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為火的漢字(共401個漢字)
總筆畫數4:火
總筆畫數5:滅
總筆畫數6:燈 灰 灮 灳 灱 灲
總筆畫數7:燦 灸 靈 灺 煬 災 灶 灼 災 灻 灴 灹 灷
總筆畫數8:爐 熗 炆 炘 炎 炙 炬 煒 炕 炔 炅 燉 炊 炒 炞 炐 炂 烎 炈 炇 炋 炍 炄 炑 炗 炚 炛 炌 炏 炓
總筆畫數9:爍 炱 炭 烴 炫 炸 炻 煉 爛 炯 烀 炟 熾 炳 炮 炷 炧 炤 炢 炿 炡 炴 炨 炠 炵 炲 炶 炦 炪 炥 炾 炣 炩
總筆畫數10:燁 燭 烉 烖 烔 烠 烢 烥 烊 煙 烜 煩 烘 燴 燼 烤 烙 燒 燙 烡 烆 烚 烍 烌 烅 烕 烑 烐 烵 烓 烶 烒 烣 烄 烗 烮 焒 烞 烇 烻
總筆畫數11:焐 烯 烴 烱 焅 烲 烷 燜 烺 焌 焗 煥 焊 焓 烽 烾 焍 焋 焔 烼 焇 焈 焁 焂 焫 烿 烰 烸 焃 焀 焆 烳
總筆畫數12:焻 焧 焨 焤 焵 焿 焸 煱 焥 煑 焙 焯 焠 煚 焜 焮 焰 焱 焢 焝 焳 焽 焹 煀 焟 焬 焲 煐 焴 焺 焼 煡 焞 焛 焾 焷 焩 焪 焭
總筆畫數13:煜 熅 煒 煉 煙 煠 煩 煗 煬 煊 煖 煨 煲 煏 煸 煅 煳 煌 煤 煣 煺 煢 煇 煄 熍 煪 煰 煶 煫 煓 煟 煆 煋 煔 煵 煘 煁 煈 煂 煥 煍 煯 煃 煷 煝
一、詳細字義
◎ 火 huǒ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漢字部首之一。本義:物體燃燒所發的光、焰和熱)
(2) 同本義 [fire]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說文》
火之為言委隨也,故字人散二者為火也。——《春秋·元命苞》
離為火。——《易·說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陽之精也。——《左傳·昭公九年》
火,日氣也。——《論衡·詰術》
人火曰火,天火曰災。——《左傳·宣公十六年》
國曰災,邑曰火。——《穀梁傳·昭公九年》
大者曰災,小者曰火。——《公羊傳·襄公九年》
火燒令堅。——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火令藥熔。
(3) 又如:火鏈(舊時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煙筒);火火燭燭(火勢很大);火厄(火災);火備(防火設施)
(4) 火災;發生火災 [fire (as a disaster)]
凡四遭火。——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5) 又如:火兵(負責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時指預兆火災的天象);火所(發生火災的地方)
(6) 燈火,指燈燭或火把 [lights;torch]
江船火獨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擁火以入。——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火且盡。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戰鼓);漁火;火燎(竹燭;火炬)
(8) 光芒 [brilliant rays;radiance]。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熱;熱氣 [heat,steam]。如:火雜雜(形容非常熱);火流(形容酷熱);火風(炎熱的風)
(10) 五行 [fire]——中國古代哲學的五個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漢朝將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剋來講朝代興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部首為火的漢字(共401個漢字)
總筆畫數4:火
總筆畫數5:滅
總筆畫數6:燈 灰 灮 灳 灱 灲
總筆畫數7:燦 灸 靈 灺 煬 災 灶 灼 災 灻 灴 灹 灷
總筆畫數8:爐 熗 炆 炘 炎 炙 炬 煒 炕 炔 炅 燉 炊 炒 炞 炐 炂 烎 炈 炇 炋 炍 炄 炑 炗 炚 炛 炌 炏 炓
總筆畫數9:爍 炱 炭 烴 炫 炸 炻 煉 爛 炯 烀 炟 熾 炳 炮 炷 炧 炤 炢 炿 炡 炴 炨 炠 炵 炲 炶 炦 炪 炥 炾 炣 炩
總筆畫數10:燁 燭 烉 烖 烔 烠 烢 烥 烊 煙 烜 煩 烘 燴 燼 烤 烙 燒 燙 烡 烆 烚 烍 烌 烅 烕 烑 烐 烵 烓 烶 烒 烣 烄 烗 烮 焒 烞 烇 烻
總筆畫數11:焐 烯 烴 烱 焅 烲 烷 燜 烺 焌 焗 煥 焊 焓 烽 烾 焍 焋 焔 烼 焇 焈 焁 焂 焫 烿 烰 烸 焃 焀 焆 烳
總筆畫數12:焻 焧 焨 焤 焵 焿 焸 煱 焥 煑 焙 焯 焠 煚 焜 焮 焰 焱 焢 焝 焳 焽 焹 煀 焟 焬 焲 煐 焴 焺 焼 煡 焞 焛 焾 焷 焩 焪 焭
總筆畫數13:煜 熅 煒 煉 煙 煠 煩 煗 煬 煊 煖 煨 煲 煏 煸 煅 煳 煌 煤 煣 煺 煢 煇 煄 熍 煪 煰 煶 煫 煓 煟 煆 煋 煔 煵 煘 煁 煈 煂 煥 煍 煯 煃 煷 煝
一、詳細字義
◎ 火 huǒ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漢字部首之一。本義:物體燃燒所發的光、焰和熱)
(2) 同本義 [fire]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說文》
火之為言委隨也,故字人散二者為火也。——《春秋·元命苞》
離為火。——《易·說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陽之精也。——《左傳·昭公九年》
火,日氣也。——《論衡·詰術》
人火曰火,天火曰災。——《左傳·宣公十六年》
國曰災,邑曰火。——《穀梁傳·昭公九年》
大者曰災,小者曰火。——《公羊傳·襄公九年》
火燒令堅。——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火令藥熔。
(3) 又如:火鏈(舊時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煙筒);火火燭燭(火勢很大);火厄(火災);火備(防火設施)
(4) 火災;發生火災 [fire (as a disaster)]
凡四遭火。——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5) 又如:火兵(負責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時指預兆火災的天象);火所(發生火災的地方)
(6) 燈火,指燈燭或火把 [lights;torch]
江船火獨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擁火以入。——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火且盡。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戰鼓);漁火;火燎(竹燭;火炬)
(8) 光芒 [brilliant rays;radiance]。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熱;熱氣 [heat,steam]。如:火雜雜(形容非常熱);火流(形容酷熱);火風(炎熱的風)
(10) 五行 [fire]——中國古代哲學的五個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漢朝將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剋來講朝代興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