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知爸比
-
2 # 薄暮嘆息
春秋戰國時,群雄爭霸,禮崩樂壞,思想並融,百家爭鳴,可謂是空前的思想盛世。主要有這些思想。
1.儒家。
西周時,禮樂征伐天子出。而到了春秋,周室衰落,戰亂頻仍,變成了禮樂征伐諸侯出。為了正禮,言法,孔子提出了儒家的基本思想。提倡仁者愛人,克己復禮。一方面統治者愛民寬厚,另一方面,民眾應遵從周禮,按照等級觀念行事。其他還有一些敬鬼神而遠之等思想。
孟子在孔子基礎上有了一定發展,提出性善論,強調人性本善。另外還提出民貴君輕,強調人民的作用。
荀子是儒家集大成者,提出性惡論即君舟民水等先進思想。
2.道家
主要代表老子,莊子。老子提倡無為而治,治大國如烹小鮮,倡導民眾按自己的意願來執行,典型的例子便是西漢初期的蕭規曹隨的故事。以及《道德經》傳世。莊子崇尚自由,思想飄忽不定,一般人很可能不會理解莊子。
3.法家
典型代表韓非子。提倡以法治國,為後來的中央集權制奠定思想基礎。戰國時的各種變法也主要以法家進行,著名的有商鞅變法,李悝變法,申不害變法等。
4.兵家
典型便是孫臏。著有《孫臏兵法》,為後世軍事發展提供極大貢獻。
5.墨家
創始人墨翟,強調兼愛非攻,主張眾生平等,反對戰爭,但這種思想並不適用於禮樂征伐的春秋戰國,所以未受統治者重視。
6.縱橫家
典型代表蘇秦,張儀。主張合縱,即小國聯合對抗大國。還有連橫,即大國聯合吞併小國。
其他還有像農家,醫家,藥家等等思想,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足以讓後人品味千秋萬代。
-
3 # 小哥哥的文淵閣
春秋戰國是歷史上文明碰撞,不斷上升的階段,百家爭鳴的局面由此而生。各路思想主張相互衝撞,相互借鑑,與時俱進,其中代表性思想學派和人物有:
一,儒家,孔子,孟子(民貴君輕)。其主要思想是仁,克己復禮,因材施教。其思想主要是想回到周朝的井田禮樂制度。
二,法家,荀子,韓非子。其主要思想是提倡法制,以法約束百姓。法家強調“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其法治觀念,貫穿後來歷朝歷代。
三,道家,老子,莊子。其帶有哲學思想,強調“整體論”、“機體論”的世界觀,重視人的自由,超越西方提出哲學相同觀點好幾百年。無為,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做事,亦然成為近些年來愛護自然的名言警句。
四,墨家,墨翟,墨子。墨家主要思想主張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兼愛),反對侵略戰爭(非攻),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節用),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財富(明鬼),掌握自然規律(天志)。
五,雜家,名家,陰陽家,農家,等各種小派思想,都在那個時代散發著自己思想的獨特魅力。
回覆列表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它指的是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相當動盪的一個時期,但是就是在這麼一個兵荒馬亂的時期,文化上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一、儒家
儒家思想以孔子、孟子為代表,建立了仁、義、禮、智四種道德。
二、道家
道家思想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主要闡述了以下幾種思想。1.道法自然。2.天人合一。3.致虛守靜。4.無為而治。
三、墨家
墨家思想以墨子為代表,以兼愛為核心,提倡兼以易別,反對儒家強調的社會等級觀念,在當時特別不符合中國傳統社會的特殊結構。
四、法家
法家思想以管子,韓非子為代表,提倡以法制為核心思想,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收到法家思想的影響,對現代法制的影響也很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