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奔跑的杏仁桉

    我的寶寶快七個月了,習慣把東西故意丟在地上,反反覆覆,他是對東西掉地上有聲音好奇吧,畢竟還在探索階段,什麼都是新鮮的。是不是可以把愛生氣,摔東西,打人分開來看。

    愛生氣,說明他有了一點點自己的自主意識了,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但是又支配不了自己的行動,達不到小目的就會有情緒呢,可以看看寶寶是想做什麼,瞭解下他的需求,或許寶寶就會開心起來。我家寶寶想去哪裡就會扯著胳膊探著身子讓你抱他過去,目的性挺明顯的。不去就會哭鬧。

    打人,寶寶的大腦一直在發育階段,對自己的行動支配能力不足,力量上控制不好輕重,他只是想表達自己的情感,轉移下他的注意力,適當控制下他的小手,或者幫助他輕輕的觸控。

  • 2 # 家有雙胎萌崽崽

    咱們當父母的,別動不動就覺得孩子有問題,別總是站在各種高度去俯視孩子,別總用自己的邏輯去給孩子貼各種標籤,這些習慣本身就是孩子各種問題生產的根本原因。

    愛生氣?

    生氣只是成人的概念,一歲八個月的孩子會生什麼氣啊!他們只會在需求得不到滿時還表達不出來著急,只會在成人不理解他們時因為無助而情緒激動。

    摔東西?

    摔東西也只是成人的概念,一歲八個月的寶寶,都還沒有價值概念,他們喜歡丟東西無非是兩種原因,一是好玩,特別是看到大人反對的反應,那更好玩了;二是有情緒時的表達方式。

    打人?

    就是成人都還動不動就喜歡去捏下孩子胖嘟嘟的臉,還覺得很有趣。

    真有趣嗎?把孩子當寵物呢還是當獨立的人呢?

    孩子可不只是喜歡“打”人,他們是什麼都“打”,電視機、牆、桌子、地板.......有他們不喜歡“打”的嗎?

    見過孩子還喜歡把小手伸到父母口裡讓父母咬沒?用成人的邏輯,那不就是“愛自殘”?

    “愛生氣”、“摔東西”、“打人”三個成人標籤貼上的同時,就背離了問題的本質,談何引導?這類問題上,要引導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放低身段去平視孩子!

    我們家兩個雙胎男寶,馬上就兩歲了,我跟他們說話時,只要能蹲下,我一定蹲下,讓我的眼睛跟他們的眼睛儘量在一條水平線上。

    我經常扒在地上、床上,從孩子的視角去看世界,真的完全不一樣。我會發現一個幾十釐米的玩具球可以用來捉迷藏、會發現他們扒在窗邊看到的東西跟我們看以的完全不一樣、會發現仰著頭跟一個比自己高一米多的人交流真的是一條件非常不愉快的事!

    放低心態去平視孩子!

    我從來都覺得我帶寶寶並不是什麼“恩賜”,而是跟寶寶一起成長,帶寶寶就是一場自我修行。

    在這樣的心態下,孩子有任何問題,我都從自己先審視起。

    我會經常去嘗試從他們的角度理解問題,而不是把我的判斷直接強加到他們身上。

    於是我能逐步去感覺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於是我開始能理解一些帶寶寶前無法理解的問題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回到問題本身, 當父母覺得孩子“愛生氣”、“摔東西”、“打人”的時候,第一時間應該想的不是怎麼引導,而是為什麼會這樣。

    有的問題是孩子成長必經的階段。

    有的問題是父母沒能真正理解孩子。

    有的問題是孩子的個性造成。

    有的問題是之前的養育方式造成的後果。

    總之,先放低自己的身段和心態,再去看待這些問題,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辭職不滿30天可以直接走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