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UCAI

    測繪是門古老的科學,在中國源遠流長,自有文字記載就有了關於測繪的記述。《史記•夏本記》上說,公元前兩千二百多年,夏禹治水“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山海經》也說,夏禹派大章和豎亥兩位徒弟步量世界大小(大範圍測繪)。這說明四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為發展農業,在與洪水的鬥爭中,就已經開展過規模較大的測繪工作。上面提及的“準”是測高低的,“繩”是量距的,“規”畫圓,“矩”則是畫方形和三角形的;還有個“步”,是計量單位,折三百步為一里。禹治水成功,促進了農業發展,使夏朝進入盛世,各部族和九州首領向大禹進貢圖畫、金屬等物品,禹命工匠鑄成九鼎,並刻上圖,圖上有九州的山川、草木、道路以及禽獸的分佈情況,這就是古代的原始地圖,供人們外出交往溝通、狩獵時參考。

    據《周禮》記載,在周代已設大司徒之職,“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

    可見,遠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測繪了不少地圖,以至需專人管理。

    春秋戰國時,地圖已普遍用在軍事上。《管子•地圖篇》說,凡主兵打仗,必須先看圖,知地形,才不致失利。《孫子兵法•地形篇》也說,沒有地圖、不知地形,必敗。當時地圖都刻在木板上,包括山脈、河川、城鎮、道路等相關位置,具有一定的比例,且廣泛應用了指南針。

    秦漢時期,統治者已把地圖視為權力之象徵,極為重視,以至有轟轟烈烈“圖窮匕首見”的傳奇故事。那時,地圖的品種逐漸增多,有土地圖、戶籍圖、礦產圖、天下圖、九州圖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立即收集各類地圖,“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思路、觀念極其明確;而且,中央由“大司徒”專門管理,地方派“土訓”管理(皆為管地圖的官司職稱呼)。到了劉邦打進咸陽,蕭何立即把秦朝的地圖全部安置於堅固的資料庫裡,之後它曾給漢朝帶來很多潛在的好處。地圖資料的積累也促進了天文測量的進步,在西漢時期,人們已能運用勾、股、弦和相似三角形來推算距離,測量面積的方法也增多了,它促進了測繪技術的發展。最能體現當時高超水準的,是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地形圖。該圖是在兩千一百多年前隨葬入土的,而繪製的年代肯定更早。圖的比例尺約1:18萬,相當於古代一寸折十里的比例。地圖內容詳盡,山川走向、居民地的位置與現代地圖比較相當吻合,符號設計也有一定的原則,是當今世界上儲存得最早的古代地圖,比古埃及著名製圖學家繪製的地圖至少要早三百年,圖的內容和適用性更是遠勝埃及的古地圖 東漢初期,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大規模的治黃工程和社會生產得到較快的推進,也促進了測繪技術的進步。著名科學家張衡經過長期觀測,發現地球是圓的,並沿南北極軸旋轉,黃道是太陽執行軌道,與赤道交角為24度。這些重要的科學概念,為天文大地測量和大範圍的地圖測繪提供了理論基礎。之後,中國又發明了計裡鼓車,這是用齒輪等機械原理製作的測量距離和確定方位的工具,每走一里,車上木偶擊鼓一下,走十里打鐲一次,車上的指南針則記錄著車子行走的方向。

  • 2 # 蟲二無關風和月

    科幻的解釋是外星人繪製,古人流傳。

    玄幻的解釋修真者飛天遁地,繪製地圖對他們來說不是難事。

    有想象力的解釋是史前文明遺留下來。

    靠譜的解釋是古代有專門的負責測量的機構和人員。魯迅說過一句話,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世界上本來沒有地圖,人類生活的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慢慢的探索補充,慢慢的拼湊出世界地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在高山上會有泉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