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在CPU的發展史上能稱得上“大力出悲劇”的絕對要當屬英特爾的奔騰4以及其背後的NetBurst架構。這也是英特爾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失敗,當年他們的CEO還因此向公眾下跪道歉,可想而知當時的影響是有多麼巨大。
這個故事得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說起。當時的CPU市場還不是現在被英特爾和AMD所壟斷,市面上其實同時有七八家的晶片公司在製造CPU。
然而隨著技術壁壘逐漸高漲,越來越多的晶片公司開始退出CPU製造的市場,最終只剩下英特爾和AMD兩家公司在相互競爭。
不過,雖說只剩兩家,英特爾和AMD卻完全已經不再一個量級的水平上競爭。當時AMD最頂級的產品K6-2只能勉強和英特爾的低端產品賽揚持平,而奔騰2和奔騰3更是把AMD虐的找不著北。
在這樣的局勢下,AMD最終退出市場也只是遲早的事。當時AMD似乎並不甘心就此繳械投降,AMD推出了給予K7架構的速龍其效能和奔騰3持平但價格卻只有奔騰3的一半左右,而且速龍的發售時間要比奔騰3早了兩天。
可別小看這短短的兩天時間,因為一直以來英特爾都是把AMD摁在地上摩擦的,這次竟然被他反咬了一口,對於英特爾來說絕對是恥辱的。雪上加霜的是英特爾為了對抗K7架構的速龍找了一個覺得強力的隊友,然而事實上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豬隊友,這個隊友的名字叫Rambus。
當時Rambus研製了更為先進的記憶體技術,雖然售價高,但是速度要更快。英特爾為了追趕潮流,放棄了當時穩定且便宜的DDR記憶體。結果強推的1.13Ghz的奔騰3用了Rambus的高頻記憶體以後出現CPU錯誤被迫召回。另一方面由於Rambus昂貴的價格,被AMD使用的DDR記憶體給打成了瓜皮。
英特爾在接二連三的吃癟以後終於他想要放出終極大招奔騰4。
當時的奔騰4一出現就標榜1.4-1.5Ghz的核心頻率,要足足比1Ghz的速龍效能提高50%。然而使用者在真正使用之後卻發現奔騰4的效能並沒有想象中的提高那麼多。後來才發現由於奔騰4使用的最新架構NetBurst,導致了整個CPU高頻低效。
然而英特爾卻特別看好NetBurst架構,雖然說他的效率不高,但英特爾認為在未來NetBurst架構透過其高流水線技術,能夠將CPU的頻率做到10Ghz以上。
一段時間以後AMD也推出了用以抗衡奔騰4的速龍XP,後者的價格會更加便宜一些。
目前AMD和英特爾還是打的難捨難分,接下來就是英特爾開始他“大力出悲劇”的表演。
由於AMD推出了一個支援64位的K8核心,眼看AMD率先進入了64位PC時代,英特爾決定來一把大力出奇跡,直接將新款奔騰4的主頻衝到3.8Ghz。
然而問題來了,雖然奔騰4的主頻極高,但是效率卻低的可怕。而高主頻同時帶來的還有可怕的功耗。在奔騰3時代,CPU的功率也就30瓦左右,而新一代的奔騰4滿載功率已經達到了130瓦,即使在現在也極少有CPU能達到如此可怕的功率。
終於英特爾意識到自己似乎走進了一條錯誤的道路,於是放棄了NetBurst架構解散了NetBurst小組,重新撿起了當年邊緣化的圖拉丁。
另一方面AMD的K8核心由於價效比高出奔騰4太多,那幾年將AMD是掙的盆滿缽滿,以此為契機他們還收購了ATI,為未來進軍顯示卡行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果當時英特爾沒有犯二,不僅限制的CPU市場格局大不一樣,顯示卡市場的格局也是完全截然不同的狀況!
所以總的來說,英特爾的奔騰4CPU絕對是硬體史上“大力出悲劇”的典範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在CPU的發展史上能稱得上“大力出悲劇”的絕對要當屬英特爾的奔騰4以及其背後的NetBurst架構。這也是英特爾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失敗,當年他們的CEO還因此向公眾下跪道歉,可想而知當時的影響是有多麼巨大。
這個故事得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說起。當時的CPU市場還不是現在被英特爾和AMD所壟斷,市面上其實同時有七八家的晶片公司在製造CPU。
然而隨著技術壁壘逐漸高漲,越來越多的晶片公司開始退出CPU製造的市場,最終只剩下英特爾和AMD兩家公司在相互競爭。
不過,雖說只剩兩家,英特爾和AMD卻完全已經不再一個量級的水平上競爭。當時AMD最頂級的產品K6-2只能勉強和英特爾的低端產品賽揚持平,而奔騰2和奔騰3更是把AMD虐的找不著北。
在這樣的局勢下,AMD最終退出市場也只是遲早的事。當時AMD似乎並不甘心就此繳械投降,AMD推出了給予K7架構的速龍其效能和奔騰3持平但價格卻只有奔騰3的一半左右,而且速龍的發售時間要比奔騰3早了兩天。
可別小看這短短的兩天時間,因為一直以來英特爾都是把AMD摁在地上摩擦的,這次竟然被他反咬了一口,對於英特爾來說絕對是恥辱的。雪上加霜的是英特爾為了對抗K7架構的速龍找了一個覺得強力的隊友,然而事實上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豬隊友,這個隊友的名字叫Rambus。
當時Rambus研製了更為先進的記憶體技術,雖然售價高,但是速度要更快。英特爾為了追趕潮流,放棄了當時穩定且便宜的DDR記憶體。結果強推的1.13Ghz的奔騰3用了Rambus的高頻記憶體以後出現CPU錯誤被迫召回。另一方面由於Rambus昂貴的價格,被AMD使用的DDR記憶體給打成了瓜皮。
英特爾在接二連三的吃癟以後終於他想要放出終極大招奔騰4。
當時的奔騰4一出現就標榜1.4-1.5Ghz的核心頻率,要足足比1Ghz的速龍效能提高50%。然而使用者在真正使用之後卻發現奔騰4的效能並沒有想象中的提高那麼多。後來才發現由於奔騰4使用的最新架構NetBurst,導致了整個CPU高頻低效。
然而英特爾卻特別看好NetBurst架構,雖然說他的效率不高,但英特爾認為在未來NetBurst架構透過其高流水線技術,能夠將CPU的頻率做到10Ghz以上。
一段時間以後AMD也推出了用以抗衡奔騰4的速龍XP,後者的價格會更加便宜一些。
目前AMD和英特爾還是打的難捨難分,接下來就是英特爾開始他“大力出悲劇”的表演。
由於AMD推出了一個支援64位的K8核心,眼看AMD率先進入了64位PC時代,英特爾決定來一把大力出奇跡,直接將新款奔騰4的主頻衝到3.8Ghz。
然而問題來了,雖然奔騰4的主頻極高,但是效率卻低的可怕。而高主頻同時帶來的還有可怕的功耗。在奔騰3時代,CPU的功率也就30瓦左右,而新一代的奔騰4滿載功率已經達到了130瓦,即使在現在也極少有CPU能達到如此可怕的功率。
終於英特爾意識到自己似乎走進了一條錯誤的道路,於是放棄了NetBurst架構解散了NetBurst小組,重新撿起了當年邊緣化的圖拉丁。
另一方面AMD的K8核心由於價效比高出奔騰4太多,那幾年將AMD是掙的盆滿缽滿,以此為契機他們還收購了ATI,為未來進軍顯示卡行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果當時英特爾沒有犯二,不僅限制的CPU市場格局大不一樣,顯示卡市場的格局也是完全截然不同的狀況!
所以總的來說,英特爾的奔騰4CPU絕對是硬體史上“大力出悲劇”的典範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