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89207912770
-
2 # 使用者9186333210396
仰望和關注天空,就是要放眼世界,矚目未來。
無論是一個人也好,還是一個民族,都生活在這個世界中,而世界是無限廣大,又是不斷髮展和變化的。
我們要適應這個世界,要生活得更好,就時時刻刻都要明白所身處的座標和位置,要有不屈服又不侵凌於人的憂患之心面對各種生機與危機,要抓住機遇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堅實和牢固地立足於世界,使自己永遠不敗於世界民族之林,並與世界一同走向美好的未來。
補充: 仰望和關注天空,就是要不侷限和拘泥於個人或本民族的一己私利、一席之地。個人或單個民族與所處的世界總是相輔相成的,既是世界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又在世界中發揮著積極和能動作用。要與世界和諧相處、攜手共進,任何時候,就不能僅是關注、凝視鼻子底下的那麼一小點、腳下的那麼一小塊。不顧自我利益,那是不客觀的,但是,假如目中、心裡僅有自我、僅顧自我,那麼,這自我也是不大氣和保不住的。只有心胸開闊、目光遠大,才是世界所共同崇尚和尊敬的。
這首詩,寫於1984年,處於海子詩歌創作的早期。海子1979-1983年在北大法律系讀書,1983年開始步入社會,這首詩就寫於海子工作時期。之所以,講一下這首詩的背景,是因為,這首詩的主題就是理想與現實。
結合文字細讀。單翅鳥的意象貫穿詩歌,對於這個意象,其實有兩重意義,一重是現實的挫折;另一重代表不畏挫折,勇敢飛翔。
詩歌中“我”關於飛翔的追問,詩歌一開始著眼於“向外”,即對現實的反抗,不同流合汙。 “那麼多被天空磨平的面孔/ 都很陌生堆積著世界的一半 / 摸摸周圍/你就會揀起一塊/砸碎另一塊 ”,“被抹平的面孔”,“我”以石頭自喻,被抹平意味著接受現實的標準,而為什麼是“一半”呢?這裡,一半暗示著一種矛盾的靈魂,一半被現實打磨,另一半則抱有自我的堅持。令人絕望的是,“你就會揀起一塊/砸碎另一塊 ”,意味著,你得接受現實,否定自己。但,我並不準備這樣做。
詩歌開始著眼於“向內”,對自己的追問, “喝下自己的影子/ 揪著頭髮作為翅膀 /離開”,“影子”象徵著靈魂,象徵著“心”。對此,“我”有著個人的堅定,堅定飛翔的選擇。
詩歌中,有幾個意象比較晦澀。“穿過自己的手掌比穿過別人的牆壁還難”,中“手掌”象徵對自我,對靈魂的把握,而“牆壁”則喻指現實的挫折。“肥胖的花朵/噴出水”,這一句中“肥胖的花朵”,是詩歌中最為隱晦的意象。“肥胖”本來是指人的,這裡與“花朵”構成了索緒爾語言學中的組合關係或橫向關係,在“人”、“花朵”和“噴出水”的語義域中,喻指“你們還不醒來”中的“你們”在物質(“水”)世界獲得了富足(“噴出水”),獲得了認可,而不願醒來。
詩歌中多次出現“單翅鳥/為什麼要飛呢”,以一種疑問的口吻,堅持著“飛翔”。結合海子的一生,為了理想,不惜獻身,難道不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單翅鳥”形象嗎?
另外,詩歌中“頭朝著天地/躺著許多束樸素的光線/菩提,菩提想起”中,“天地”、“樸素”和“菩提”這些詞語指向佛教,佛教教義。
這首詩寫於海子創作的前期,相對而言詩歌技藝還比較單純,指向性還比較明晰。
另外,還有一句題外話,不知道提問者是否是新詩愛好者?如果是新詩愛好者,我推薦您多一些關注1990年代以後的詩人(譬如歐陽江河、王家新、多多、張棗,以及一些新生代詩人譬如胡桑等),這些詩人在詩歌語言、詩歌藝術方面的見解更加成熟,更加符合新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