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牛豔Niuyan

    我認為自私是相對的。對陌生人自私,對自己的親人無私奉獻。那種不顧道德的,罔顧法律的自私行為。是令人不齒的。

  • 2 # 用心愛你40

    這個問題實際是世界執行的根本。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是世間萬物的規律。如果違反這條規律,會發生什麼呢?

    首先,在先天智力正常的前提下,什麼樣的人會“不自私”?除了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人外,我知道有一種人,即“失去自我意識”的人。我還真見識並瞭解過這樣的人,其父親是自幼父母雙亡,而父親的兄弟姐妹因為年長很多,在父母去世時都已結婚生子,於是他父親成了沒人管的孩子。一個人的自我意識按說是天生的,並在父母“捨己為人”的呵護中培養起來的。自幼失去雙親,意味著沒人疼沒人慣,好吃的都被兄弟姐妹們給自己的孩子了,外面捱了欺負也沒人出頭庇護,於是只能不停地退縮,並形成了“我不配得到好的東西”的思維方式。問題是他自己缺乏自我意識也罷,竟然又把這種在競爭中退縮的價值觀當作真理強加給自己的孩子,每當孩子表現出爭奪慾望時便會受到呵斥,而表現出“孔融讓梨”精神時又會受到讚許。父親這樣也罷了,偏趕上母親也是個不諳人情世故的人。這裡插個題外話,為什麼會父母都如此另類。他父親缺乏自我意識是命運多舛,一個後果是缺乏安全感,在這種狀態下,他不敢去找聰明的女人做妻子,因為他認為這樣的女人會輕視他。事實的確如此,只是程度被他誇大了。而女人對男人的輕視幾乎必然導致紅杏出牆的後果,這個可以參考武大郎,於是他必然要找“傻”一點的女人,於是找了他母親。他母親怎麼個傻法呢?倒也不是先天智力低下,相反倒是那個年代不多的知識分子,只是太不通人情世故,凡事按聖賢書的教條行事。自己按這個規則也可以,可交往中別人未必也按這個規則呀,於是有忍耐、爭執、無果後的生悶氣。那麼她又如何教育孩子呢?當然母愛是天性,但她似乎不懂孩子的很多行為只是天真玩鬧,便總以對待成年人不乏惡意的方式去採取敵視行為,於是孩子在她這裡也只好退縮……

    家長不能教給孩子正確的社會規則,那麼學校呢?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國學校教的是學習雷鋒、捨己為人……於是他學的都是學校教的法則。這套規則混社會行不行呢?當然不行,你謙讓奈何別人爭先恐後啊,於是他也形成了“我不配擁有好的東西”這套思維,凡事只要有競爭就謙讓,所有好事與他無緣。問題是他真的認命麼?自我意識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只是特殊的機緣之下被過度壓抑了,失落之後他也會想“我究竟比別人差在哪兒?我憑什麼不配擁有好東西?”長期壓抑之下,終於抑鬱了。現在換個視角,別人又是如此看待這個“與世無爭”的人呢?首先,領導奇怪,以前對下屬許以金錢、發展等好處在別人那裡百試百靈,怎麼這個人油鹽不進呢?到底怎樣才能喚起他的積極性呢?

    其次,同學、同事奇怪,別人的行為都有目的性,然後志同道合的組成圈子互惠互利,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再次,異性奇怪,明明我已給了他足夠的暗示了,他也不像對我毫無興趣,怎麼就沒有反應呢?

    這些人的思維方式都是“人性利己”,按這個邏輯,我們才能預測和推動這個世界的運轉。奈何遇上個“我不配得到好的東西”的人,不是不想要,而是不敢要,不瞭解他又如何打交道?誰又有興趣專門去了解他?

  • 3 # 老炮兒說

    這是個太廣義的問題,天朝早在古代就有對人性有很多研究,比如孟子的人性本善,荀子的人性本惡之爭。還有七宗罪學說,佛家的七情六慾等等,都有自私的影子。個人認為自私是大多數人性的本罪,現實社會是想透過潛移默化提倡人性本善的正能量。

  • 4 # 9零顏值車

    自私這個詞彙很大,就算是在無私的人也會自私,因為是個體而個體就會自私。只是針對不同的事物所體現出來的自私意義不同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子宮糜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