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啊木18648969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還有,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相關題材的電影,陳道明主演,桃花滿天紅,挺好看的。關於崔護的故事就不多說啦,各位可以百度去。

  • 2 # 慎思學社

    題目和回答反覆看了很多遍,回答基本是物是人非或者物非人是,思索了很久,符合物非人非的大概就是這句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時候董卿問酈波教授最喜歡的一句詩詞,他回答的就是這句話,節目播出後網友驚呼酈老師是有故事的人。這首詩出自唐代李商隱的名作《錦瑟》,雖耳熟能詳,但極少人知道其中的深意。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一)裝飾華美的瑟啊,為什麼竟然有五十根弦,每一弦每一柱都讓我追憶青春年華。

    瑟,中國傳統樂器,最早的瑟有五十弦。而琴只有三五絃,箏十三絃,用瑟如此多的弦暗喻哀傷繁複之情,說明詩人多麼想念從前。

    (二)莊周在睡夢中化為翩翩起舞的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和期盼託身於杜鵑。

    蝴蝶和杜鵑對仗,詩人也像莊子和望帝一樣把思緒寄託給蝴蝶杜鵑。

    莊周夢蝶:莊子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愉快愜意的飛著,夢醒後發現自己在做夢。於是問自己,到底是莊子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子呢?望帝杜鵑:古代的蜀國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們豐衣足食後便懶得勞作,經常耽誤農時。當時蜀國的皇帝,名叫杜宇,看到人們樂而忘憂, 他心急如焚。為了不誤農時,每到春播時節,他就四處奔走,催促人們趕快播種,把握春光。如此地年復一年,使人們養成了習慣,於是杜宇不來就不播種了。杜宇最終積勞成疾,不久於人世,他的靈魂化為一隻小鳥,每到春天,就四處飛翔,發出聲聲啼叫:布穀,布穀。直叫得嘴裡流出鮮血,鮮紅的血滴灑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麗的鮮花。人們被感動了,變得勤勉和負責。他們鳥兒叫作杜鵑鳥,他們把那鮮血化成的花叫作杜鵑花。(三)明月映照在蒼茫海上,恰似明珠,水波盪漾,彷彿含淚;藍田日暖,良玉生煙,那些往事,就像珠淚玉煙一樣,朦朦朧朧,不能看個清楚。

    前半句或者解釋為滄海鮫人的傳說,傳說中鮫人的眼淚變成了珍珠;後半句或者解釋成山川中蘊含的玉氣冉冉上騰,近看卻又不見。不論如何滄海月明和藍田日暖明顯是對仗工整。

    這首詩是古代最經典的一首朦朧詩,卻被後世低估,很多人認為光這一句話就足夠豔壓群芳。

    (四)此時此景為什麼要現在才開始追憶,只因為當時心中只是一片茫然,達不到此刻的心境吶!

    至於後世說詩人的愁思僅是悼念亡妻是有可能的,瑟在古代常被用來形容夫妻感情,所以妻子過世後再娶叫做續絃。至於後世解讀成全詩暗諷當局政治,我不太認同,李商隱一生坎坷,可能是晚年飲酒後思緒漂流,把二十五絃的瑟看成五十弦也是有可能的。

    此聯和上聯共用了四個典故,呈現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緒。

    莊生夢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

    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尋的執著;

    滄海鮫淚,是一種廣闊的寂寥;

    藍田日暖,卻傳達了溫暖而朦朧的歡樂。

    詩人從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樣的神奇、空靈,他的心靈向讀者緩緩開啟,華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觸等皆融於其中,卻只可意會不可言說。

    「傳語風光共流轉,世間種種美好,我說與你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天了,面板過敏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