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財經作家邱恆明
-
2 # 大河向東南流
生死存亡之計,外遷不了的就應該及時止損,關掉廠子,讓房地產自己玩吧。如果不關,你的所謂的利潤也會被房地產虹吸而去。
-
3 # 老西兒28
各行各業都難,本來正常稅收挺好的發展,國家透過稅收執行發展,但各級政府又透過土地盤剝各個企業,肯定難,土地漲價,就導致房屋漲價,就必須漲工資,這樣導致人工成本增大不少,各行各業人力成本增加,物價增長很慢,使得價格不匹配,前十年,是靠量的增長,抵消了一部分人力成本上漲,現在量的增長很多行業達到天花板,還有下滑的,又導致了各行各業價格戰,使得實體都不願意做,為啥現在都喜歡賣一些假洋品牌?就是因為這些假洋品牌價格不透明,還有點利潤,現在中國很多人為了生存已經不擇手段了,騙子那麼多,都想掙快錢!
-
4 # 期貨狙擊手小偉
看製造什麼?勞動密集型,高汙染高耗能,與房地產有關的肯定不行。但能創新的,出口創匯的企業肯定好。可惜太少。
-
5 # 莫事來嗑
部分製造企業處境艱難,這是經濟發展週期中很正常的現象,尤其是在經歷40年高速發展後的今天。其實處境艱難的原因很簡單,很多企業產品同質化,同類商品供給遠大於需求,導致企業陷入成本競爭的泥潭。
我有個朋友,原來是包工頭做精裝修的,後來往上游發展做塗料,一頭扎進低端塗料的充分競爭市場,把房子車子全都投進去了,借了一屁股的債,企業不見好轉。前幾年,透過環保政策,又擠出了一部分企業,我那朋友不信邪,又舉債投入資金透過環保測驗,以為能迎來春天。
結果,原材料價格上漲,中低端塗料競爭激烈,價格不漲反跌,更是窘迫得一塌糊塗。去年開始,痛定思痛,嘗試從塗料生產往前往後延伸:往前延伸至研發(新的仿石漆生產)、做樣板等業務,往後延伸其老本行做工程,眼見塗料生產越來越少,但利潤反而越來越好。
舉這個例子,想說的是,製造業的困境,有客觀原因——資本密集➕勞動密集,缺乏技術和創新,門檻低,導致產能過剩,所以越是中小製造企業,生存越發艱難。但艱難的背後,蘊藏著巨大的機會,誰先走出同質化、低價競爭的泥潭,進入差異化競爭的良性迴圈,誰就搶佔先機。
回覆列表
電商說電商的難,製造業更是各種難處,都不是最近一兩年的事,持續三五年之長了。
我的姐夫是南方傢俱廠的質檢員,已停歇了四五個月了,原因居然是中美貿易談判的問題,這家廠主要生產出口到美國的傢俱,擔心積貨太多,就主動停產了。
我們北京周圍的製造廠,以我熟悉的木材廠、傢俱廠早已搬遷了,要麼到河北,有的往更南邊去了,兩年前一在大興工作十多年的熟練木工,也正式離開北京回去老家了,與他類似的人很多。真感覺世道完全變了,回到老家,似乎再都不回到北京的態勢了。
一來是規模效應,大廠吃掉小廠。利潤本就很薄,經濟形勢一不好,小廠就撐不住。
技術方面,機器人等先進技術需要大投入,普通小廠投入不起,招聘相關人才也是一個難題。
另外,外貿的困境也很顯然。過去粗放式的管理也會走進死衚衕的。
總體來說,我們生產的東西太多了,而不是太少,我們庫存的東西,太多而不是太少。
由於電商持續地滲透,小規模生產也被連線起來,生存在中間部分的製造商,不大也不小。管理能力,技術能力,處於不上不下位置的個人和組織,走到了真正的危機邊緣。
我想,這樣的苦日子還要持續,廠子、店鋪還是要關張不少,生意難做了,過去模式不再能通行了,我們一起走進反思的新階段。
能收穫更完善的心靈,這是目前看,最有益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