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
回覆列表
  • 1 # fighting兜兜媽咪

    黃魚吃魚蝦。

    黃魚,有大小黃魚之分,又名黃花魚。屬魚綱、石首魚科。魚頭中有兩顆堅硬的石頭,叫魚腦石,故義名“石首魚”。魚腹中的白色魚鰾可作魚膠,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

    黃魚食性較雜,主要以魚蝦為食。以中國舟山漁場產大黃魚最出名。

    簡介

    黃花魚分為大黃魚(Pseudosciaena crocea)和小黃魚(Psendosciaena polyactis),分別為中國四大海洋業品種之一。大黃魚也叫大先、金龍、黃瓜魚、紅瓜、黃金龍、桂花黃魚、大王魚、大黃鯗;小黃魚也叫梅子、梅魚、小王魚、小先、小春魚、小黃瓜魚、厚鱗仔、花魚。都隸屬魚綱,石首魚科。

    黃魚形態相近,習性相似。這類魚,體側扁延長,呈金黃色。大黃魚尾柄細長,鱗片較小,體長40~50釐米,椎骨25~27枚;小黃魚尾柄較短,鱗片較大,體長20釐米左右,椎骨28~30枚。

    大小黃魚和帶魚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海產。夏季端陽節前後是大黃魚的主要汛期,清明至穀雨則是小黃魚的主要汛期,此時的黃魚身體肥美,鱗色金黃,發育達到頂點,最具食用價值。據《吳地記》記載:

    公元前505年,中國東海已經有捕撈活動。,“舟山大黃魚”是國內最有名的海水魚類。 體長,略側扁、一般體長20~30釐米,體重250~1000克左右、背鰭一個頗長,連續、鰭棘部與鰭條部之間有一深凹、鰭棘部後上方有一顯著黑棕色大斑。眼後緣有一羽狀(皮質)突起、體被小櫛鱗、易脫落。側線完全,每側各有5條、其中第4條側線始於胸鰭基下方附近,向後止於腹鰭後端的前上方、體黃褐色。通體有蟲紋狀白色斑點,背部黃色較深,腹部較淺、此外,自眼隔到尾柄背側有9個灰褐色大暗斑。臀鰭淺綠色,有多條黑色斜紋。尾鰭截形灰褐色。

    擴充套件資料

    分佈習性

    大黃魚分佈於黃海南部、東海和南海,小黃魚分佈於中國黃海、渤海、東海及北韓西海岸。大黃魚平時棲息較深海區,4~6月向近海洄游、產卵,產卵後分散在沿岸索餌,秋冬季節又向深海區遷移;小黃魚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間產卵後,分散在近海索餌,秋末返回深海,冬季於深海越冬。黃花魚一般食性較雜,主要以魚蝦為食。由於光學的原因,黃魚在白天打撈一般呈白色,在夜晚則呈黃色,尤其在沒有月光的時候。

    簡稱"黃魚",學名"石首魚",是海魚中較普通的魚種,渤海所產尤多。每年三四月未開雷前黃花魚大量上市,有時價值極賤,雖販夫走卒、貧困人家,也要稱二斤來嚐嚐,或燻或炸,到處可見。一聞雷聲,魚沉海底,撈網不易,魚價也隨之增高了。黃花魚有"大黃魚"和"小黃魚"兩種,大黃魚肉肥厚但略嫌粗老,小黃魚肉嫩味鮮但刺稍多。飯館所用的以大黃魚為多。海魚離水便死,不像江河湖塘的魚可以吃到活的,所以海魚務求新鮮。黃魚的做法很多,糖醋魚、尖鑽魚、幹炸魚、醋烹魚、松子魚(即松鼠黃魚)、燴魚羹、炒假螃蟹肉、抓炒魚、紅燒魚,都可算為美味。家庭所做黃魚,以"侉燉"為主,黃花魚肉如蒜瓣,脆嫩比淡水魚好,每值庭花綻蕊、柳眼舒青的明媚時節,大青蒜頭伴食家廚自做黃魚,也是人生的一種樂趣。

    辨別野生與養殖最簡單的一招就是看魚的尾巴,養殖黃魚尾巴圓,野生黃魚尾巴比較長;其次看眼睛,將魚蒸熟以後,養殖黃魚的眼睛會凹陷,而野生黃魚的眼睛則會凸出來;然後品嚐,野生黃魚的肉質細膩,口感要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意古詩拼音版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