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當世富貴

    如果美國不參戰,估計現在就是德國是世界第一了。納粹德國那時候了已經在研究原子彈了,以納粹的野心,如果研發出來,歐洲就會迅速統一,蘇聯也會遭殃。等統一之後一段時間消化過後,你覺得美國能獨善其身。

  • 2 # 白話歷史君

    比如在歐洲,如果沒有美國的物資援助,英國能不能把德國擋在英吉利海峽對面,蘇聯能否撐到斯大林格勒翻盤?那都是一個問題。

    在亞洲,如果沒有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打擊與封鎖,僅憑中國一己之力,能否阻止日本的大東亞共榮計劃?這也是一個問題。

    接下里,我們不妨從歐洲和亞太這兩個二戰主戰場來分析一下,美國對於二戰勝利所起到的一個作用。

    首先歐洲戰場,當初的老牌列強英法面對德國真的是打了一手臭牌,一味的綏靖政策,希望將禍水東引,讓德國去和蘇聯鬥。即使是宣戰之後,也是寄希望於馬奇諾防線,想著作壁上觀。

    結果被德國裝甲大軍的閃電戰打了個措手不及,號稱擁有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在擁有英國盟友的前提下,僅僅堅持一個多月,就宣告投降。數十萬英法聯軍灰溜溜的逃回了英國,只能憑藉著英吉利海峽做最後的抵抗。

    而此時的德國,坐擁整個西歐,軍事實力空前,更沒有想過放過英國這個一戰的老對手。

    英倫三島,有著淪陷的風險。此時僅憑英國一己之力,很難阻擋德國,好在有美國。

    原本美國自從一戰被英國坑了之後,心灰意冷,一心發展經濟,想著賺錢,軍火物資賣得不亦樂乎,不是太願意管歐洲這個爛攤子。

    但英國畢竟不是Continental,雖然關係不像今天這般,但還是非常密切的。此外,和英國奉行的大陸均勢政策一樣,美國也希望歐洲有著國家之間的互相制衡,不願意看到的德國一家獨大。

    1941年3月

    “在你的鄰居家著火時借給他一個消防水管”

    美國總統羅斯福用這樣一個簡單卻形象的例子,最終說服力國會,通過了援助歐洲的《租借法案》。

    依照這個法案,總統有權向“其防務對美國國防至關重要的任何國家出售、轉讓、交換、租借或以其他方法處理……任何國防物資”,並決定受援國的償付方式。由此,美國真正成為“民主國家的大兵工廠”

    事實上,早在《租借法案》被提出前,美國的艦隊已經在大西洋遊弋佈防,美國的物資商船開始源源不斷地開往英國,大炮、坦克、軍艦、戰機接連從美國的工廠走上了前線,甚至於美國還有許多軍事志願者,來到英國支援英軍戰鬥。

    而當時的蘇聯,雖然預感到德國的進攻,但在經歷了大清洗之後,根本還沒有做好準備。所以我們看到了蘇軍的一潰千里。特別是在基輔戰役中,蘇聯西南方面軍70個師血戰10天,結果66萬餘人被殲滅,近乎全軍覆沒。

    德軍高呼著“三個月滅亡蘇聯”,高歌猛進,一路打到了莫斯科。雖然蘇聯人靠著不屈的毅力,用血肉之軀擋住了德中國人,但其形勢並不樂觀。大潰敗之後的蘇聯元氣大傷,想要在和德國戰鬥的情況下,恢復狀態,難上加難。

    蘇聯元帥朱可夫曾在採訪中說過:

    今天(1963年)有些人說盟軍並沒有真正幫助我們……但是,聽著,我們不能否認,美中國人把物資運到蘇聯,而沒有這些物資,我們就無法裝備我們的軍隊,並將這場戰爭持續下去。

    據統計,整個二戰期間,美國給與英國和蘇聯的援助,分別達到了313.8億美元和109。8億美元。這還僅僅是基於《租借法案》所提供的援助,並不包括民間援助以及其他的利益分配交換。

    除了物資上的支援,美國作為參戰國,在歐洲戰場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雖然其參戰時間較晚,但卻憑藉強大的實力成為了西線戰場盟軍的主導者,解放義大利,諾曼底登陸,解放法國等等,美國出力可不少。

    至於在亞洲戰場上的表現,美國更是無可挑剔。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就已經通過《租借法案》向中國進行援助,特別是在後來蘇聯與日本簽訂《日蘇中立條約》,蘇聯停止援華,中國陷入了一個物資供應斷絕的艱難困境之。時,是美國的援助,解決燃眉之急。

    當然了,出於美國重歐輕亞的策略,中國直到抗戰結束,僅僅獲得了8.457億美元物資,只佔全部租借物資的1.8%。而且許多因為滇緬運輸的問題,沒能按要求送達。

    不過,這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已經是非常難得了,稱得上是雪中送炭。

    作為太平洋戰場的主力,美國幾乎是獨立擊敗了日本海軍;而在東南亞以及南太平洋群島的島嶼上的陸地戰爭中,美軍也是絕對的主力,日本陸軍的精銳大部分是被其殲滅。此外,正是因為美國給與日本的壓力,使得中國戰場上的侵華日軍不得不抽調兵力甚至於物資去支援太平洋作戰,極大的緩解了中國軍隊的壓力。‘

    就這些而言,在亞太戰場,美國起到的作用絕對是最大的。

    所以,綜合來看,美國在整個二戰中,出錢又出力,對於二戰勝利起到了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 3 # 軍武小咖

    題主的這個假設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美國並不是主動的參加二戰,而是被動的參加二戰。美國參加二戰主要是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假如日本不偷襲珍珠港,美國肯定不會輕易參加二戰。當然美國不參加二戰,不代表美國就不會支援反法西斯同盟國物資,也不代表美國不會對法西斯國家實行禁運。在美國參加二戰之前,美國已經開始支援反法西斯國家物資,並且對法西斯國家實行禁運,而日本之所以偷襲珍珠港,主要就是因為美國不再給日本提供石油,日本在資源上被美國卡住了脖子。

    美國是二戰時期的世界第一工業國,二戰開始前美國的工業產值佔到了世界的五分之二,由於世界排名前十其他工業國都參與了二戰,工業生產能力有所下降。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的工業產值已經佔到了世界的一半以上,而且美國還控制了大量的石油資源,二戰時期軸心國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國的石油產量加起來,也不如美國一家的石油產量多。因為美國的資源十分富裕,在美國參加二戰之後,反法西斯同盟國幾乎都獲得了美國的援助。

    從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和控制的資源數量來看,美國參加二戰確實極大的增強了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力量。當然美國對二戰的貢獻不僅僅是為反法西斯同盟國提供資源,美國直接參與了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的作戰,在兩大戰場上都有一定的貢獻。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共擊斃了超過110萬日軍,二戰後期美軍通過地毯式轟炸,摧毀了日本的工業生產能力。在二戰的最後階段,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為日本無條件投降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 4 # 勇戰王聊歷史

    美中國人其實是不想參戰的。

    在1940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溫德爾·威爾基曾攻擊羅斯福:“選舉羅斯福就意味著把他們的兒子、兄弟和情人送進墳墓。”,面對這個攻擊,羅斯福趕緊表示:“你們的孩子不會被送去參加任何外國的戰爭。我們防禦的目的就是防禦。”

    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不南下太平洋,不進攻美國珍珠港,美國還真不會主動參戰。如果二戰按照這種就是發展,我們來看看會怎麼樣。

    首先,對中國來說是致命的。

    簡單地說說美國對中國戰場的影響。別的不說,就說子彈的供應。整個抗戰,從1937到1945年,國軍共消耗子彈17.1億發,(共產黨部隊消耗子彈0.2-0.5億發),每年大約消耗2.1億發子彈。

    (而且,中國的武器還是“萬國牌”,口徑從11.43到6.5不等,彈藥供給非常麻煩。)

    為了解決這個差額,從1941年開始,美國至少支援了7億發子彈!當然,維持部隊運轉,這些還不夠。因此,中國還另外從美蘇購買了5.7億子彈。

    其次,對歐洲盟國來說,也是一場噩夢。

    蘇聯和英國都有和德國打到底的勇氣和決心,但是,沒有物資支援是不行的。

    可是,蘇聯在戰爭初期,工農業就被“腰斬”了。沒有美國幫他補齊工業短板,也不可能打敗德國。蘇聯在戰爭初期敗得太慘了,除了損失三百多萬軍隊外,還丟失了很多工業設施。要知道,工業生產是一個鏈條式的,中間任何一塊出現短缺,都會讓工業癱瘓掉。這就跟“木桶原理”一樣,最短的那塊板,決定了木桶的實際容量。

    美國雖然對蘇聯提供的“成品”不多。

    但是,美國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糖肉非常多。

    例如:盟國援助的鋁,相當於蘇聯自產的99.03%。鉬,相當於蘇聯自產的220.20%。橡膠,相當於蘇聯自產的170.95%。鈷,相當於蘇聯自產的153.37%。。。

    設想下,如果沒有美國的物資援助,蘇聯那什麼武裝千萬大軍?就肉和糖的短缺,就夠蘇聯軍隊受的。

  • 5 # 使用者73242136994

    美國不參戰,估計英國會被打垮,這樣歐洲就被德國統一,德國得以專心和蘇聯開戰而不用兩線作戰。

    真實二戰蘇聯是在美國沒有開闢第二戰場的情況下反守為攻的,所以蘇聯不會被德國打垮,但是德國沒有兩線作戰的壓力,也不會被蘇聯打垮,被趕出蘇聯國土後會得到歐洲大陸的強有力支撐,我估計最終戰線會穩定在東歐,雙方戰線犬牙交錯,誰也不能徹底壓倒誰,然後雙方和談。

    亞洲則被日本囊括,真實二戰中日本沒有進攻蘇聯,蘇聯和德國打得不可開交,所以日本和德國會保持和平。

    至於美國和日本就不好說了,美國主觀上不參戰,但如果日本按照歷史還是發動珍珠港偷襲,美中國人是否還能忍得住?

  • 6 # 十字接頭

    有人說美國是為了搶奪勝利果實才加入二戰,腦袋被門夾了吧。

    山姆大叔在對日本宣戰之前,其實就已經變相參戰了。

    對英國、蘇聯、中國等幾個重要戰場的支援力度是相當大的,無論是糧食還是包括武器在內的其他軍備,中學歷史上的《租借法案》說得很清楚了。整個二戰中,美中國人向盟國提供了總共大概500多億美元(按現在的價值約近2萬億美元)的物資,其中大部分為免費(起初也是要花錢的,但後來其實就是白送了)。

    沒有這些物資支援,英中國人會不會投降?蘇聯人能否支援到大反攻?中中國人民能不能支撐到抗戰勝利?

    沒有美中國人的參戰 ,像某些人說的那樣,美中國人只要發戰爭財就行了,向各國賣東西就賺翻了。

    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根據美國參戰前的國際局勢來看,大概率來說,法西斯國家獲勝的可能性更大。

    二戰爆發之後,各國都希望美中國人蔘戰,因為稍具常識的人都知道,整體情勢非常不好。

    看一下日本人偷襲珍珠島前後的情況:

    歐洲,英國居守一島,局勢非常凶險,自保都是問題。蘇聯人這時候更加緊張,一直到1942年之前莫斯科保衛戰勝利之前,基本都是潰敗之勢。因為當時蘇聯是東西兩線,西線與德軍苦戰,東線防備日本人,壓力巨大。從1941年冬至1944年秋,蘇聯總共從東部向西線抽調了54.2萬兵力、5000多門火炮和迫擊炮、3300多輛坦克。如果美國不參戰,蘇聯勢必兩線作戰,能否撐下去呢?

    非洲,1942年之前,德意聯軍佔優勢(當然,義大利這個豬隊友沒起到什麼正面作用),沒有美中國人的支援,英中國人不可能重回北非,更不可能取得阿拉曼戰役的勝利。這次戰役的勝利對德中國人來說,最大的損失是徹底失去了控制中東這個戰略區的機會。

    亞洲。從抗戰爆發起中國戰場上的情況就一直非常糟糕,軍事方面是全面撤退的態勢,首都差一點從重慶遷到西康,根本沒有力量阻止日本人的攻勢。以八路軍為主的後方根據地,在1938年到1942年之間,是抗戰中最困難的時候。日本在偷襲珍珠港之後,迅速控制了東南亞這個戰略要點,基本除了印度和中東,亞洲有價值的地區都在日本人手裡。

    整體上來說,這個時候反法西斯聯盟不僅在戰略上完全處於下風,在與德日兩個軍事強國的對抗中,也步步後退。

    整個二戰中,只有美中國人在太平洋戰場、中國戰場、東線戰場、西線戰場、北非戰爭,都有參與,沒有派兵的地方,也大量輸送了物資。

    比如東線戰場,價值100多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500億美元)的物資運達蘇聯。包括飛機14018架,裝甲車輛22800輛,高射炮7944門。

    比如中國戰場,價值16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213億美元)的物資運達中國。

    這些地方的戰鬥不是美中國人打的,但沒有美中國人的支援,這些地方的戰鬥將更加殘酷,更加困難,結果也更加不可估量。

  • 7 # 軍器戰位

    說句實在話,以二戰的種種情況下來看,在那個時期美中國人是不可能不參戰的,或者說就算美中國人不參戰,在二戰時期的法西斯主義也只有戰敗這一個結果。

    下面咱們就說說美國參與主要二戰的原因,在1941年,日本雖然已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但是由於戰線拉的太長,日軍的各種戰略資源已接近消耗殆盡。所以那時的日本必須要擴大侵略,以尋找更多的戰爭資源支撐戰爭的繼續。

    往北呢,日本已經被蘇方軍隊痛揍了一頓,而剩下的就只是南下奪取東南亞等歐美殖民地這一條路,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與美國開戰是不可避免的,不然沒有了戰爭資源日本將會戰敗的更快。

    美國不參戰就等於,日本絕對不能夠進攻東南亞等美國殖民地,那麼對於資源匱乏的日本來說,沒有了戰爭資源的日本,很可能將會在1942年到1943年之間就完全戰敗。

    日本戰敗以後,蘇方軍隊將會把遠東地區的兵力調往歐洲與德軍作戰,本來蘇德兩國在早已經陷入對峙狀態下。兵力得到補充的蘇方軍隊,很可能會一鼓作氣實施對德軍的反攻,那麼到時候很可能整個歐洲大陸都會改名姓“蘇”。

    釋出: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 8 # 卯時528

    二戰如果美不參戰,盟軍基本必敗無疑。

    歐戰,蘇聯靠著天時,一旦沒有嚴寒,希特勒長驅直入。你要知道,二戰後期的蘇聯就是三國的蜀漢。諸葛亮的出師表只有一個意思,就是我再不戰兵就老了,兵老了就戰無可戰

    亞洲戰場,當時的國民黨已經拖延不了戰況了。41年已經喪失大片國土,那些地方可是國家根基。44年,直接是國民政府最為艱難的一年,沒有之一。在我們本土作戰,我們談不上覆滅,但勢必各種捉襟見肘難以為繼

    奇蹟,出現在山本。或者說,要感謝山本。。。這傢伙,一賭徒爾。

    當時美舉棋不定蠢蠢欲動,在發夠了戰爭財後,想要合適時機進入戰圈瓜分戰爭紅利。

    法西斯戰線都很清楚。希特勒讓日本不要動,繼續主力東線制衡蘇聯,輔線控制中國,等待來年春天。日本無論天皇首相還是軍部也都是這個觀點。只是,日本歷史有過數次賭博成功的案例,山本急於求成。他一個賭徒麼,整天玉碎當口頭禪的貨。鬼使神差的轟炸了珍珠港,以期震懾美國的蠢蠢欲動。。。。

    後面的,大家都知道了。。。

    當然,珍珠港一役,很重要。。。但真的不是最重要。最重要一役,還要說阿拉斯加之戰。那一戰之後,日本才真的趴了下來一動不動。。。。

    當時,阿拉斯加戰役的時候,美日都是殊死一戰。而且,美甚至還略遜日本。戰爭各有傷亡,甚至美更慘烈點。。。。但沒想到的是,美在一戰二戰中間攫取的戰爭紅利已經成了最大的暴發戶。當時就將在戰爭中損壞的航母啥的拉了回去,然後立刻的修復,繼續投入戰場。。。而日本,就不行了。戰爭啊,就是靠燒錢啊。。。美日阿拉斯加之戰後再見,美比上一戰更強盛,而日,呵呵,損耗的修補不了,參戰的也是苟延殘喘

    所以,二戰,如果美不下場。幾乎,盟軍必敗。

  • 9 # 澹臺史說

    先說結論,二戰時期如果美國不參戰,那麼不論蘇聯還是德國獲勝,美國都將陷入被孤立的局面。美國參戰,才能攫取最大的利益,並順利主導戰後局勢走向。

    同時,啟蒙運動和民族解放思潮開始逐漸影響到亞非拉殖民地人民,一戰後期的威爾遜主義更在國際場合提出了民族獨立原則(十四點和平原則之一)。整個19世紀下半葉到一戰後期,英法兩國殖民地眾多的列強對殖民地的統治成本越來越大(鎮壓、兵力補給等),越發得不償失了。

    正因如此,自拿破崙戰爭後期開啟的百年“不列顛治世”步入到了尾聲,世界霸主大英帝國和Continental大國法蘭西持續衰落,德國、沙俄和美國,再加上一個地理位置距離遙遠、且已經通過攫取北韓半島完成海陸結合的日本。

    德國本就因普法戰爭與法國結怨,又在威廉二世手中斷了與俄國的關係,促使俄國感到遭受孤立,最終促成歐洲協約國形成。當時的歐洲是世界強國聚集地,這就緩解了英國的困局。一戰爆發,美國最終決定入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德國崛起並控制Continental(不含俄國),則美國在舊大陸必將遭到排擠,被孤立在美洲。

    一戰和二戰之間的國際地緣格局

    美國的地理優勢是南北無強國、東西無領國。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確是美國天然的屏障,但卻也是其對亞歐非大陸鞭長莫及的緣由。這樣的地理位置,導致美國很容易遭受孤立,最終真的變成門羅主義中闡述的美國不干涉美洲以外事務、專注於美洲的情形了。

    一戰結束之後,巴黎和會簽署《凡爾賽和約》,英法老牌殖民國家對德國等戰敗國和蘇俄毫不留情,極力確保自身的利益和殖民體系的穩固。然而美中國人卻丟擲了威爾遜主義,並得到了戰敗國、亞非拉國家和殖民地民眾的廣泛讚揚。英法順勢而為,披著“十四點原則”道德外衣,出爐的卻是對戰敗國苛責的懲罰。最終,美國國會並未批准條約,世界其他國家對巴黎和會也大失所望,即便是英法國內民眾也愧疚萬分。

    德國傳奇外長施特雷澤曼先是打破國家理念的壁壘,與蘇聯展開合作,蘇聯甚至利用本國疆域來訓練德軍。緊接著他又與美國合作,在美國的支援下獲得大量優越貸款,一戰賠款的限制也被逐漸放寬。美國、英國、蘇聯,爭相對德國獻媚,而德國卻正好左右逢源、借力打力。最終在蘇聯的幫助下,德國軍事規模再度搭建起來,兩國針對英法和波蘭(一戰後初期,波蘭頻繁挑撥蘇德)的共同利益頗多;在美國的幫助下,德國經濟重新崛起。

    一戰中,日本藉助亞太地緣空隙,在日俄戰爭勝利的基礎上瘋狂攫取大量利益,其海軍水準已經超過了英國。美國當時需要考慮的是,其工業生產總值雖然早已是世界第一,奈何距離亞歐大陸太遠(它是唯一一個不在亞歐大陸上的強國),始終面臨被孤立的風險。事實上,不論是英法、德國還是蘇聯成為霸主,美國都將毫無機會。問題是蘇德是興起國家,英法是衰落國家,戰爭尚未發生之時自然應當與德國合作,但戰爭一旦爆發卻需要依據戰場形勢來判定。

    此時的英國同樣陷入了一戰前的危機四伏之中,蘇聯與自己不對頭、日本在遠東蠶食自己的勢力範圍、德國復仇心切、美國伺機取代自己的霸主地位。環顧四周,似乎只有更加衰落的法國是自己的盟友。英國決定,無論如何也要避免率先被捲入衝突之中,綏靖政策和要塞政策開始。

    另一方向,英法共同出賣捷克斯諾伐克的利益,禍水東引、促成蘇德衝突的最後一步棋應當是砸碎波蘭這個蘇德之間的緩衝國,奈何希特勒肢解捷克斯諾伐克後,英法內部民意洶湧,張伯倫辭職、丘吉爾上臺,保證波蘭、羅馬尼亞和希臘的呼聲佔據上風。蘇聯和義大利徹底倒向德國一方,一個碩大的蘇德陸權同盟隱隱出現,美國只得對日妥協以謀求建立英法美日海權同盟。

    九一八事變後,蘇聯一方面與日本保持蒙滿談判,另一方面又大肆軍援中國以牽制日本,最終日本冒險北進,卻在諾門罕戰役後掐滅了北進念頭,這是日本拒絕加入美國海權同盟的因素之一。蘇德聯手夾擊波蘭對日本的震動讓它認為自己加入的是一個穩賺不賠的戰車,卻不知道新的變局正在醞釀之中。美國軍方以馬歇爾為首的人士認為大英帝國日薄西山,應當將有限資源放在構築大西洋堡壘上。但羅斯福力排眾議,執意援助英國,意圖以英國為抓手離間蘇德。

    德國認為,蘇聯與自己的漫長聯盟談判是英國不願妥協的重要原因,巴巴羅薩計劃開始。蘇德戰爭爆發之後,英國鬆了一口氣、美國也無需繼續推行美日和解了,對日本的經濟制裁一步步加大。由於誤判了蘇聯和日本的力量,美中國人大肆援助蘇聯牽制德國,卻忽略了日本的力量。此時的日本,決定先發制人,襲擊美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讓斯大林和丘吉爾都送了一口氣,最後一個在棋局外悠閒落子的棋手被捲了進來。美國加緊對中國抗日事業的援助,蘇聯卻將主要精力轉移到了歐洲。德國伐蘇之後發現,肅反運動雖然對蘇軍造成很大影響,但卻憑藉強大的動員能力和資源基數恢復了基本建制,抵禦強度越來越大,這意味著德國敗局已定。

    斯大林對日俄戰爭的失利耿耿於懷,卻在二戰前夕不動聲色的接待了日方外交人士。當時正處於蘇德蜜月期,拉攏日本牽制美國和援助中國抗衡日本並不矛盾。然而時過境遷,到了二戰後期情況大變。丘吉爾遲遲不願意協助中美在緬甸的抗日行動,也不願意過早開闢歐洲第二戰場,是想要進一步耗損蘇美德日的力量,為英國在戰後秩序中的領導作用鋪平道路,為此他還瘋狂扶持包括法國戴高樂、波蘭、希臘、挪威等流亡政權和抵抗力量。奈何,羅斯福和斯大林都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很清楚軸心國倒臺之後的下一個對手是誰。

    二戰結束前夕,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爆炸了。

    當戰爭結束之時,美軍佔據了西歐和日本,為了防止再度面臨陷入孤立的局面,改變此前的孤立主義政策,開始長期駐軍,以防止出現鞭長莫及的可能。

    蘇軍同樣佔據了東歐,意圖藉助地理位置的便利,在下一輪美蘇爭霸中佔得先機。可是問題是核彈的出現,導致大國核均勢下只能維持冷戰。冷戰比拼的是經濟底蘊,而這恰恰是美國的強項,這是主要依託於戰時軍工產業的蘇聯難以比擬的。為了防止老霸主的死灰復燃,即便丘吉爾轉換立場的站在美國一方鼓吹了鐵幕概念,美國依然選擇與蘇聯人聯手繼續遏制英法。蘇伊士運河戰爭,英國、法國和以色列被美蘇壓得喘不過氣來,英國從此依託於“特殊關係”跟隨美國身後。

  • 10 # 歷史風暴

    題主的問題是:如果美國不參戰,二戰的結果會如何?

    作為當時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重要的4個國家之一,如果美國在遭到日本的偷襲之後選擇忍耐不和日本爆發衝突,那麼,第2次世界大戰法西斯贏的概率是非常非常大的!

    美國加入第2次世界大戰,無論是從精神上還是從物質上,都給反法西斯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幫助。沒有這種幫助,很可能其他國家很快就會失去繼續和法西斯國家作戰的信心和能力!

    美國的加入,對世界反法西斯各國來講可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

    就在珍珠港事件爆發之前的兩天,德國軍隊已經攻擊到了距離莫斯科不到10公里的地方。而在此前將近半年的時間內,德軍已經消滅掉了蘇軍戰前總兵力的2/3。當然,在此期間雖然蘇軍前線的部隊被大量殲滅,但是蘇聯早已經開始進行了總動員,大批的青年應徵入伍補充了損失。即使如此,莫斯科仍然岌岌可危,並沒有信心在這場戰爭中擋住德軍的進攻。

    在西線,希特勒命令空軍繼續對英軍作戰,並且在海上對英國實施破交戰,試圖困死大英帝國。

    雖然這個時候美國已經派出了一定的武裝力量給英國提供協防,但面對德軍派出的成百上千艘潛艇,美國此時的支援力度是遠遠不夠的,長此以往,英國真的會被困死。

    就在這種非常艱難的時刻,珍珠港事件爆發了。

    以美國的性格,一定會全力介入到第2次世界大戰中,所以,當時丘吉爾得知美國在珍珠港遭到襲擊後,急忙撥打電話致電羅斯福,而羅斯福則對丘吉爾回答道:

    日本在珍珠港襲擊了我們,我們現在在同一條船上了!

    聽到這樣的話,丘吉爾欣喜若狂,他在他的回憶錄上是這麼說的:

    當我知道美國決心加入到這場戰爭後,我認為我們贏定了!

    除了信心之外,就是物質上的幫助。

    整個二戰期間,美國對盟友支援了超過2000萬噸的各種物資。

    同時,美軍動員了1600萬人。

    在太平洋戰場,美軍是殲滅日本聯合艦隊的絕對主力;在大西洋戰場,美軍不僅支援了英國大量的軍艦,商船和飛機,還和英中國人一道對德國海軍進行了絞殺。

    在最困難的時候,美國發揮了他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所生產的商船遠遠超過了德軍擊沉的數量,從而保持了大西洋航線的暢通!美軍在太平洋上的軍艦也越大越多,直到對日本擁有了絕對的海上優勢!

    二戰後期,美國一面在歐洲戰場對德軍實施百萬架次的戰略大轟炸,一面對日本進行了海上封鎖,大大加快了法西斯的滅亡!

    可見,美國的參戰確實非常關鍵,如果沒有美國參戰,很可能在1942年反法西斯國家就撐不下去了!

  • 11 # 世界史圖鑑

    如果美國不參戰,二戰的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成立,美國早就已經參戰了。我們所認為的美國參戰與否是美國直接出兵,進入東亞和歐洲兩大戰場,對德國和日本作戰。但實際上早在此之前美國就已經給各同盟國以幫助和援助。而且就整個戰場上的態勢,而言,我認為美國如果不參加這場直接的軍事作戰,同盟國想要戰勝法西斯很難。

    用於對抗法西斯國家,作為美國總統羅斯福自身而言,其實他很想參戰。並不是說美國十分好戰,而是在當時美國清晰地認識到了德國和日本所發起的這場戰爭究竟意味著什麼,但問題就在於美國國內民眾和平思想氾濫,堅決不允許美國主動加入戰場。所以國會投票一直存在阻力,美國一直無法動用國家資源直接進入戰場,而且在真正參戰之前美國對戰爭的把控其實十分謹慎,而且認知也十分清晰。在很大程度上比已經參戰的國家更瞭解這場戰爭的走勢。只是國內的阻力太大,很多時候只能在政治外交等層面,在非軍事的層面參與這場戰爭。

    在當時雖然美國在戰爭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間接的,但是絕大部分的受益國也必須要感謝美國的物資援助。即便雙方不是真正的朋友,或者說在這場戰爭結束之後又成為了假想敵,但是美國的物資援助是切切實實的,各個國家對美國物資援助的接受也是不可否認的。在美國加入戰場之前,日本和德國在軍力和財力上算得上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雖然法國和英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也擁有雄厚的實力,但是在當時他們都沒有走出世界經濟危機的陰影,尤其是法國。所以當戰爭陡然開始的時候戰爭初期的程序十分有利於德國和日本法西斯。各個國家都毫無還手之力,甚至包括之後作為世界一級的蘇聯。

    但是這種還手之力,我個人認為僅僅是對於戰爭的應變能力而非真的這些國家束手就擒。隨著戰爭的進行戰場上的焦灼態勢也逐漸凸顯。德國和日本兩者之間的優勢逐漸被損耗掉,而劣勢逐漸凸顯出來。最大的劣勢就是他們無法保證足夠的軍備資源去持續進行戰場上的百萬人以上的大戰。他們必須實施以戰養戰的策略。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德國和日本進一步發動戰爭的主動性。所以在戰爭開始一年以後兩者不約而同的較為急迫的尋求各方主力殲滅,而這也是戰場上最初的轉折點。

    只要各個國家能夠熬過戰場爆發的第一年,戰爭就會進入雙方焦灼的狀態。到時拼的就是各國的綜合實力,拼的就是時間與空間的轉換。而在這一層面顯然,即便沒有美國的加入同盟國也更有優勢。只不過這種優勢不足以在戰場當中使同盟國在短期內獲得勝利。也正是因為日本和德國認識到,這一戰場上的轉換不利於自己所以德國在蘇德戰場,日本在太平戰場才會十分急切的想要獲得戰場上的第二階段的主動權,最終導致美國介入。當然,這種戰場上的優勢並不代表德國和日本戰力軍力的下降。這完全是兩碼事,優勢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但是軍隊的戰鬥力則必須要在戰場上真槍實刀的消耗,才會出現戰場上的扭轉態勢。在這一方面能夠真正消耗德國戰力和軍力的除了蘇聯,只有美國。而在太平洋戰場上只有美國,所以美國對於這場戰爭的勝負至關重要。不論是在直接參與軍事作戰,還是在此之前僅僅提供物資上的援助。美國一個國家給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軍備武裝佔比高達60%,甚至是70%。

    如果沒有這些軍火的話。試想一下,同盟國又如何能夠通過長期的作戰戰勝德國和日本呢?不論美國是被迫參戰還是主動參戰,最終美國對於戰場上的走向以及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是至關重要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當時能夠離開美國獨立作戰,所以我認為如果美國不參加直接的軍事作戰的話,同盟國也很難戰勝法西斯。

  • 12 # 哪有什麼不行的

    美國不參戰,法西斯也是敗,法西斯主義在德國日本盛行的原因,就是當時他們國家經濟不行,為了轉移注意力搞的,但是美國因為有小羅斯福,把經濟矛盾化解之後,大部分百姓對法西斯沒有什麼興趣了,但是對法西斯的不人道行為十分反感,而且為了瓜分世界利益,美國必須在二戰摻上一腳,在其參戰前,美國已經開始運輸軍需物品,他不可能大力支援法西斯的,因為國內民意不允許,而且蘇聯這個戰爭機器也是十分恐怖。法西斯主義基礎就是經濟壓力巨大,巨集觀調控失敗,這個土壤可能一時有,但是很快就會消失,在希特勒統治後期,德國高層自己都動搖了,因為這個無法根本解決經濟問題,只能轉移,老百姓早晚也會反對的。

  • 13 # 西餐劉顯琨

    我們都知道,美國參戰,直接導火索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

    日本在中國戰場上,雖然節節勝利,但是龐大的戰爭開支已經遠遠高於日本國力,從1937年到1941年,日本軍費開支高達500億日元,這已經是明治維新到1936年,日本經濟七十年的總和了!國內經濟體系嚴重透支。

    在東條英機上臺的當天,日本參謀本部的《機密戰爭日記》中寫到,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新內閣必須成為戰爭內閣,開戰!開戰!除此以外,陸軍別無出路。

    這明顯是美中國人不想看到的。所以,美國開始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凍結日本在美資產,實行石油禁運。這也加速了日本開戰的決心。

    如果那樣,他們的石油儲備很快就會消耗殆盡。

    不僅手下的鉅艦大炮變成了廢鐵,機械化部隊寸步難行,更是讓日本賴以生存的軍工產業陷入癱瘓。

    這樣的經濟大災難,是日本無法承受的。

    窮兵黷武的軍國主義,必然是死路一條。一條害人害己的失敗路線。

  • 14 # 老威觀史

    如果美國不參加二戰,那麼二戰的結果也仍然是軸心國戰敗,只是這個過程會更為漫長,獲勝的代價也會更為慘重。

    眾所周知,二戰分為歐洲戰場、太平洋戰場、東亞戰場這三塊,當然,如果美國不參戰的話,那麼太平洋戰場就不存在了,我們分別從歐洲和東亞這兩大戰場的情況來分析如果美國沒有參戰的結果。

    歐洲戰場

    其實歐洲戰場決定勝負的關鍵在於蘇德戰爭,蘇德戰爭中,美國其實基本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只是在戰爭期間給過蘇聯一些援助,但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蘇德戰爭規模是空前的,德國動員了1420萬的兵力,蘇聯動員了3460萬

    的兵力,在經過了基輔會戰、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列寧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會戰等一系列戰役之後,到了1943年下半年,也就是庫爾斯克戰役結束的時候,蘇聯已經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了,這個時候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幫助,蘇聯也完全能夠憑藉自身的實力最終戰勝德國。

    東亞戰場

    東亞戰場主要是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戰爭。在戰爭初期,中國雖然節節敗退,但是在當時中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情況下,全中國人民奮起抵抗,用血肉之軀抗擊著日本侵略者。在1939年武漢會戰結束之後,日本實際上已無力繼續進攻,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

    日本的人口在當時來說大約是7600萬左右,中國有4.5億人口,戰爭在1939年之後,雙方基本都是在打消耗戰,我們中國只憑借自身的力量,最終也可以獲得戰爭的勝利,只是時間會拉長,代價會更大而已,美國是否參戰並不能改變這個結果。

    此外,東南亞戰場上,雖然日軍在戰爭初期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但是到後來日軍佔領的地區過多,戰線過長,而在前期戰爭中落敗的英國也吸取了教訓,在中國遠征軍的幫助下,到了戰爭後期逐步展開了反攻,與中國軍隊一起收復了緬甸等地區,而剩下的日軍其實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了。

    當然,如果沒有美國參戰,那麼日本海軍會一直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存在,但是在陸戰完全失敗之後,日本要麼宣佈戰敗投降,要麼就繼續頑抗。如果繼續頑抗的話,在戰爭中,會形成蘇、中、英三國的同盟(沒有美國),三國憑藉著強大的工業能力和人口資源能力,也能發展出強大的海軍,尤其是英國,是一個老牌海上強國。而日本在陸戰失敗之後,由於國內資源匱乏,實際上也造不出多少海軍艦艇,在長期消耗的情況下,日本海軍也只會越打越弱,最終被盟軍消滅。

  • 15 # 黎塞留的野望

    美國不參戰,也分兩種情況。第一種,表面中立,實際上仍暗中給反法西斯各國輸出物資,例如美國對日本的戰略物資禁運和1941年租借法案;第二種,完全保持中立,不幫助任何陣營,也不給軸心國下絆腳石。在這兩種不同的情況下,所得出的二戰結果至少軸心國仍將難以取得戰爭的勝利,這無關於所謂的“正義必勝論”。在這裡我們可以對這兩種情況一一進行簡單的推測。

    第一種:美國表面中立,也就是保持珍珠港事件以前的態度。

    根據現實情況而言,美國不參戰保持第一種表面中立的態度更大。如果保持表面中立,二戰結局沒有任何懸念。結合歷史來看,早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前,軸心國已經露出了失敗的端倪。但是在美國表面中立,暗中支援反法西斯各國的情況下,想要美國不參戰,只能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軸心國對於美國的各種沒有底線的妥協。特別是日本更要進行超越自身“底線”的忍耐,不去招惹美國。為什麼?因為在歷史上伴隨著二戰正式爆發,日本野心的擴大,開始有覬覦西南太平洋的野心。美國自然不會無動於衷,採取了戰略物資禁運,並對中國進行了物資援助,還支援民間志願人員到中國與日本作戰。而在全球方向,美國於1941年期開啟的租借法案,也有力的支援了反法西斯各國的抵抗。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讓美國不參加二戰並緩解美國對日本的戰略物資禁運,日本便不能對南洋地區用兵,刺激美中國人的神經。但是,有鑑於日本在1939年便已出現了資源枯竭的危機,在全國範圍內已經實行了配給制。如此,為了擺脫這一危機,尋求戰爭所需的資源,日本只能向北方的蘇聯開戰,以獲取西伯利亞的資源。屆時,蘇聯將會遭到兩面夾擊。但是,蘇聯為了防範日本,早就在遠東地區部署了重兵。特別是在1939年日本關東軍對蘇聯發起的諾門坎戰役和同期德國進攻波蘭後更是如此。截止到1941年底,在遠東地區的蘇軍兵力達到了134萬人、坦克數量超過2000輛、火炮接近9000門、飛機3000多架。在這樣的龐大資料面前,日本既沒有數量上的優勢,也沒有質量上的優勢。如果日本貿然對蘇開戰,即使日本聚集所有主力進行決戰,最終也無濟於事。日本非但獲取不了西伯利亞的資源,甚至連九一八事變以來佔據的中國東北地區也將易手於蘇軍。

    屆時,在亞洲地區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蘇軍對日本進行了防守反擊,並取代日本佔據中國東北地區。而中國的抗日戰爭則會因為日本陸軍的重心轉向,中國抗日戰場的形勢很快從深淵中爬出並提前進入反攻。

    而在歐洲方向,戰爭前期的程序與歷史上不會有太多差別,只是沒有了美中國人的出兵幫助,軸心國在Continental的優勢會延長一至兩年。而在海上,英國仍將掌握制海權。不過不需要糾結德國能否在歐洲取得勝利,雖然在假設中,美國是不參戰的,但是第一種假設中,美國的態度是偏向於反法西斯各國的。為了避免出現納粹掌握歐洲的可能,美國可能會加大對歐洲的援助。只是有一點,由於沒有了美國的出兵幫助,盟軍在西線的反攻將變得艱難無比。屆時,蘇軍可能會佔據廣大的歐洲地區。

    第二種:美國在戰爭中完全保持中立,不偏向任何一方。

    對於第二種假設情況,結合歷史來看是最不現實的,毫不誇張的可能性為零。畢竟這與19世紀以來美國的戰略完全不符。但是也可以做出這樣一個假設,美國完全把自己封閉起來,切斷與軸心國、反法西斯各國有關戰爭所需資源的貿易往來。無視外部世界的變化,不論誰輸誰贏,只要軸心國不直接入侵美國,美國就不會參戰。

    那麼,在這樣的假設中,軸心國也將不需要太在意美中國人的態度。如此,二戰的結果將有可能會是軸心國取得區域性勝利,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二戰以停戰作尾。所不同的是,軸心國即使取得二戰勝利也難以達成戰前的目的,即主導世界秩序。

    由於沒有了美中國人的幫助,反法西斯各國的處境將會變得十分困難。不過作為軸心國之一的日本處境也會很困難(當時日本四分之三的石油、70%的舊鋼鐵、90%的銅是從美國進口)。那麼在亞洲方向,日本在1939年諾門坎戰役失利後,為了解決資源問題,仍將採取南下戰略,只是日本將不會入侵美中國人的海外殖民地,屆時,日本在佔據了中南半島、馬來西亞、新加坡、荷屬東印度群島甚至澳洲後,日本將會把戰略方向轉向印度洋。由於印度洋沿岸和西南太平洋大部分為英中國人的勢力範圍,英國由於主要精力放在了對德國的戰爭中去,在遠東方向無力阻撓日本年的擴張。為了更好的打擊日本,英國將會大力援助在亞洲被日本入侵的國家(特別是中國,在抵抗日本的侵略中表現得很頑強)。而亞洲方向的勝負將取決於日本的人力、物力在印度洋能擴張多遠和中國能否維持住局面。而最終的結果也很有可能會出現,日本在印度洋沿岸停滯在印度洋東部。其陸軍主力將深陷中國戰場。

    在歐洲方向,1943年以前的歐洲形勢將不會與歷史上有多大差別,但是由於第二種假設裡,美國完全保持中立,作為歐洲方向抵抗德國的主要國家——英國與蘇聯將完全失去來自美國的援助。這將使兩國在對抗德國的戰爭中出現防守有餘而反攻不足的窘境。歐洲戰爭的結果將出現長期的僵持狀態。

    屆時,戰爭的結果會是兩種,第一種,在進行了若干年的戰爭後,反法西斯各國取得艱難的勝利;第二種,雙方筋疲力盡以停戰收尾,但日本(控制東亞半數地區和南洋大部地區)和德國(主導Continental大部地區)均達到區域性勝利。

    最後

    無論於那種假設,二戰的結果仍然是反法西斯各國的勝算更大。當然,這些假設都將和現實不符。因為自19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美國擠入列強,其戰略目光便從西半球擴大到左右世界秩序。只是在很長一段時間,礙於歐洲列強的勢力過大隻能收斂鋒芒。而在二戰之前的一戰,已經反映出,想要美國在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假設美國不參戰,還不如假設從來就沒存在過美國,二戰的結局會怎樣。

    並且也需要注意的是,二戰中,無論於德國還是日本他們都將美國作為了自己的主要剷除物件之一。歷史上,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後,德國在希特勒的主導下於當年12月11日對美國宣戰便是一個很好地佐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腰4-5節椎間突出,不治療,一直從事彎腰重工作可以嗎,會嚴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