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往事如煙223533374

    一、新思想的傳播與社團的發展。西方思想在晚清和民國初年隨著《新青年》等刊物推展,自由、反抗傳統權威等思想,影響了學生以及一般市民。

    二、民國初年以來的反日以及國恥情緒。1915年1月,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被認為這是國恥,這種情緒在五四運動中進一步發展而發揮作用。

    三、一次大戰期間工商階層的發展。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使歐洲各中國產業無力東顧,中國的工商業獲得很大的發展,參與工商業的人口增加,在五四運動中,他們成為聲援愛國學生的主要力量。

    四、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藉口對德宣戰,攻佔青島和膠濟鐵路全線,控制了山東省,奪取德國在山東強佔的各種權益。1918年大戰結束,德國戰敗。1919年1月18日,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北京政府和廣州軍政府聯合組成中國代表團,以戰勝國身份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巴黎和會在帝國主義列強操縱下,不但拒絕中國的要求,而且在對德合約上,明文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北洋政府竟準備在“對德和約”上簽字,從而激起了華人民的強烈反對。最終激起青年們的“五四運動”。

  • 2 # 使用者3350516233118

    五四時期的國家軍閥混戰,外國列強侵略瓜分中國,民不聊生,國家積重難返,是十月革命的勝利,把馬列主義傳到中國,爆發了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青年愛國青年運動!中國有識之士開始覺醒,有了建立獨立民主自由國家的願望而鬥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了50歲哪些病容易找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