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圈的下界通常是指地表,但在地面以下的土壤、鬆散堆積物及某些岩石中也含有少量空氣,它們是大氣圈的地下部分,其深度一般小於3 km;大氣圈上界無明確的界限,一般認為在2000~3000 km的高空向行星際塵埃的密度過渡。大氣圈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質有顯著的差異,根據溫度、成分、電荷等物理性質,以及大氣的運動特點,可將大氣圈自地面向上依次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及散逸層(圖2-1)。
(一)對流層(troposphere)
對流層是大氣圈最下面的一層,它的厚度隨緯度而異,赤道附近厚17~18 km,兩極僅8~9 km,平均厚度約11~13 km。而且厚度還隨季節變化,一般夏季較大,冬季較小。同大氣圈總厚度相比,對流層雖然很薄,但其質量卻佔大氣圈總質量的70%~75%,且集中了大氣圈的幾乎全部水汽和塵埃。對流層的主要特徵是:①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降低,一般平均每升高1 km溫度降低6 ℃,稱為大氣降溫率,這是由於對流層熱量主要依靠吸收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因此距地面越高,所獲得的熱量越少;②空氣具有強烈的對流運動,這是由於地面的不均勻加熱所導致的不同緯度、不同高度的大氣具有溫度差與密度差造成大氣相互流動,空氣對流使地面的熱量、水汽和雜質向高空輸送,從而發生一系列天氣現象,如風、雪、雨、雲等;③氣象要素水平分佈不均勻,由於對流層受地表的影響較大,其溫度、溼度、氣壓的水平分佈很不均勻,並由此而產生一系列物理過程,形成複雜的天氣現象;④對流層受人類活動影響最顯著,人類生產活動排放的大氣汙染物絕大部分都集中在對流層中。
圖2-1 大氣圈的垂直分層
(引自劉本培等,2000)
(二)平流層(stratosphere)
平流層是從對流層頂至35~55 km高空的大氣層,其質量約佔大氣圈總質量的20%。平流層的最顯著特點是氣流以水平方向運動為主,故而得名。平流層基本不含水汽和塵埃物質,不存在對流層中的各種天氣現象。在該層的上部(30~55 km)存在多層的含臭氧層,它能吸收來自太陽的99%以上對生命有害的紫外線,所以稱它是地球生物的保護傘。平流層的溫度,最初隨高度的增加保持不變或略有上升,但升至30 km以上時,由於臭氧吸收了大量紫外線,溫度升得很快,到平流層頂時的氣溫升至-3~17 ℃。
(三)中間層(mesosphere)
自平流層頂至85 km左右高空的大氣層。由於這裡沒有臭氧吸收太陽輻射的紫外線,氣溫隨高度增大而迅速下降,至中間層頂界氣溫降到-83~-113 ℃。由於下熱上冷,再次出現空氣的垂直運動。該層的頂部已出現弱的電離現象。
(四)暖層(thermosphere)
又稱電離層(ionosphere),為從中間層頂到800 km左右的高空。該層的空氣已很稀薄,質量只佔大氣總質量的0.5%。該層的空氣質點在太陽輻射和宇宙高能粒子作用下,溫度迅速增高,再次出現隨高度上升氣溫增高的現象。據人造衛星觀測,到500 km處溫度高達1201 ℃,500 km以上溫度變化不大。同時,因紫外線及宇宙射線的作用,氧、氦被分解為原子,並處於電離狀態,按電離程度可分為幾個電離層,各層能反射不同波長的無線電波,故在遠距離短波無線電通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五)散逸層(exosphere)
也稱外逸層,位於800 km以上至2000~3000 km的高空,空氣已極為稀薄。本層是大氣圈與星際空間的過渡地帶,其溫度也隨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因離地面太遠,地球引力作用弱,空氣粒子運動速度很快,所以氣體質點不斷向外擴散。
大氣圈的下界通常是指地表,但在地面以下的土壤、鬆散堆積物及某些岩石中也含有少量空氣,它們是大氣圈的地下部分,其深度一般小於3 km;大氣圈上界無明確的界限,一般認為在2000~3000 km的高空向行星際塵埃的密度過渡。大氣圈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質有顯著的差異,根據溫度、成分、電荷等物理性質,以及大氣的運動特點,可將大氣圈自地面向上依次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及散逸層(圖2-1)。
(一)對流層(troposphere)
對流層是大氣圈最下面的一層,它的厚度隨緯度而異,赤道附近厚17~18 km,兩極僅8~9 km,平均厚度約11~13 km。而且厚度還隨季節變化,一般夏季較大,冬季較小。同大氣圈總厚度相比,對流層雖然很薄,但其質量卻佔大氣圈總質量的70%~75%,且集中了大氣圈的幾乎全部水汽和塵埃。對流層的主要特徵是:①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降低,一般平均每升高1 km溫度降低6 ℃,稱為大氣降溫率,這是由於對流層熱量主要依靠吸收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因此距地面越高,所獲得的熱量越少;②空氣具有強烈的對流運動,這是由於地面的不均勻加熱所導致的不同緯度、不同高度的大氣具有溫度差與密度差造成大氣相互流動,空氣對流使地面的熱量、水汽和雜質向高空輸送,從而發生一系列天氣現象,如風、雪、雨、雲等;③氣象要素水平分佈不均勻,由於對流層受地表的影響較大,其溫度、溼度、氣壓的水平分佈很不均勻,並由此而產生一系列物理過程,形成複雜的天氣現象;④對流層受人類活動影響最顯著,人類生產活動排放的大氣汙染物絕大部分都集中在對流層中。
圖2-1 大氣圈的垂直分層
(引自劉本培等,2000)
(二)平流層(stratosphere)
平流層是從對流層頂至35~55 km高空的大氣層,其質量約佔大氣圈總質量的20%。平流層的最顯著特點是氣流以水平方向運動為主,故而得名。平流層基本不含水汽和塵埃物質,不存在對流層中的各種天氣現象。在該層的上部(30~55 km)存在多層的含臭氧層,它能吸收來自太陽的99%以上對生命有害的紫外線,所以稱它是地球生物的保護傘。平流層的溫度,最初隨高度的增加保持不變或略有上升,但升至30 km以上時,由於臭氧吸收了大量紫外線,溫度升得很快,到平流層頂時的氣溫升至-3~17 ℃。
(三)中間層(mesosphere)
自平流層頂至85 km左右高空的大氣層。由於這裡沒有臭氧吸收太陽輻射的紫外線,氣溫隨高度增大而迅速下降,至中間層頂界氣溫降到-83~-113 ℃。由於下熱上冷,再次出現空氣的垂直運動。該層的頂部已出現弱的電離現象。
(四)暖層(thermosphere)
又稱電離層(ionosphere),為從中間層頂到800 km左右的高空。該層的空氣已很稀薄,質量只佔大氣總質量的0.5%。該層的空氣質點在太陽輻射和宇宙高能粒子作用下,溫度迅速增高,再次出現隨高度上升氣溫增高的現象。據人造衛星觀測,到500 km處溫度高達1201 ℃,500 km以上溫度變化不大。同時,因紫外線及宇宙射線的作用,氧、氦被分解為原子,並處於電離狀態,按電離程度可分為幾個電離層,各層能反射不同波長的無線電波,故在遠距離短波無線電通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五)散逸層(exosphere)
也稱外逸層,位於800 km以上至2000~3000 km的高空,空氣已極為稀薄。本層是大氣圈與星際空間的過渡地帶,其溫度也隨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因離地面太遠,地球引力作用弱,空氣粒子運動速度很快,所以氣體質點不斷向外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