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壺清茗品春秋

    趙武靈王之於趙國是靈魂人物,但趙國卻是興也趙武靈王,敗也趙武靈王。

    大膽而極富創意的戰略構想

    趙武靈王確實有與秦國一較高下的雄心壯志,他先是克服朝中種種阻力,實行胡服騎射,讓趙國一躍成為了僅次於秦國的軍事強國。之後,他向北略取中山國土地,向西攻取胡人土地,幾年間,就將趙國的土地向北擴至燕、代地區,向西擴到雲中、九原。之後,趙武靈王為了專注軍事,他把王位傳給太子趙何,自稱主父。

    這時,他產生了一個巨集大的構想,他想要避開函谷關,通過向西北攻取胡人土地,從雲中、九原直接南下襲擊秦國,充分發揮趙國騎兵優勢,居高臨下,向秦國發起突襲。為此,趙主父不惜以身犯險,化妝成趙國使者,深入秦國查勘地形,觀察秦王為人。此時趙國的軍事實力,再加上趙武靈王的冒險精神,如果能夠推動這樣的戰略構想實施,對秦國絕對是恐懼般的存在。在秦中國人聽聞趙主父竟然親赴秦國後,《史記》記載“秦人大驚”。

    近乎政治白痴的危險想法

    即使趙主父能力非凡、氣魄巨集偉,但他自身存在缺點,卻阻止了趙國強盛的步伐。魯迅有兩句詩歌“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但是趙主父卻是真得敗在了自己的兒女情長上。在惠文王三年,趙國成功滅掉了心腹大患中山國,讓趙國本土與代地連為一體。在惠文王四年的時候,趙武靈王讓惠文王處理政事,自己在一旁窺視,發現自己長子趙章,垂頭喪氣地向弟弟惠文王行禮,心裡起了憐惜之心,就想要把趙國一分兩半,讓趙章在代地稱王。

    身死人笑的悲慘結局

    但是分割趙國的計劃,還沒有實行,就發生了沙丘之變。當時,趙武靈王與惠文王正在遊覽沙丘,趙章和他的黨徒田不禮作亂,想要殺死惠文王。因為大臣肥義的以身示警,惠文王逃過一劫,趕來平叛的公子成、李兌打敗趙章。但趙章逃到了主父處,主父收留了他。公子成、李兌因此包圍了主父的宮室。公子成、李兌逼迫主父交出公子章並殺死了他。之後,他們商議害怕事後被主父追究,滅族。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繼續包圍主父,並命令宮裡的人全部出來。主父想要出來,卻不被允許,一代英主竟然落得最後掏鳥雀充飢。最終三個多月後,餓死在了沙丘行宮。

    因為沙丘之變,趙武靈王壯年早逝,迂迴突襲秦國的戰略構想沒有付諸於行動,為歷史留下了遺憾,但是分割趙國的計劃沒有實現,確是趙國的慶幸。當年,三家分晉已經是實力大減,如果再把趙國一分為二,趙國在以後又拿什麼與列國爭雄,更不要說消滅秦國。所以說,如果趙武靈王再多活幾年,就不是能不能滅掉秦國的問題,而是趙國能不能生存的問題了。趙國的強盛之路也因為趙武靈王意外身亡而戛然而止。

    其實,趙武靈王的悲劇,早在他廢長立幼,壯年退位就已經埋下伏筆,在列國爭雄時期,需要的集權政治,而趙武靈王卻背道而馳,壯年退位,無形中削弱了自己手中權力。可以說,趙武靈王退位的那一刻表明他放棄了強權政治,沒有強權政治的支援,他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與高度集權的秦國抗衡。

  • 2 # 年輕人看歷史

    趙武靈王是趙國崛起的關鍵存在

    趙武靈王繼位於公元前352年,年僅十五歲。時年趙國政局不穩,父親趙肅侯去世。魏國國君聯合燕、秦、齊、楚以會葬趙肅侯為由,企圖率軍進入趙國,趁趙國新君為立之時瓜分趙國土地。

    趙武靈王聯合重臣肥義,表面強勢應對來者不善的諸國,在趙國重鎮都屯以重兵,拒絕諸國帶兵進入趙國地界,暗中重金賄賂諸國周邊的小國以牽制諸國的行動。在趙武靈王的緊密安排下,諸國在趙國手中討不到便宜,迫使諸國無奈只能厚葬趙肅侯後匆匆離去,趙武靈王因而才能順利繼位。

    假設趙武靈王不死於沙丘之變,繼續發揮他優秀的軍事才能。以趙國當時的實力,繼續壓制諸侯的發展,特別是控制燕、秦兩國的政局,那麼趙國無疑是稱霸中原的最佳人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中晉升最快的人具有什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