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69109692826

    那時的年輕人,如果誰能穿上一身軍裝,哪怕是一件,哪怕是褪了色的,哪怕大小不太合身,都透著一種巨大的自豪感、滿足感和幸福感。那種感覺是發自肺腑的,是從骨子裡流露出來的,是任何東西都代替不了的。身穿軍裝的人,他們顯得異常精神,他們的腰桿挺得筆直,他們的臉上總是盪漾著幸福的微笑,他們的內心深處充滿了自信,走起路來生風,講起話來傳神,做起事來果敢。那些渴望而不及的人,看著他人身上的軍裝,羨慕得五體投地。心想,我什麼時候也能穿上軍裝,也快讓我精神精神,威風威風,氣派氣派。於是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常常能聽到“我昨天晚上做夢,穿上軍裝了”的敘說。

      那時的年輕人,為什麼對軍裝如此痴迷?如此眷戀?究竟是一種什麼心境?那時候我也是位年輕人,依我當時的內心感受和理解是:“主要來自心靈深處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對解放軍的熱愛。這所有的愛,似乎都凝結在軍裝裡並透過這個特殊的載體表現出來,熱愛軍裝彷彿最能代表年輕人當時的心境,最能表達他們那份最樸實、最誠摯、最純真、最熱烈的情感。那時的年輕人對待軍裝,絕不僅僅是將它們看成是普普通通的衣裝,他們已賦予了它豐富的時代內涵,將它看成是有生命,有靈魂的一種意象。”我也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那時的我和千千萬萬的年輕人一樣,也在天天做著“軍裝夢”,多想穿上“綠軍裝”。記得我19歲那年,終於得到了一件渴望已久的舊軍裝上衣。那是解放軍某部在我們村搞拉練住在我家的一位班長送我的,當時那個高興勁就甭提了,儘管是一件舊軍裝。後來的日子裡,每天晚上睡覺時總將它放在枕頭邊,看著它入睡。那一年裡幾乎就沒穿過其他衣服,春秋單穿,冬天套在棉襖外面。髒了,就親自動手,睡覺前用香皂洗得乾乾淨淨,晾起來,即使第二天早上還沒完全晾乾,也非要穿上這件舊軍裝走出家門。

      記得當時來村裡插隊的知識青年,他們中間有好多人身著軍裝,有的還是老軍裝,是他們當過兵的父輩留給他們的,看上去那叫一個精神,下地幹活時,簡直是一道風景。和穿軍裝的人一起勞動,總覺得有使不完的勁。起初,村裡的年輕人新鮮得追逐、簇擁著他們上下打量,圍著他們摸摸衣領,拽拽衣角。後來和知青的關係搞得更好了,有些本村的姑娘、小夥子,不但嘴上和他們套近乎,還請他們到家裡吃飯,送他們連自己都捨不得吃的紅棗、柿乾兒什麼的,目的是想借他們的軍裝照相。這種做法很快效仿開來,村裡的好多年輕人都找知青借軍裝,那時誰家的姑娘小夥兒都有幾張穿軍裝的照片,放在鏡框裡掛在自家的牆上,時不時地看上幾眼,很得意。如今這些照片已成了老照片,但看上去依然魅力四射,光彩奪目,彷彿也有過一段當兵的歷程。

      那時候如果家裡沒有當兵的人,想搞到一兩件軍裝是件很難很難的事情,就是舊軍裝,也無法得到,因為部隊的軍裝都是按規定嚴格配發的,不可能有富餘。得不到軍裝,那也決不甘休,於是很多年輕人就想方設法和當地的解放軍建立聯絡,期盼等到他們復員時,興許能得到一頂軍帽、一雙軍鞋、一個軍挎,或是一枚帽徽、一對領章什麼的,只要有一件在手,就是穿不上軍裝,也算是莫大的安慰。等到上世紀70年代末,一些服裝廠家針對年輕人渴望軍裝的迫切心理,製造了一批面料為“的確良”的“仿軍裝”,即使是假的,那也迎合了那些久盼軍裝而一直穿不上的年輕人,於是身著“國防綠”的人群,迅速得到普及和擴大。以至80年代初期,“軍大衣”成了大眾廣泛喜愛的衣著,不管從事什麼職業,不管什麼身份,幾乎人人都有一件軍大衣,我想除了保暖,更多的是一種軍裝情結,或許彌補過去年輕時對軍裝的嚮往和迷戀的心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峰塔的歷史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