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56891893308

    心理暗示(Suggestion)是指人們普遍會接受外界或他人的願望,心理,情緒或觀點,使得自己被其影響的心理特點。

    電影原型“斯坦福監獄實驗”中誕生出的“路西法效應”固然是。幾個回答無論是聯絡電影還是結合生活都回答,對於具體的一些受心理暗示影響的行為的闡述也很全面了。我想從 @許樂涵 提到的關於心理暗示在臨床醫學上的應用來闡證明“心理暗示作用於人的意識,並在某些時刻驅使人做出反常規的行為和判斷”。

    心理暗示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有的只是“可樂喝百事還是可口”這等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也有的卻是決定人生走向,甚至生死存亡的。有時,它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可口可樂多年來營業額穩定超過百事。後來,神經科學家經過fMRI實驗發現是由於可口可樂包裝,標語吸引了年輕人對潮流的追求,造成他們在品嚐味道時只要受到framing就會被暗示認為可口可樂味道更好。事實上,有這25%的人,單嘗味道卻堅定地選擇百事。

    那是海馬體和前額葉的興奮。

    心理暗示能夠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行為。

    “安慰劑效應”和“反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由於“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使得病情症狀得到舒緩。出於主觀的期望,我們會傾向於去“感受”到理想的結果。即使告知病人“安慰劑”的真相,這樣的效應仍在被觀察到。

    更明顯的是,甚至醫生的語氣態度,診室的環境,藥劑的顏色都能影響效應的程度。

    心理因素導致人們近乎“迷信”這種治療,並不停地去依賴它,進行自我安慰。心靈得到滿足的同時,身體會開始自愈。

    激素和神經遞質是其生物基礎。

    更不用說本來就是由情緒因素引起或佔一定影響比例的疾病。

    根據調查,患有慢性疼痛,抑鬱,某些心臟疾病,胃潰瘍,或某些胃炎,以及很多功能性疾病的病人,高達50%-60%的可以僅僅因安慰劑得到症狀緩解。

    由於自我的心理暗示,人們去相信一種沒有任何作用的藥劑的神奇療效。

    可怕的是“反安慰劑效應“。

    從1981年開始,美國有許多來自寮國和越南的苗人死於睡夢中。117人中只有1位患有心臟病。

    醫學上講,他們患有遺傳性心律不齊。同時,東南亞的苗人們有深重的宗教信仰,認為若一天不拜,就會失去神的庇護,惡靈現身。

    作為移民,種種生存的挫折下,他們無法保持以往頻繁的祭拜習俗。於是,認為自己失去庇護的人們開始做噩夢,不良的心理狀況油然而生,思維混亂,情緒低落抑鬱,惶惶不可終日。

    在經歷“睡眠癱瘓”(混亂順序的快動眼睡眠,腦電波活躍,類似清醒狀態,但肌肉失活,並感到驚恐,常常意識甚至感受到惡鬼的降臨)時由於不良的心理狀態誘發了疾病,導致心臟衰竭而死。

    心理暗示加劇了 對於“鬼壓床”這個生理現象的體會 ,導致了潛在的疾病發作。

    值得注意的是,幾年後,當苗人生活穩定了,這種離奇的死亡便消失了。也就是說,沒有心理暗示,什麼都不會發生。

    這就是反安慰劑效應。

    其實回答中並沒有突出人的”行為“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的觀念,態度,想法被心理暗示改變了。畢竟行為也只是這些思想層面的主觀外在表現。或許依賴無效的藥物就是一種反常的行為,終日沉浸在沒有根源的恐懼之中也能算作行為吧。感覺題目的侷限性太大了。連不完全受意識掌控的身體都受到心理暗示發生奇妙的變化,比起單純的意識操控行為更能證明其力量強大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班級勵志標語適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