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段叼叼

    西方人用刀叉,食物切成小塊後再送入口中。吃魚時也如法炮製,所以有刺就“沒法吃”了。河魚都是刺,他們沒法吃。

    生態環境在西方人眼裡非常重要,一旦發現環境受到威脅會立即制止,花許多錢也會去做。所以在我們眼裡的鉅額耗資,在美華人眼裡是天經地義的。

    鯉魚破壞生態環境在中國也存在,只是還未重視。即使重視,也不會把巨資花在改善環境上。

    下面是西方人飯桌上的魚(肉)。

    魚市上的魚肉,邊兒上是三文魚,中間的不知道中文叫啥。

  • 2 # 大阪超哥

    作者米叔,資深媒體人,旅美學者,在美日歐生活多年,自媒體“這才是美國”“這才是日本”“這才是歐美”的創辦者

    從吃魚的角度說,美華人和華人的口味差別較大。例如華人常吃的四大家魚“青草鰱鱅”,以及鯉魚和鯽魚,在美國通常只在具有一定規模的中餐館才有。我在洛杉磯旅遊的時候,在一箇中國城吃到了草魚做的紫蘇豆腐魚湯,和國內的口味非常接近了。

    那麼美華人吃什麼魚呢?如果去美式超市(區別於亞洲超市)的生鮮櫃檯(下圖),經常能看到的的是三文魚(salmon),鱈魚(cod),貓魚(catfish),羅非魚(tilapia)和龍利魚(flounder)。和這些魚一起賣的通常還有體型較大的蝦(jumbo),帝王蟹(king crab),雪蟹(snow crab)以及各種貝殼類食物。在好一點的超市,生金槍魚也可以買到。

    需要說明的是,其中的三文魚和Tuna魚是最好不要做成刺身,因為我曾詢問過超市人員,他們表示不建議直接生食這些三文魚。如果喜歡刺身的朋友,還是可以詢問下超市人員。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似乎美華人吃海魚更多一些。我常年住在中西部,離東西海岸都不近,但是上述的魚在超市裡並不缺乏,這應該得益於冷餐技術和運輸的發展吧。另外,美式超市的生鮮區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鮮活”概念,大部分都是低溫急凍的魚類,商家提前取出解凍。也有個別超市為了增加競爭力,會供給今日新鮮海鮮產品等。

    需要解釋下,美國市面上70%的魚類都是被低溫急凍的魚類,查了相關資料後得知是因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減少了浪費之餘,在季節性的捕魚收穫也能全年使用。目前,美國這項冷凍技術能保持魚類非常新鮮的口感。

    其次,因為海魚的體型往往比河魚大很多,因此在美國的超市裡很難看到像國內菜市場那樣,魚整條整條的賣。相反,商家通常會先把魚切成一段一段(可以參考上圖),然後問顧客需要幾磅,這也源於他們用整條魚來烹飪的習慣相當少。

    從上述的魚可以看出,美華人似乎很愛吃沒有刺的魚。的確,在吃三文魚鱈魚的時候,從來不用考慮刺的問題。我猜測,是不是美華人“訴訟治國”,一旦某顧客因為魚刺卡住而索賠上億,超市企業吃不消啊。

    最後講一個關於小龍蝦的謠言。以前看到流言,說小龍蝦是日本人侵華時發明出來的,用來吃華人屍體。但是到美國後,發現小龍蝦非常普遍。不僅在華人超市,在各種美國超市,包括沃爾瑪,都可以買到(如果沒有新鮮的,也可以買冰凍的半成品)。在路易斯安那,每年還有小龍蝦節。可見,小龍蝦就是一種橫跨中美的常見食材。美國宜家在每年9 月 – 10月期間也會有小龍蝦的派對,顧客體現購買入場券,當天進去宜家購物並且自助式享用小龍蝦,當然,做法沒有咱們國內的好吃。

  • 3 # 精靈51022961

    美華人沒有華人的吐刺無敵功,所以只能吃沒有刺的魚,最多的是三文魚,還有一種長得像龍利魚但肉比較厚的白魚,便宜得不要錢似的,好吃!洛杉磯所有老美的歺館都超級的好吃!還有高階的專門的海鮮歺館,好吃得要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德雲社張雲雷,在音樂界頻頻獲獎,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