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蓉城就是錦官城
-
2 # 弘文學堂
文采有餘的說法經不住推敲。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能夠歷經千載而流傳,絕不止文采而已。不管它是否宴飲之作。
王勃個人的才華有目共睹,與楊迥、盧照鄰、駱賓王共同創造了唐初的輝煌。所以詩文中所表達的主題也與時代的要求一脈相承的:建功立業,實現個人抱負。儘管少了窮則獨善其身的內容,還是有些達則兼濟天下的壯志吧。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這樣的作品,何以沒有內涵?人生無非個人之志、報國之情,可以說唐初四傑在這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
駱賓王以“無人信高潔,誰為表餘心”言情,楊迥憑“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表志,而盧照鄰的詠史詩“幾窺魏晉”。這樣的作品沒有內涵,那樣的作品有內涵呢?韓愈所謂的“文以載道”嗎?難道人生志向、理想、品格不是道嗎?
其次,作品的內涵和作家本人的經歷有關,但又不是必然的聯絡。如果因為王勃早年間做事不夠成熟略顯衝動而否認其作品的深刻性就顯得偏頗了。
任何經典文字能夠成為經典,都不僅僅是因為文句之華麗,詞藻之繁複,否則就不是經典了。一定是內在的情感和節奏打動了我們,讓我們在驚歎其文字之餘,共鳴於滔滔江水般的情感之波,喟然於生命的多舛與無常……而這,才是這篇名賦所帶給我們的閱讀體驗。
-
3 # 手機使用者墨海聽濤
《滕王閣序》文彩飛揚,內涵豐富,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篇駢體文。
《滕王閣序》的作者王勃,字子安,唐代山西人。27歲那年,因前往南方探望父親,不幸渡海溺水而亡。他年紀雖輕,卻與當時的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人稱初唐四傑。
《滕王閣序》全文僅773個字,卻包含了40個成語,36個歷史人物及其典故。其中29個成語為其獨創,我們經常用到的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高朋滿座,勝友如雲。漁舟唱晚。天高地迴,萍水相逢。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老當益壯,窮且益堅。東隅已逝,桑榆非晚。三尺微命,一介書生。勝地不常,盛筵難再,等等。是歷史上產生成語最多的一篇古文。
《滕王閣序》雖是宴會上的應酬之作,但全文抒發了一片報國的熱情,並表白了"老當益壯,窮且益堅"的高尚情操。全篇結構嚴謹,層次分明。上半篇以寫景為主,下半篇以抒情為主,描寫中敘述,抒情中有議論,各種寫法熔為一爐,精彩紛呈。全文講究對偶和用典,聲調和諧,詞藻華美,歷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是一篇流傳千古的美文!
-
4 # 仰望人生星程
首先,王勃是初唐時四傑,而初唐文風並未提倡所謂內涵深刻。依然延續前面幾個朝代的駢文華麗。到了中唐時,才有了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與柳宗元一道,改革文風,倡導文以載道,破除平庸。也就是說我們不可以拿現代的圭臬來套古時了。唐朝的文學是分階段的。
比如,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酙貪泉而覺爽,處涸澤以猶歡。滿滿的勵志正能量,把低谷中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唯美的文字表達出來,誰說沒內涵!
-
5 # 木星張子
看不出內涵說明智商不足,文中所提人物你若能效仿一二,足以傲視當代也,文中所描景物你若能領略,心有丘壑有容乃大也!
-
6 # 徐夢建
有唐一代,詩歌被推向了高潮,而《滕王閣序》充分展示了作者王勃的無比才華。此賦一出,華蓋古今,無出其右者。可以說,幾乎到了句句珠璣的地步。而《滕王閣序》最大的特點就是幾乎句句用典,典故用多了,顯得繁瑣而累贅。
若說文風,一個年少成名,英年早逝的年輕人,集驕傲與榮光一身,寥寥坎坷也是自己作出來的,哪來的深遠思想?所以被視為文釆有餘而內涵不足就在所難勉,當然不能跟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相媲美,我們只能客觀地評價其作在文學上的地位。
-
7 # 呼呼84496
好賦一篇瞬時成,王勃雄文鬼神驚。滕王閣高鄰江渚,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物換星移幾度春。閣中先賢今何在,檻外長江流自空。
文采斐然不褪色,內涵浪漫構思精。前有古人後難繼,遂使文章千古雄。
-
8 # 笑傲人生9047
滕王閣序是真正的大作,中國文化的一顆明珠。別相信什麼內涵,有些文章,作者吹兩句大話套話,喊幾句口號就有內涵了?
-
9 # 使用者3253102189658
有那麼一點逞才味道。可是話說回來,一位地方官宴飲賓客的地丶時丶人丶景色丶氣氛丶作者個人的小感慨……也就這些了,還能寫出多飽滿的內容?
-
10 # 方圓視覺
滕王閣序,從內容上看,還是可以,就像人無完人,在做得好,也要有缺點的,長遠看,只要專心認真做,就可以了。這篇文章,還需改進。
回覆列表
唐.王勃的《滕王閣序》,千百年來歷代世人均被蜚然的文采所驚震,樂而忘形地欣賞讚嘆綺麗壯美的對仗駢文,全然不去解析思索文采閃灼的天命人為哲理,細細品評文采中悄萌隱發的世事物象內涵。為此,人們提出文采有餘而內涵不足是事出有因。
自己以為,《滕王閣序》是文采顯露明麗,內涵悄發清輝;互為一體,不虛不盈。
首先,你應該瞭解並且理解那時候王勃的年齡、身份、經歷、見解、以及即席應景作賦時的人際關係和環境氣氛,便能感知他當時只能或者是僅能寫出酬答
禮遇之詞句。據此,雖才華出眾但年方弱冠的王勃,遊學不多,涉世尚淺,仕途尚不可期的當下,就不可能寫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巨集論,也不可能詠歎出”經天緯地泣鬼神”的玄妙。
然而,王勃才思敏捷,年少氣盛,絕不懈怠如此機緣,又不便於慨而當慷;只好寫出對世事、對人生沉浮的辯識。
且看:……天高地迵,覺宇宙之無際;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藉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這詞句中內涵著的思想和見解,你我他難道不為所感動嗎?!
就縱然是寫景抒情、因人讚美,他也蘊蓄著對故土山河的深戀,對歷史人才的評審。那些“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騰蛟起鳳,紫電青霜……”等等的鋪展,也有著他對當地當時的時事世態的關注……
一篇文章的內涵,恐怕應該是時與局、人和事、情同理的照應。王勃的《滕王閣序》,正在此間。
但不可否認,文采明麗太甚,內涵清輝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