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znup25205

    沉積岩類是由江河湖海中的碎屑物沉積或各種鹽類化學沉澱而形成的,分佈十分廣泛。與石油和天然氣、煤等這些有機礦藏有關的沉積岩主要是碎屑岩和碳酸鹽巖,兩者的成因、形成過程明顯不同。地表先前形成的岩石是碎屑岩形成的原始物質來源,稱為碎屑岩的母源巖,它們可以是先前形成的沉積岩、火山岩和變質岩甚至砂、泥等。母源巖長期暴露在地表,在溫度變化、大氣(風)、流水、生物等因素作用下,發生機械破碎、化學分解,由此產生的大小不一的碎屑物質,除少部分殘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都被搬運到江河湖海中沉積下來。搬運碎屑物質主要由水流、大氣、冰川和生物來完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水流的搬運。最常見的搬運碎屑物質的水流是河流,碎屑物質在河流中以各種方式向低地前進:大的碎屑物靠滑動或滾動前進,中等的碎屑跳躍著前進,小的碎屑懸浮著向前移動。有些碎屑經過長途跋涉,有的經歷短暫的旅行,到達最終的沉積場所堆積下來。沉積場所包括河流、平原、湖泊、海洋等,堆積的碎屑物質被上覆堆積的碎屑物質埋藏後,開始進入成巖階段。在這時,碎屑物質經受機械壓實,使顆粒之間膠結、交代、礦物生長變大等變化,最終成為堅硬的碎屑沉積岩。砂岩交錯層理石灰岩繞曲碳酸鹽巖主要形成於海洋鹹水的環境中,特殊的鹹水湖泊環境也可以形成碳酸鹽巖。碳酸鹽巖可在鹹水中直接進行化學沉澱作用而形成,如常見的石灰岩,但有的是由生物作用形成的,如各種生物礁。碳酸鹽巖的生物成因作用在地質歷史演變中也有不同,在6億多年前的海水中,鎂/鈣比值可能較高,pH值較低,這就阻止了鈣質骨骼和介殼生物的形成。因此,當時的碳酸鹽巖顯然不是由生物分泌的介殼形成的,而是由藻類的生物化學作用形成的。從5.4億年前開始,海水由酸性變為鹼性,海水中的氧含量也大大增加,介殼生物逐漸繁盛起來,生物成因的碳酸鹽巖逐漸超過了化學成因或生物化學成因的碳酸鹽巖。近代地球科學證實,石油、天然氣和煤都形成並大多聚集於沉積岩中,石油和天然氣可在沉積岩中進行數千米的運移,這種運移必定會在沉積岩中留下各種蛛絲馬跡,人們正是根據這些痕跡來認識、瞭解石油的生成、運移、聚集、成藏的規律並進行開採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地球統一了,會不會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