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芳說芳語
-
2 # 生活有趣發現
養蝗蟲要建養殖棚。地點選擇通風向陽的地方為宜,房前屋後,閒置的院落、地塊等都可以。養殖棚的地面要高出周圍地面10釐米~15釐米,以便雨季排水。棚的建造可用竹片、竹竿、木棍等做支架,再用紗布做一個如溫室大棚一樣的棚罩,底邊埋於地下,留下一個門口,門口安上拉鎖或者用粘連布條對粘。棚的高度為1.5米~2米,4月底必須建好。
棚的面積根據蝗蟲的數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養600只~800只成蟲,起初養1萬隻蝗蟲有15平方米即可。每隻雌蝗可產卵50粒~80粒,隨著蝗蟲量的加大,再繼續擴建大棚。
建好養殖大棚後,在棚內地面上種上密密麻麻的小麥,準備讓幼蝗食用。 蝗蟲的管理:先準備無毒土壤,新鋸末和土按2:1拌勻,含水量為20%~30%,在器具或木板上鋪3釐米~5釐米厚,卵上再蓋約1釐米厚的土。經過10天~15天孵化,到“五一”前後,蝗蟲就可以全部孵出。
幼蝗孵出後,7天脫一次皮,脫一次皮為一齡,共脫5次皮後變為成蟲,再過50天,成蟲就可以銷售(每公斤蝗蟲在500個~700個)或留種產卵了。在1齡~3齡期間,幼蟲的採食量很小,經過35天變為成蟲後,採食量倍增,除了採集部分野雜草餵養外,還可以採割人工種植的墨西哥玉米草飼餵。
1、選址
選擇通風、Sunny充足的地方為宜。
2、消滅天敵
在建棚前先用捕捉、誘殺、開水燙等方法將地面上的螞蟻、螻蛄等消滅乾淨,因為以上幾種動物是蝗蟲的天敵,能捕食蝗蟲和破壞蝗卵,所以在棚內絕不能讓這些動物存在。
3、地面
棚的地面要高於周圍地面10-15釐米,為了便於雨季排水。土質最好採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結塊,便於產卵和取卵,擔不能太軟,蝗蟲產卵的要求很高。
4、密度
棚的面積視蝗蟲的數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養600-800只成蟲。
5、建棚
根據自己的條件可用木棍、竹片建造一個棚的支架。再按這個棚架的大小,用紗布做一個象蚊帳一樣的棚罩,掛於棚架上,底邊埋於地下,留下門口,門口上按上拉鎖,這個裝制就是為了不讓蝗蟲跑出和便於進棚餵養、管理。
棚的高度1.5-2米即可,為了保溫或防雨,棚外可罩塑膠布。在溫度高的時候和蝗蟲較大(三齡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膠布。如利用自然條件養殖飛蝗,棚的建造必須在四月底前完工。
擴充套件資料:
飛蝗的習性:
1、孵化
種卵孵化最低溫度為17攝氏度,發育適宜溫度介於26-32攝氏度之間,土壤含水量以 18-22%, 孵化率最高,整個卵塊自開始孵化至孵化完成一般經過 50-60分鐘,上午八時到下午一時孵化最多。在孵化過程中出土也有先後之分。
2、蛻皮
飛蝗成長靠蛻皮來完成,當生長到一定長度需要蛻皮時,則停止進食。頭朝下倒懸其體,進行脫皮。(要有附著物)一小時後即可取食。蝗蝻自出卵後5-7天蛻一次皮,壯的蛻皮塊,弱的蛻皮慢,蛻一次皮即為一齡。從孵化到成蟲需蛻五次皮,方能變為成蟲。
3、群居性
一齡蝗蝻常聚集在植株上,二齡蝗蝻喜歡在光裸地上,齡期越大,聚集性越顯著,起初小片,後來一大片,互相擁擠重疊,甚至堆積成幾寸高
4、遷飛
蝗蟲的遷飛不只是為了取食,另一主要原因是生殖生理發育的需要,遷飛可以增進食慾,特別是在羽化至產卵前遷飛,能提高產卵數量和質量。所以,蝗蟲產卵後至產卵前應給予適當的人工干擾,令其在棚內飛翔,以便提高產卵的數量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