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13589007217

    由於各地自然特點不同,乾熱風成因也不同。每年初夏,中國內陸地區氣候炎熱,雨水稀少,增溫強烈,氣壓迅速降低,形成一個勢力很強的大陸熱低壓。在這個熱低壓周圍,氣壓梯度隨著氣團溫度的增加而加大,於是乾熱的氣流就圍著熱低壓旋轉起來,形成一股又幹又熱的風,這就是乾熱風。強烈的乾熱風,對當地小麥、棉花、瓜果可造成危害。氣候乾燥的蒙古和中國河套以西與新疆、甘肅一帶,是經常產生大陸熱低壓的地區。熱低壓離開源地後,沿途經過乾熱的戈壁沙漠,會變得更加乾熱,乾熱風也變得更強盛。位於歐亞大陸中心的塔里木盆地,氣候極端乾旱,強烈冷鋒越過天山,帕米爾高原後產生的“焚風”,往往引起本地區大範圍的乾熱風發生。黃淮平原乾熱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以該區域的大氣乾旱為基礎。春末夏初,正是北半球太陽直射角最大的季節,同時又是中國北方雨季來臨前天氣晴朗、少雨的時期。在乾燥氣團控制下,這裡天晴、乾燥、風多,地面增溫快(平均最高氣溫可達25-30°C),凝雲致雨的機會少,容易形成乾熱風。這種乾熱風,對這一帶小麥後期的生長髮育不利。在膠東半島北部,由於受中部山地的影響,再加上夏季刮東南風,那裡便成為了背風坡,夏季同樣有乾熱風出現。雖然沿海,但是夏季氣溫比同緯度的其他沿海地區高很多,降水也較少。江淮流域乾熱風是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部的西南氣流影響下產生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一個深厚的暖性高壓系統,自地面到高空都是由暖空氣組成的。春夏之際,這個高氣壓停留在江淮流域上空,以後逐漸向北移動。由於在高壓區內,風向是順時針方向吹的,所以在副熱帶高壓的西部,就吹西南風。位於副熱帶高壓偏北部和西部地區,受這股西南風的影響,產生乾熱風天氣。初夏時,北方仍有冷高壓不斷南下,勢力減弱,發生變性;當它與副熱帶高壓合併時,勢力又得到加強,使晴好天氣繼續維持,乾熱風就更加明顯。長江中下游平原梅雨結束後天氣晴朗乾燥,偏南乾熱風往往伴隨“伏旱”同時出現,對雙季早稻(或中稻)抽穗揚花不利。每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東亞大槽強度已明顯減弱,主體東移。但在120°E附近尚有小槽,中亞的高脊繼續維持。同時,由於青藏高原的存在,地形對西風氣流的摩擦作用,在其東部的陝、晉、豫交界一帶的低空,形成一個反氣旋環流。在這個反氣旋環流南、北兩側各有一個鋒區,對應於地面常有兩條鋒帶,一條在40°N以北的中國內蒙古東北,另一條在華南。黃淮海地區處在高空槽後脊前的西北氣流控制中,低空和地面處在兩條鋒帶之間的反氣旋區內,天氣晴朗,氣溫高,空氣乾燥,有利於乾熱風天氣的形成和加劇,系統分為三種類型。乾熱風對作物的危害,主要由於高溫、乾旱、強風迫使空氣和土壤的蒸發量增大,作物體內的水份消耗很快,從而破壞了葉綠素等色素,阻礙了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合成過程,使植株很快地由下往上青幹。尤其是乾熱風,常常和乾旱一起危害作物。作物根部本來就吸不到應有的水分,而乾熱風卻又從莖葉中把大量的水分攫取走了,因而使作物更快地萎黃枯死。  乾熱風常發生的初夏時節,正是中國北方小麥灌漿時期,碰上乾熱風,麥穗會被烤得不能灌漿,提前“枯熟”、麥粒乾癟,粒重下降,導致嚴重減產。  乾熱風的危害程度,還與乾熱風出現前幾天的天氣狀況有關。如雨後驟晴,緊接著出現高溫低溼的燥熱天氣,危害較重。在乾熱風發生前如稍有降水,對於減輕乾熱風危害是有利的。從播種時間的早晚來看,晚麥容易受害。所以,農諺說:“早谷晚麥,十年九壞”。從農時來看,小滿、芒種是一關,農諺有“小滿不滿,麥有一險”的說法。就是說,小麥在小滿時還沒有灌漿乳熟,是容易受到乾熱風危害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賜的聲音第二季金曲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