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道德經》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和無,利與用。最難理解的還是這個用字吧。有之,既存的,使之有,創造(條件),是為了便利,是創造了一條路徑;無之,創造空間,留出餘地,是為了發揮作用,使之得以實現。
合起來說,既存的條件,或者先在的“有”(機會、優勢、基礎……),是為了得到便利,使得目標的實現有所依賴,獲得一定基礎(但卻未必是決定性的力量);真正使目標得以實現,效用得以發揮,能力得以展現的,是發揮作用和能力的環境,而這環境,往往是由於存在一定的不足,或者具備一定發展的餘地,或者是更為深廣的“無”。
多數情況下,我們都習慣於依賴既存的種種便利,以為這是通向成功的捷徑,卻忽略了這些便利不過是一系列可以利用的條件罷了;真正可以有所作為的,恰是一定程度上的不足、有待改進的地方、或者一個“一無所有”的環境。即是說,“有”讓事情變得便利、有利,視情況更利於自己,故可以藉助之,而“無”作為一種承載體,一種進深與空間,為自己的發揮和目標的實現創造出可“用”之境。
現實中的情況也是這樣。拿考研來說,有很多師兄,很多資料,很多便捷,確實是幫助取得勝利的要素,是比別人所具備的優勢;但這些優勢並不可視作可以依賴的全部。真正決定成功與否的是人的決心。對於外校的人,拋棄了安逸的生活環境和其他的機會,全力以赴的投入考研的大軍之中,將自己置於“無”的境地,凡而給自己提供了一個發揮和釋放的環境。決心越大,目標越堅定,行動越堅決,“無”得越徹底,效用得以發揮的天地其實越廣闊。有了資料,會不注重看基本的書目;有了認識的人,會忽視其他的資訊來源;有了自己的圈子,會失去交很多朋友的機會。所以必須把握“有”只是應該“因之”的“利”;而“無”,才是真正激發潛能的容器。
“有”和“無”,內容與容器,實與虛。想起一副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放棄了“有”,凡而激發了“無”的空間,使得效用得以加倍。
當然,有和無應該有明智的取捨。關鍵是把握“利”與“用”。需要“用”的時候則應注重“無”的創造,需要“利”的時候便注重“有”的藉助。畢竟能夠適時的創造條件也是實現目標的重要途徑。
再深一步思考,其實老子的理念裡面更多的還是在更寬廣的層次面對問題。“有”作為實體的固定的存在,在變化的環境和情況中往往是難以依賴始終的。“無”,既是放棄對“有”依賴的一種捨棄,更是面向環境的一種適應性態度。藉助環境,利用環境發揮自己,在犧牲固有優勢的同時,卻獲得更為寬廣的出路。甚至可以說,退一步,創造出“無”的狀態,以暫時的劣勢和失敗換來新的轉機。
“無”,是更為廣闊層面的藉助和發揮,以自由的力量超越了“有”。老子發現了具體的實在的“有”的不確定和虛無,發現了“有”的短暫與變化,於是也就發現了“無”的空間與力量,從而將對立二者間的轉化推向了極致。最為對立的“無”和“有”,也同樣是轉化和同一的,於是奠定了“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動”這一老子最終思想的基本理念。
藉助“有”而不迷信“有”,利用“有”的同時也能做到不為“有”所束縛,藉助環境,從更高的層面上把握大局,從而獲得“無”的力量,獲得自由的力量。
老子 《道德經》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和無,利與用。最難理解的還是這個用字吧。有之,既存的,使之有,創造(條件),是為了便利,是創造了一條路徑;無之,創造空間,留出餘地,是為了發揮作用,使之得以實現。
合起來說,既存的條件,或者先在的“有”(機會、優勢、基礎……),是為了得到便利,使得目標的實現有所依賴,獲得一定基礎(但卻未必是決定性的力量);真正使目標得以實現,效用得以發揮,能力得以展現的,是發揮作用和能力的環境,而這環境,往往是由於存在一定的不足,或者具備一定發展的餘地,或者是更為深廣的“無”。
多數情況下,我們都習慣於依賴既存的種種便利,以為這是通向成功的捷徑,卻忽略了這些便利不過是一系列可以利用的條件罷了;真正可以有所作為的,恰是一定程度上的不足、有待改進的地方、或者一個“一無所有”的環境。即是說,“有”讓事情變得便利、有利,視情況更利於自己,故可以藉助之,而“無”作為一種承載體,一種進深與空間,為自己的發揮和目標的實現創造出可“用”之境。
現實中的情況也是這樣。拿考研來說,有很多師兄,很多資料,很多便捷,確實是幫助取得勝利的要素,是比別人所具備的優勢;但這些優勢並不可視作可以依賴的全部。真正決定成功與否的是人的決心。對於外校的人,拋棄了安逸的生活環境和其他的機會,全力以赴的投入考研的大軍之中,將自己置於“無”的境地,凡而給自己提供了一個發揮和釋放的環境。決心越大,目標越堅定,行動越堅決,“無”得越徹底,效用得以發揮的天地其實越廣闊。有了資料,會不注重看基本的書目;有了認識的人,會忽視其他的資訊來源;有了自己的圈子,會失去交很多朋友的機會。所以必須把握“有”只是應該“因之”的“利”;而“無”,才是真正激發潛能的容器。
“有”和“無”,內容與容器,實與虛。想起一副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放棄了“有”,凡而激發了“無”的空間,使得效用得以加倍。
當然,有和無應該有明智的取捨。關鍵是把握“利”與“用”。需要“用”的時候則應注重“無”的創造,需要“利”的時候便注重“有”的藉助。畢竟能夠適時的創造條件也是實現目標的重要途徑。
再深一步思考,其實老子的理念裡面更多的還是在更寬廣的層次面對問題。“有”作為實體的固定的存在,在變化的環境和情況中往往是難以依賴始終的。“無”,既是放棄對“有”依賴的一種捨棄,更是面向環境的一種適應性態度。藉助環境,利用環境發揮自己,在犧牲固有優勢的同時,卻獲得更為寬廣的出路。甚至可以說,退一步,創造出“無”的狀態,以暫時的劣勢和失敗換來新的轉機。
“無”,是更為廣闊層面的藉助和發揮,以自由的力量超越了“有”。老子發現了具體的實在的“有”的不確定和虛無,發現了“有”的短暫與變化,於是也就發現了“無”的空間與力量,從而將對立二者間的轉化推向了極致。最為對立的“無”和“有”,也同樣是轉化和同一的,於是奠定了“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動”這一老子最終思想的基本理念。
藉助“有”而不迷信“有”,利用“有”的同時也能做到不為“有”所束縛,藉助環境,從更高的層面上把握大局,從而獲得“無”的力量,獲得自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