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皇城一兵
-
2 # 蘭瑾軒學藝
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我想來聊一聊宋徽宗。在我看來趙佶是藝術史上獨特的存在。為什麼這麼說呢?
宋徽宗宋徽宗首先是一個帝王,然後才是一個藝術家。雖然喜愛藝術的帝王並不在少數,但是宋徽宗卻是其中比較全面的高手。
很多人肯定有疑問了,因為之於帝王,宋徽宗原來也是沒想過皇位會給他來繼承,他本來只想當一個縱情於藝術的閒散王爺的。那為何要說他先是一個帝王,然後才是一個藝術家呢?”
你想想,如果不是出身於帝王之家,宋徽宗怎可閱遍天下好書法、又怎麼識得當時最善書之人?歷代書法精品多藏於內府,所以宋徽宗在這個方面可以說贏在了起跑線上。而且從小宋徽宗用的都是最好的寫字工具,寫瘦金體沒有好毛筆寫起來可是事倍功半。
除此之外,宋徽宗也是極其有天賦的。雖然說他的瘦金體不是憑空創造的,而是他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自己琢磨、提煉出來的。
宋徽宗初學唐代薛稷、薛曜,再學他們的老師褚遂良,後來宋徽宗又轉學當朝書法家黃庭堅。宋徽宗將褚遂良的寬薄、“二薛”的瘦硬提煉出來,薛稷的字就是太一板一眼,這一點宋徽宗也看見了。但是他天賦很高、善於思考,將薛稷的缺點變成自己的長處,用強化頓挫,弱化線條的粗細造就了靈動而有特色的瘦金體。即使一般來說,寫出竹節、鶴膝這種用筆並不可取,甚至可以稱之為病筆,但是在此處確是特色。
在我看來,宋徽宗能找出古人的優點、也能看出他們的弊端並改良,必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瘦金體其實又稱之為“瘦筋體” ,別看筆畫雖細,但是能把字的筋骨寫出來,感覺線條十分有韌性,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寫就的。
所以這麼看來,宋徽宗其實是自己喜愛書法、捨得研究、然後比較有悟性,才形成了獨一份的書法風格。
這麼說來,天賦挺重要,但是普通人如果沒有宋徽宗這種天賦怎麼辦?還能練書法嗎?我覺得也是可以的。除了勤能補拙之外,其實我們要善於學習,我為何要點出宋徽宗習古人的經歷也是要說,宋徽宗肯定不是一開始就能把字寫好,一開始就能自創瘦金體,他還是需要一定的根基。
至於題主所說宋徽宗23歲就創立了瘦金體,與我上述的一些先決條件有關,他的出身註定了從小擁有更多的資源。
文徵明其實在此我想舉出另一個例子,證明即使沒有天賦也無妨。這就要說到大家熟悉的明代書畫家文徵明,他是吳門四才子之一。和唐寅、祝枝山比起來也不算天資聰穎,不僅如此,早年書法也不好,考科舉多年屢次不中,所以他拼命苦練書法,一遍寫不好、學不會他就十遍、百遍的學與練,雖然大器晚成,在書壇的地位遠在唐寅、祝枝山之上。所以才情不夠,刻苦來湊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我看來,不一定要有天賦才能學書法,沒有天賦一樣也可以學書法,因為學習沒有捷徑,有些人快一點、有些人慢一點,有些人付出多一點,有些人付出少一點,但是如果下定決心要做好,不能做到最好也不會太差。
回覆列表
書法除了苦練以外,還得有天賦,有靈感,有靈氣。有的人練了一輩子字,只練成了字匠而非書法家,有人稍加正規練習,細心揣摩,字就寫的鐘靈神秀,有望為書法家。當然了,古代文武官員,毛筆字多堪稱書法,主要是一學寫字就用毛筆,毛筆在他們手裡揮灑自如,楷行草書皆爐火純青,不像現代人,連鋼筆都不會用了,書寫筆不用了,哪來一手好字,再有靈性靈氣靈感,不會用筆特別不會用毛筆寫字,而只用電腦敲字或用手指寫字,怎麼會成書法家。我可斷言,在現代,古代書法不會得到發揚光大,且還會沒落下去!謂予不信,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