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宗兵講故事

    老子的思想主要體現在哲學著作《老子》,也叫道德經,老子探討的核心問題是“道”,在《老子》中道的含義非常豐富,它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全書裡面多處世之道和君人南面之術,追求道法自然。

    孔子的思想主要體現在《論語》裡面。主要體現儒家的忠君修身齊家治國等理念。

    孟子的思想主要體現在民貴君輕等方面,孟子具有強烈的使命感,既感於天下之道,又主推人性本善的理念。

    莊子的思想也是道家思想的體現,磅礴大氣,《莊子》這部著作深邃的思想影響了千百年來計程車大夫的為人處世之道。

  • 2 # 山會長

    老子、孔子、莊子、孟子的核心思想,可以分別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老子的思想是“真”, 孔子的思想是“直”,莊子的思想是“泰”,孟子的思想是“仁”。

    老子是道家的鼻祖,著述有《道德經》,又被稱作《道德真經》,是講自然規律或天地道理的書籍,是求真的學問,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等。道家把修道的人被稱作“真人”,是有道理的。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一個老實人、大好人,孔子為人處事從來不拐彎抹角,都是直道而行。《論語》中記載了很多孔子的言行,表現的也是孔子的直來直去的言行,也都是些大白話。如:“朽木不可雕也”。“名不正,則言不順”。“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等。

    莊子認為人活在世上須曠達處之泰然,也就是要灑脫、自由,無拘無束,凡事不要太較真,所以才有了“逍遙遊”, 如“遊於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老子提出了“無為”的世界觀,莊子則給出了“方法論”,那就是去處各種慾望,開始於正,然後“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無為的境界,也就是道教所說的神仙。

    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倡“仁政”和“親民”,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的仁,在人性方面也有體現,孟子主張性善論。以為人生來就具備仁、義、禮、智四種品德,是“善”的。人可以透過內省去保持和擴充它,否則將會喪失這些善的品質。

    總之,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分別有自己的思想,而核心分別是“真”、“直”、“泰”和“仁”。

  • 3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老子(約前571~前472或曰約前580~前500)的核心思想,要從“道法自然”說起。“道法自然”是老子核心思想的本體,它包括自然觀、自然辯證法以及與之相統一的社會歷史觀。老子這個“道體”運用於治國、用兵、管理社會、人的修身養德,其核心思想是客觀公正無私。

    孔子(約前551~前479)的核心思想,從《論語》到《禮記》、《易傳》、《莊子》等有關史書記載的孔子言論來綜合分析、判斷,我認為是客觀公正(也可以說是中庸),開物成務,詳見10月11日筆者回答“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麼?仁還是恕?那禮呢?”

    孟子(約前372~前289)的核心思想是“性善論”,這說通俗一點就是“王道論”,不是霸道論。

    莊子(約前369~前286)的核心思想,按題主的要求很難說清楚。《莊子》共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中國學術界意見比較一致的,只肯定內篇七篇系莊子所撰,其餘是其弟子所寫。從整體來說,《莊子》這本書很有研究價值;就內篇七篇而言,莊子的核心思想雖是“無為”,但源於老子之道,又不能完整、全面地繼承老子思想,且帶有一些唯心主義。

    總之,對以上歷史人物的核心思想,要全面、客觀地分析。

    嚴正宣告:

  • 4 # ERP石頭跡

    老孟莊孔他們思想的共同特徵是社會治理的思想,但思想衝突極大。老子莊子是道家主張無為而治,但背後也是也是有治理的制度的。孔孟是儒家,仁愛治國,輕徭薄賦,以農為本。

    在西漢老黃當道,成就文景之治。儒家思想治國方面並無太大成就,儒表法裡沿用至今。儒家處理人際關係方面有極大優勢,聯合華人權委員會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規定為核心思想,這是儒家的巨大貢獻。

  • 5 # 卜居陋巷頭

    所以哲學思想,都是“治國愛民”。

    不同的是:有的是以無為而“治國愛民”。

    有的是以“有為”而治國愛民。

    老孔莊孟,俱是無為的思想。

  • 6 # 獨壹無貳

    老子的核心思想道,他認為道是萬物的本源無論什麼事都要遵循本源,老子的主張是物極必反。

    孟子的核心主張仁,孟子主張名貴君輕,孟子主張信善論,反對不義的戰爭。其學說的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莊子的哲學思想是天人之間,物我之間,生死之間。以至萬物。只存在著無條件的同一,既絕對的;齊;主張齊物我,齊是非,齊生死,齊貴賤,幻想一種,天地與我齊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禮

    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反對苛政,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的要求。

  • 7 # 河東來

    老子的思想基本是先秦儒教思想之源。

    現在通行的對老子的稱呼是儒教道家之祖,這是因為資料不充分的緣故。

    由於他的《道德經》存在對道家思想的重要總結,所以人們一般將《道德經》作為道家著作研究品評。

    但《道德經》實際上分為《道經》和《德經》,道家思想主要凝聚在《道經》,《德經》主要表述的應該是儒(德)家思想,客觀來講,老子既應該是道家鼻祖,也應該是儒家先賢。

  • 8 # 袁連法的國學答問

    這是一個學問大問題!

    老孟莊孔,

    應該是老孔莊孟吧。

    老孑:虛靜無為;

    孔子:經世致治;

    莊子:任運逍遙;

    孟子:性善仁政!

    以老莊論,道家也,

    從無為到無不為?

    以孔孟論,儒家也,

    由治世而求治心?

    從時間上來說,

    老孔處列國,

    破壞性極強的時代,

    老子往回看,

    孔子看當下。

    莊孟時代,

    由亂而治之機,

    是以莊子取逍遙,不以為重;

    孟子取德治,開萬世太平!

  • 9 # YA0086185

    老子的核心思想是:天下萬物包括人類社會的生滅執行都是由“道”這一宇宙規律決定的,“道”可以無中生有,有生萬物,所以世間的一切包括人類社會只需依道而行即可,不必逆道抗爭,莊子進一步發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說人生應御風而行,像樹葉一樣隨風而去才是道家的人生境界。老、莊思想強調自然執行而忽略社會的屬性,因此在社會實踐中存在不足,自漢代以後道家思想就逐步被邊緣化了。

    與老子不同,孔子的核心思想是追求建立符合“禮”制的社會,他把符合建立禮制社會的行為規範稱之為“仁”,他說“仁者樂山”的意思是:仁這樣的道德品質應該像山一樣穩定;智者樂水的意思是:人的智慧應該像水一樣應對萬變。孔子認為:既有仁又有智的統治者才能建立美好的禮制社會。孟子豐富了孔子的思想,進一步推動了儒家思想體系的形成。儒家學說是中國農耕時代社會治理的思想體系,而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時代成為統治者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礎。

    老子和孔子看世界的視角不同,老子是站在宇宙之外看世界;孔子則是身處社會之中談理想、說規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女人來說,什麼樣的婚姻才是好婚姻?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