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尚武菌

    現在一說到十二生肖,我們都會背:“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已蛇、午馬…”然面在我們現有的文獻中,從未正式記載過十生肖的選定和排序原因,但根據已有的文獻,可以確定的是至少在秦代就已經有了十二生肖的說法,只不過和我們現在所知的十二生肖動物和排序都不太一樣,到了東漢時期,十二生肖的說法基本定型,無論從動物的選擇還是排序上,和我們現在所知的十二生肖都完全一致了。十二生肖動物的選擇和排定雖不見於文獻記載,不過在民間卻流傳著不同的說法。

    其中有三種說法最為大家熟悉。第一種就是動物賽跑排座次 傳說,這個傳說因為戲劇性最強,所以流傳最廣。說的是當年軒輸帝要選十二種動物擔任宮廷衛士,為了公平起見,於是決定讓所有動物來一次賽跑,然後按照動物到達的先後來排序。而這中間還發生了很多插曲,比如牛和老鼠起得最早,牛兒好心讓老鼠坐在自己背上,快到終點時,老鼠卻一下子先竄了出去,得了第一。

    第二種說法認為,這是根據中國古代的陰陽觀念和奇偶數決定 的。古人認為數字排序也有陰陽,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陰陽要搭配正如奇偶要搭配一樣。老鼠的足趾比較奇特,前足四趾,後足五趾奇偶同體,無法按上述原則安排,於是就把老鼠排在了首位。在老鼠後面依次排列的是:牛(四趾)、虎(五趾)、兔(四趾)、龍(五趾)、蛇(無足同偶數)、馬(一趾)、羊(四趾)、猴(五趾)、雞(四趾)、狗(五趾)、豬(四趾)。這種將動物腳趾數和陰陽觀念相配的說法,是個創新,但是並不能科學解釋某些動物之間的排序問題,比如,牛、兔同為四趾,同為偶數,那牛為什麼要排在兔的前面。

    第三種說法則將日常觀察到的動物活動習性和一天中的十二時 辰相結合,這樣地支和生肖的配屬關係也得到了解釋。在古代,用子、醜、寅、卵、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來記錄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為兩個小時)。

    子時為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傳說人們發現這時間,老鼠最為活躍;丑時為凌晨1點到3點,這是牛在反芻的時間(說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寅時為凌晨3點到5點,這是老虎開始到處遊蕩覓食、最兇猛的時候;卯時是早上5點到7點,是月亮(也稱玉兔)還在照耀大地的時間(一說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辰時是上午7點到9點,是傳說中龍行雨的時刻(一說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說龍喜騰雲駕霧,又值旭日東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巳時是上午9點到11點,是蛇伏在草中不出來傷人的時候(一說此時大霧散去,豔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稱“巳蛇”);午時是上午1點到下午1點,這時太陽當頭,陽氣剛生,而馬是屬“陽”的動物(一說古時Mustang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 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

    未時是下午1點到3點,傳說羊吃了未時的青草,草根的再生能力則愈來愈強,故屬羊(一說此時是放羊的好時候);申時是下午3點到5點,這是猴子最喜歡啼叫的時間;酉時是下午5點到7點,這是黃昏來臨的時間,此時雞開始進窩;戌時是晚上7點到9點,這時進入黑夜,狗開始為主人守夜;亥時是晚上9點到11點,此時夜深人靜,是豬睡得最熟香的時候(一說夜深人靜的亥時,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故稱作“亥豬”)。

    這三種說法中,似乎最可信的就是第三種說法,也許百姓正是在和動物接觸的過程中,對動物有了較深入的瞭解,才發明了將地支和動物聯絡起來的紀年方式。不管事實到底是怎樣,這些說法卻都體現了民間百姓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現實世界的樸素認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家人因為彩禮產生爭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