代議。神父、牧師就是人大代表。
這就是文化的代議制。宋朝透過科舉選票,把政權分配到老百姓手裡。讓百姓人人都有機會參政議政,為了讓各地百姓機會均等享受科舉的紅利,朝廷還發生過一些爭執。
1、歐陽修和司馬光之爭
歐陽修認為科舉考的是文才,標準只有一條:唯才是舉。司馬光不同意此標準,理由是:古之取士,以郡縣人口為率。通俗說:按省錄取,你看高考錄取分數不統一是有歷史承襲的。朝廷最終還是傾向司馬光的“按省錄取”,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句話:雨露均霑,如果按照歐陽修的唯才擇取,那西北的人無論如何競爭不過江南的人。也就是說全國高考一條線,那名牌大學學生多半會被湖北黃岡地區壟斷。
2、朱元璋為科舉立法
朱元璋讀書不多,但學習能力強,不僅發明了連祖沖之都想不到的大寫“壹、貳、叄、、、”,杜絕漢字上小聰明,還進一步的豐富科舉制內涵。
話說有一年會試公榜:上榜51名進士均為南方人,北方士子全軍覆沒,於是落選的北方士子聯名上告主考官偏袒南人(恰好主考官全是江浙人),驚動了朱元璋,朱元璋先是責令主考官複查試卷,希望增補北方考生息事寧人,可主考官一根筋,複查維持原榜不變,理由是“江南本多俊才,絕無舞弊之事”,一身正氣,決議金鑾殿。朱元璋當即把主考官發配充軍,然後親自閱卷增補了61個北方士子,隨後下令:以後南北錄取比例按四六開,即10人之中,北方4個,南方6個,並以制度定下來。從此南北科舉名額有了制度性保障,可以說此法延續至今。
綜上,可以得出,科舉不是文化層面的事,是政治上均等,是大一統的考量,把錄取指標均勻分攤到各地,一來體現政通人和,二來凝聚各地百姓的向心力,避免讀書人受挫而起敵意,(比如黃巢和洪秀全都是落榜考生)事實上,中國古代鄉間社會的穩定,主要來自科舉的受益者,他們致仕後成為鄉紳,是基層文化的傳播者,也是朝廷政通人和的代議者,沒有他們,中國的大一統無從談起。所以說科舉制是中國古代的代議制。
如果沒有1840的鴉片戰爭,沒有外來思想的侵襲,中國靠科舉制還可以繼續維持大一統。
回覆列表
科舉制之前選拔官員,不論是察舉制還是九品中正制,都是依據出身,事實上門閥氏族才是權利的掌控者和操縱者,寒門子弟想要進入官場幾乎是不可能的。隋文帝採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隋煬帝設立進士科,才使得科舉制真正確立下來,也成為之後兩千多年封建王朝選拔官員的辦法。
科舉制極大的改變了官僚政治選拔人才的途徑,為政府選拔出了一部分具有真才實幹的人才,鞏固了統治階級的統治,推動了封建社會發展進步,同時也促進了教育公平,為平民提供了上升的機會。科舉制甚至影響到日本,北韓等東亞國家和近代英美國家選拔人才的方法。
但是另一方面,科舉制的盛行也造成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落後思想,不利於人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甚至在明清時期八股文盛行,科舉制成為了阻礙社會發展的桎梏和摧殘人民思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