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閱海人
-
2 # 詩驀詩書畫
“道不同,不相為謀。”小編也非常認同這句話,絕對是真理。我們在現實中,與人交往經常會覺得某些人不是一路人,一個要往東走,一個要往西走,絕對謀不到一起,而相反一路人都是同道中人。這與“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有一定的黏合性和哲理性。實際上人與人交往最怕不匹配,簡單的人與複雜的人謀不到一塊,強者與弱者也謀不到一塊。簡單的人思想單純,與人和善,處事較為真誠,沒什麼心機。而複雜的人,心胸較為狹隘,心機重,凡事斤斤計較。心理上講,這種人精神層次較低下,其品味也低下,而品味越低就越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我封閉,並且總會以自己狹隘的心態猜度別人,算計別人。你想想與這種人打交道能謀一起才怪。強者一般是很有實力,弱者與之交往,亦之施捨與討好的關係。討要一兩次可以,如果再討連您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而施者也會厭煩或遠離。其實,以現實的社會,說白了,人與人交往,只有讓自己強大到和對方有相互匹配的價值,才有機會走同一路,坐上同一臺階。就這麼簡單。
-
3 # 風過無痕攝有痕
孔子說:“可以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這句話意思是說,可以和他一同學習的人,未必可以和他走共同的道路;可以和他走共同的道路的人,未必可以和他事事依禮而行;可以和他事事依禮而行的人,未必可以和他一起變通靈活地處世。
孔子的話說明,立志於道的人,應該堅持自新,人的能力發展不平衡;要能夠通達應變,要尋求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發展,在與人交往中能夠通權達變是很高的境界了。
人們常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其實深究孔子的原意看,他並不是要我們排斥那些與我們志趣不同的人,而是根據不同的目標選擇與不同的人共事,而並非志趣不同就“你走你的陽關道”,而是根據不同的事情區別對待朋友。
生活中的朋友分三六九等,有的人只是可以開開玩笑,說說天氣,別指望志同道合。有的人志同道合,也能做同學,但不能一起開創事業,或者更不能一起撲湯蹈火。
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交友要學會擇益避損,宜交三種益友,就是正直的人、寬厚的人和學問很好的人;三種人不能深交,就是對你逢迎諂媚的人、兩面派的人和不誠實的人。交友必須以德為前提,擇善而處,否則因正邪不辨而損己之德。
鬼谷子認為,對於不同的人要不同對待。對賢德之人施以開,開就是獎賞鼓勵;對不良之人施以閉,閉就是從嚴懲處;對聰明之人施以拔,拔就是提拔重用;對愚蠢之人施以棄,棄就是摒棄;對勇敢之人施以尊,尊就是尊敬。
當與不同“道”的人合謀共事是身不由己、不能選擇,或者作為一種需要時,會有三種結局:雙贏共好、一勝一負、兩敗俱傷。不同合作人,會有不同結果。若是情投意合而又關係密切的人,合作雙方必定能成功;若是慾望相同且關係疏遠的人 ,只能有部分人得利;若是惡習相同且關係密切的人,雙方必定兩敗俱傷;若是惡習相同而關係疏遠的人,定是部分人先受損害。因此要選好合作夥伴,選準合作領域,或者改善人際關係,只有因人因事而謀,才能雙贏或者勝出。
-
4 # 魯中居士
《易》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類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會受到種種社會因素影響,對某事物的看法趨同的人自然相會合。這是正常的社會現相,但遠遠達不到″真理"層面!
-
5 # 十二維外交員品善天下
思想不同融合在一起很難,但不代表不能融合在一起。如果永遠覺得自己思想是對的,其他思想是錯的,那麼永遠不會融合在一起,但歷史和事實可以告訴我們思想因為時空不同,地域不同,階層不同很多開始時不同的思想最終也會相通,我始終認為思想是包容性非常強的。
回覆列表
這一般規律,提不到真理的地位!真理具有巨大社會作用的!還不斷的發展!如:只有社會義義才能救中國!現在有點過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