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峴山亭記》
峴山臨漢上,望之隱然,蓋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於荊州者,豈非以其人哉。其人謂誰? 羊祜叔子、杜預元凱是已。方晉與吳以兵爭,常倚荊州以為重,而二子相繼於此,遂以平吳而成晉業,其功烈已蓋於當世矣。至於風流餘韻,藹然被於江漢之間者,至今人猶思之,而於思叔子也尤深,蓋元凱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為雖不同,然皆足以垂於不朽。餘頗疑其反自汲汲於後世之名者,何哉?
傳言叔子嘗登茲山,慨然語其屬,以謂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滅於無聞,因自顧而悲傷。然獨不知茲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凱銘功於二石,一置茲山之上,一投漢水之淵。是知陵谷有變而不知石有時而磨滅也。豈皆自喜其名之甚而過為無窮之慮歟? 將自待者厚而所思者遠歟?
山故有亭,世傳以為叔子之所遊止也。故其屢廢而復興者,由後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熙寧元年,餘友人史君中輝以光祿卿來守襄陽。明年,因亭之舊,廣而新之,既周以迴廊之壯,又大其後軒,使與亭相稱。君知名當世,所至有聲,襄人安其政而樂從其遊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後軒為光祿堂; 又欲紀其事於石,以與叔子、元凱之名並傳於久遠。君皆不能止也,乃來以記屬於餘。
餘謂君知慕叔子之風,而襲其遺蹟,則其為人與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愛君而安樂之如此,則君之為政於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欲書也。若其左右山川之勝勢,與夫草木雲煙之杳靄,出沒於空曠有無之間,而可以備詩人之登高,寫《離騷》之極目者,宜其覽者自得之。至於亭屢廢興,或自有記,或不必究其詳者,皆不復道。
熙寧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士歐陽修記。
譯文:
峴山面臨漢水,看上去山勢突出高大,(實際上)它是周圍群山之中較小的一座山。然而它在荊州特別著名,難道不是因為那兩個人嗎?那兩個人是誰呢?是羊祜叔子、杜預元凱。當晉與吳用武力相爭時,常常要倚靠荊州,把它作為軍事重地,而羊祜社預二人相繼鎮守在這裡,最終削平東吳,完成了晉的統一大業。他們功勞業績已經超過了當時所有的人。至於他們遺留下來的功勞事蹟,廣泛傳揚於江漢之間,直到現在人們仍然思念他們,而對於羊叔子的思念尤為深摯。大概是元凱憑他的武功,叔子憑他的仁德,二人的所為雖然不同,然而卻都足以流傳不朽。我卻很懷疑他們是在急切追求自己後世的名聲,這是為什麼呢?
傳說羊叔子曾登上這座山,很有感慨地告訴他的部下,這山一直矗立在那裡,而前代計程車人都已湮沒無聞了,因此他聯想到自己而悲傷。然而(他)惟獨沒有料想到這座山是因為自己才出名的。元凱在兩塊石碑上刻了自己的功業,一塊安置在這座山上,一塊投到漢水深處。(他)知道山巒溝壑會有變化,但不知道石碑也有磨滅的時候。(這傳說)難道不說明他們都太重視自己的名聲,從而過分地無窮無盡地思想自己的功名了嗎?恐怕是(他們)太看重自己,想得太深遠長久了吧?
峴山上本來有亭,世人傳說是羊叔子當年遊歷休息的地方。亭子之所以屢興屢廢,就是因為後人敬慕他們的名聲而思念他們的人很多。熙寧元年,我的朋友史君中輝憑光祿卿的身份作襄陽知府。第二年,依據亭子舊有的規模,加以擴大、更新;既在環繞著亭子建造了壯觀的迴廊,又擴充套件了亭子後軒,使後軒與亭子的大小規模相稱。史君輝聞名於當今,在他從政過的地方都留下了很高的聲望。襄陽人滿意於他的行政措施,喜歡跟從著他遊覽,於是就根據史君的官銜名號,為後軒命名為光祿堂;又想在石碑上記錄史君的事蹟,來與羊叔子、杜元凱的名聲一起流傳久遠。史君不能阻止這種行為做法,於是他便囑咐我寫一篇亭記。
歐陽修《峴山亭記》
峴山臨漢上,望之隱然,蓋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於荊州者,豈非以其人哉。其人謂誰? 羊祜叔子、杜預元凱是已。方晉與吳以兵爭,常倚荊州以為重,而二子相繼於此,遂以平吳而成晉業,其功烈已蓋於當世矣。至於風流餘韻,藹然被於江漢之間者,至今人猶思之,而於思叔子也尤深,蓋元凱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為雖不同,然皆足以垂於不朽。餘頗疑其反自汲汲於後世之名者,何哉?
傳言叔子嘗登茲山,慨然語其屬,以謂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滅於無聞,因自顧而悲傷。然獨不知茲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凱銘功於二石,一置茲山之上,一投漢水之淵。是知陵谷有變而不知石有時而磨滅也。豈皆自喜其名之甚而過為無窮之慮歟? 將自待者厚而所思者遠歟?
山故有亭,世傳以為叔子之所遊止也。故其屢廢而復興者,由後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熙寧元年,餘友人史君中輝以光祿卿來守襄陽。明年,因亭之舊,廣而新之,既周以迴廊之壯,又大其後軒,使與亭相稱。君知名當世,所至有聲,襄人安其政而樂從其遊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後軒為光祿堂; 又欲紀其事於石,以與叔子、元凱之名並傳於久遠。君皆不能止也,乃來以記屬於餘。
餘謂君知慕叔子之風,而襲其遺蹟,則其為人與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愛君而安樂之如此,則君之為政於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欲書也。若其左右山川之勝勢,與夫草木雲煙之杳靄,出沒於空曠有無之間,而可以備詩人之登高,寫《離騷》之極目者,宜其覽者自得之。至於亭屢廢興,或自有記,或不必究其詳者,皆不復道。
熙寧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士歐陽修記。
譯文:
峴山面臨漢水,看上去山勢突出高大,(實際上)它是周圍群山之中較小的一座山。然而它在荊州特別著名,難道不是因為那兩個人嗎?那兩個人是誰呢?是羊祜叔子、杜預元凱。當晉與吳用武力相爭時,常常要倚靠荊州,把它作為軍事重地,而羊祜社預二人相繼鎮守在這裡,最終削平東吳,完成了晉的統一大業。他們功勞業績已經超過了當時所有的人。至於他們遺留下來的功勞事蹟,廣泛傳揚於江漢之間,直到現在人們仍然思念他們,而對於羊叔子的思念尤為深摯。大概是元凱憑他的武功,叔子憑他的仁德,二人的所為雖然不同,然而卻都足以流傳不朽。我卻很懷疑他們是在急切追求自己後世的名聲,這是為什麼呢?
傳說羊叔子曾登上這座山,很有感慨地告訴他的部下,這山一直矗立在那裡,而前代計程車人都已湮沒無聞了,因此他聯想到自己而悲傷。然而(他)惟獨沒有料想到這座山是因為自己才出名的。元凱在兩塊石碑上刻了自己的功業,一塊安置在這座山上,一塊投到漢水深處。(他)知道山巒溝壑會有變化,但不知道石碑也有磨滅的時候。(這傳說)難道不說明他們都太重視自己的名聲,從而過分地無窮無盡地思想自己的功名了嗎?恐怕是(他們)太看重自己,想得太深遠長久了吧?
峴山上本來有亭,世人傳說是羊叔子當年遊歷休息的地方。亭子之所以屢興屢廢,就是因為後人敬慕他們的名聲而思念他們的人很多。熙寧元年,我的朋友史君中輝憑光祿卿的身份作襄陽知府。第二年,依據亭子舊有的規模,加以擴大、更新;既在環繞著亭子建造了壯觀的迴廊,又擴充套件了亭子後軒,使後軒與亭子的大小規模相稱。史君輝聞名於當今,在他從政過的地方都留下了很高的聲望。襄陽人滿意於他的行政措施,喜歡跟從著他遊覽,於是就根據史君的官銜名號,為後軒命名為光祿堂;又想在石碑上記錄史君的事蹟,來與羊叔子、杜元凱的名聲一起流傳久遠。史君不能阻止這種行為做法,於是他便囑咐我寫一篇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