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視劇裡看歷史
-
2 # 月亮灣18412640
《明史》主體形成還是在明朝,在康熙乾隆時進行了修訂,因此才會爭議頗多。直到清初的《明史》,對萬曆時期剛剛出現對後金(清)的描述,依然保留著稱其為建奴、建虜,直至崇禎時對其的描述也盡是蔑稱。金庸的小說鹿鼎記中,也對康熙初莊家刊印《明史》因此遭禍的描述。而清佔據中國後,一直打著是為崇禎報仇、政權並非取自明朝而是取自李自成的說法。
《明史》中袁崇煥部分是在南京政權阮士鋮主持下修撰的。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皇帝朱由儉煤山自盡,各地紛紛擁立各自朱姓政權。當時鳳陽總督馬士英、阮士鋮(《桃花扇》中反角,最後因不肯降清而被剝皮)擁立了南京政權,擁有修史權是政權合法繼承性的標誌,就在這個階段修了崇禎朝的部分,據稱修史者為城破時由北京逃出的官員,對袁崇煥之死抱不平,修史時依據崇禎釋出到各省的公文、邸報和南逃人員的筆記和敘述等。清朝對南明部分和貳臣傳部分增補,並對《明史》中對清的蔑稱和侮辱性描述進行了修改,並採用了清朝的年號。
歷史屆普遍認為清朝對《明史》並未做很多修改,因為沒有必要。
另外對皇太極攻擊北京,現在很多人關注或糾結陰謀論,主要是認為皇太極的目的為北京,但是理解完全錯誤。皇太極此次向西進攻1500裡,是在冬季蒙古草原極寒無草時進行的,蒙古諸王完全沒有防備,從親明朝的科爾沁至河套的內蒙古諸部被逐個擊敗臣服,後來建立了蒙古八旗,回程時順便彎道劫掠北京。
收服蒙古諸部才是清朝最終稱霸從草原到東北的基礎,而明朝放棄四衛回縮長城以內,使皇太極時滿清與蒙古聯為一體,並使明朝失去蒙古人這個重要兵源(朱棣時開始大量使用蒙古人,滿桂等名將均為蒙古人,遼東鐵騎、關寧鐵騎主要組成也是蒙古人)。加上崇禎時,東林黨不顧北方旱災對農民加稅加賦,導致流民反覆造反,明朝先被李自成張獻忠橫行北方、攻破北京,吳三桂引清軍入關。。。。
-
3 # 天山月3
否定袁崇煥者的心理作用大概是惋惜明朝的滅亡,滿清異族的入侵,肆意踐踏我河山,屠戮漢人。造成"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慘案,凡我大漢後裔莫不義憤填膺,同仇敵愾。這種情緒點燃了很多血氣方剛的青年人,每論及這段歷史,對晚明眾臣皆無好感,畢竟國家滅亡在你們手裡。加之袁崇煥深負崇禎所望,把收復失地中興大明寄予厚望。現實殘酷打破了他們計劃,破滅了皇帝的希望。因此,總要有一人來為京師被屠戮搶掠一案負責。袁崇煥就成了替死鬼。理性一點看待這個問題的是,袁崇煥肯定不是漢奸,蒙冤被殺也是無疑。說他志大才疏確定也有依據,不然何以先誇海口"五年平遼"取悅皇上,竟看不出這個青年皇帝急功近利的性格,容易翻臉不認人。但就袁崇煥敢於力排眾議,於天下危機之時,隻身考察邊境,提出"予我兵馬糧錢,遼東可守"的豪言會羞煞多少明廷文武大臣。後來的兩次大戰全憑堅強的意志和臨不亂的指揮才取得了勝利,這也是自萬曆以來對清之戰的僅有的勝仗。就此一點來說,稱為民族英雄也不為過。大明皇帝要殺的人舉國贊同,除關寧鐵騎外又有幾人瞭解袁崇煥的為人?什麼《明季北略》,《國榷》等記載均不外乎秉持明朝的正統觀點,加上南明繼承這種觀點,老百姓尊奉的是天子皇上,北京市民更是推波助瀾,眾口一詞,這種影響可謂之大,這樣袁崇煥冤案就難免萬劫不復了。幸有乾隆想幹大事,意圖中興,欲得萬民擁戴,千古流芳。袁崇煥才得以重見天日,以正視聽。袁若漢奸,清廷斷不至得天下後不給個封號。
-
4 # 潔予居士
《明季北略》比由投降滿清的東林黨餘孽編寫的《明史》更加靠譜。袁崇煥死有餘辜,其斬殺毛文龍之舉代表了和談派文官集團的真實用意,袁代表文官集團與後金暗通款曲。毛文龍在敵後披荊斬棘、蓽路藍縷,拿著人均額遠遠少於關寧軍的軍餉,有力牽制著後金軍。毛也手持尚方劍,卻仍為袁所殺,其悲情猶甚嶽武穆。毛文龍在世時多次為袁崇煥坑害,比如壓制軍費與物資供應,屬下被袁挖牆角等等。袁統轄的關寧軍號稱十一萬,實際人數五六萬,能戰鬥者約一萬,他與朝中文官一齊吃空餉,以至於其袁氏家人也迅速成就為大鹽商。而關寧軍的戰鬥力則弱到僅會消極防守,在皇太極圍攻北京的時候只會一路尾隨而不敢野戰。更可恨的是,全力抗擊後金的滿桂將軍竟被袁軍射傷,滿桂之死也與此傷有莫大關係。崇禎皇帝當面詰問袁崇煥時,袁竟然無言以對。之所以清朝將袁崇煥寫成忠臣,是有其用意的,這是勝利者的任性,也是對失敗者的嘲弄。可嘆《 明朝那些事兒》這類書只會生吞活剝,將《明史》中經篡改的歷史當成真事。多看《明實錄》《明記北略》等書才能掌握真正的明史。
-
5 # 嵩山明
袁崇煥抗金絕對是事實,軍事上有一定能力,誰要說他是漢奸那我只能說是目光太短淺了。但要說其是政治上絕對是個低能兒,錯殺毛文龍是他一心想盡快議和出的昏招。有人據此說袁沒冤殺,該死。我想說此觀點不客觀。就事論事崇禎按擅殺大臣殺袁不冤,但放到歷史的角度再看問題我們就看到崇禎殺袁也是一次錯殺,袁死後遼東再無御邊良將!袁是政治低能兒造成了自己身死家亡,崇禎作為君主同樣是政治低能兒,國家急需良將時錯殺良將,遠未到狡兔死的時候就自毀長城,最後就是身死國滅。
-
6 # 歷史吐槽機
首先需要申明的是,我看到的《明史》和《北略》中對袁崇煥的記載沒有到截然相反的地步。
其次,關於袁崇煥,不,延伸到關於崇禎一朝,沒有哪本書能夠完全相信。原因是所有的書都沒有官方史源,《明實錄》只修到了《熹宗實錄》,思宗實錄沒有修,沒有史源的史書就是無根之水。順便說一句,明朝爭議較大的建文朝也是沒有實錄的,同樣因為沒有史源而造成後人紛擾。
但研究明末的歷史總是繞不開的,為了避免錯漏,我個人的方法是橫向比較。以《明史》為主,其他雜史為輔。拋開沒有史源的問題不看,《明史》畢竟是官修國史,能夠參考資料的規模是其他雜史不具備的。《明史》缺點是成書時間太晚和不可避免的為本朝諱言,若在《明史》中存疑之處,就用其他雜史補充,比如問主提及的《北略》,還有《國榷》《崇禎長編》等私修史書,最好還參考《酌中志》等當時人物的筆記。如果矛盾之處過多還是儘量以《明史》為準,就不要死鑽其他雜史了。
其實關於袁崇煥爭論到現在也沒爭出個所以然來,我個人覺得還是各信各的吧,誰也別嘗試說服誰。因為所有的史料都沒有源頭,你怎麼說都對,你又怎麼說都不對。也別給對方扣帽子了,東林黨和閹黨哪個名聲都不好聽。
-
7 # 瞌睡仙
養寇自重,滿朝巨賈,利益滅國。
-
8 # 使用者67724358697
其實原因很簡單。
《明史》與《明季北略》,體現了當時人們對袁崇煥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兩本書正是分別體現了這兩部分人的思想。
那麼問題是,這兩本書究竟體現的是誰的思想?
一、袁崇煥是忠臣。
體現的是清軍,以及廣大明軍所看到的事實,是他們思想的具體體現,代表作品《明史》。
依據如下:
1、1626年,努爾哈赤攻打寧遠堡,被明將袁崇煥大敗,9月30日含憤去世。
2、滿清三藩耿進忠、尚可喜,以及孔有德,全部是毛文龍的人。
3、《玉堂薈記》:
“袁既被執,遼東兵潰,數多皆言以督師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輩在此何為?蓋袁在遼左,最得將士之心,故致如此。上乃出諭,謂暫令解任聽勘,而先入之言深,卒無轉圜之意。其後再逾年,而有孔有德之亂,得非傷遼人之心而然歟?封疆之事,自此不可問矣。”
二、袁崇煥是奸臣。
體現的是崇禎、東林黨、以及京城民間百姓的思想具體體現,代表作品《明季北略》。
崇禎處死袁崇煥,自然不能憑空加罪,那麼處死袁崇煥的依據何來?
正如《明季北略》所載。
因此兩本書所述都是事實,都是當時情況的真實記載。
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想必諸位讀者心裡也都應該有數。
回覆列表
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總是一本史書最頭疼的地方,不僅僅是因為時隔久遠,很多材料無法考證,還因為某些政治原因,如果這個歷史人物與本朝為敵,是當權者所厭惡的,那麼對他的評價就不能是正面,否則書能不能寫成還是其次,命能不能保住都是個問題。舉個例子,對明末大將袁崇煥的記載,《明史》和《明季北略》兩本史書就有很大的不同。
《明季北略》是計六奇寫的一本記載明萬曆至崇禎時期北方地區史實的,當然也說不上是史書,更像是一個私人筆記,在這本書力,袁崇煥更多的是軍閥性質,其為了自己的位子陷害過其他人,而且剋扣兵餉等等。由於該書成書時間距離明亡時間不長,所以還是有很大的可信度
《明史》大家都很瞭解了,作為官方史書的最後一部,《明史》耗費了百年的時間,前後歷經康雍乾三代才得以成書,當然,成書過程中少不了添油加醋以突出滿清建國的合法性。《明史》對於袁崇煥的評價是有變化的,從袁崇煥由誤國的罪臣變成了蒙冤的忠良。崇禎成為了中反間計而誤殺忠良的昏君,明朝整個朝廷也因閹黨復仇陷害忠良成了奸黨當道,完全符合了“主暗政昏”的點評,這樣的解讀不免流露出幾分王朝替換的氣候。
那麼到底該信誰啊?小編以為,《明史》對於袁崇煥的翻案發生在乾隆時期,乾隆帝只是依靠史書對其翻案,至於實際證據就無從考證,不過袁崇煥督師遼東的時候皇太極確實入不得關,對明朝是有功的,至於陷害毛文龍,剋扣軍餉事情確實真實發生過,某種意義上,袁崇煥也是一個矛盾的人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