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公園位於京郊西山東麓,在北京市區的西北,區市中心28公里。總面積160公頃,是一座歷史悠久、富有自然情趣 的山林公園。 山中有乳峰石, 時時噴出雲霧,與廬山的香爐峰相似。又因山上有巨石,很像香爐,香山因此得名。香山的最高峰是香 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57米。 香山公園山勢陡峭,佳木蔥籠,清泉深深,景色清幽。自金代起幾個朝代的帝王,均在此營建避暑離宮別苑。清乾隆十年 (1745年)動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林隙崖間,增置了殿臺亭閣,修建了宮門朝房,加築一道周長10餘里的外垣, 形成規程宏大的皇家範囿,並賜名“靜宜國"當時園牆分為內外垣, 共有28景。內垣20景有:勤政殿、麗矚樓、來青軒、香山寺、翠微亭、雨香館等。外垣8景有:陽阿(朝陽洞)、玉華岫、森工 笏、香霧窟(靜室)等。外垣之北,另有別垣,當時園中建築、勝點數不勝數。1860年和1900年,野蠻的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焚燒了圓明園、頤和園之後,香山名勝也沒放過,多處古蹟也被燒燬。現在留存的名勝古蹟和觀光景點有:見心需、昭廟、森玉笏、琉璃塔、西山晴雪、玉華山莊、半山亭、雙清別墅和眼鏡湖、香爐峰等。勤政殿、香山寺、香霧窟等只能參觀遺址。 香山公園,美麗的自然景色,特別是香山紅葉最是聞名。每逢霜秋,遍山黃櫨,如火如荼,瑰麗無比。此時遊人倍增,遊客坐在登山纜車裡,眺望遍山紅葉,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現將文物古蹟和重要景點簡介如下: 東宮門公園的正門,乾隆皇帝擴建靜宜園時所建,現仍儲存了原有形制。 勤政殿原為皇帝召見公卿百僚的聽政之所,現僅存基址。進東門即可看到。香山寺遺址在公園的南部,原殿為五層,地勢高聳,建築壯麗,是國內28景之一,現只有遺址。乾隆皇帝御筆石碑現仍矗立於此。雙清別墅在香山寺南,建於1931年。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由河北省平山縣遷至北平,暫駐香山,毛澤東下榻在雙清別墅,8月23日遷人中南海。毛主席曾在此成功地指揮了渡江戰役、國共談判,寫下《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等著名詩篇。蟾蜍峰亦稱蝦蟆石,在香山寺西山腰上,巨石突兀,若蟾蜍昂首東望。半山亭在香山寺北側,是過去香山寺觀音閣的舊址矗立於南部山腰當中是觀賞風景的佳處。現在的半山亭為後建景點。絢秋林自半山亭沿山路西上即可到達,此帶樹木叢集,秋季遍佈紅葉,是香山著名紅葉區。玉華山莊在香山寺遺址迤西,是山腰中部的一個庭院型風景點,幽雅別緻,可供遊人小憩。此景點為原玉岫的遺址上的新建築。 森玉笏在玉華山莊西南,有一巨大的峭壁,上題“森玉笏”三個大字,為乾隆御筆,是28景之一,刻字仍清晰可見。 朝陽洞位於森玉笏西北,乾隆帝曾遊此同,題名“陽阿”,為清乾隆時28 景之一,現該洞尚存,洞口西有乾隆詩詞刻字。 香霧窟遺址朝陽洞北上方有一平臺,原為園內殿宇建築中最高一處,清乾隆時28景之一,現建築已無。棲月山莊香霧窟遺址稍東,原是28景之一的棲月崖的舊址,後遭毀,民國年間在此建別墅,稱“棲月山莊”。西山晴雪在香霧窟迤北山腰處,是雪後放晴觀景的著名景地。乾隆帝題名立碑,方碑和石制護攔現儲存完好。“西山晴雪”為燕京八景之一。 芙蓉館在玉華山莊以北,為近代建築,借28景之一的“芙蓉坪”取名。 昭廟在芙蓉館東側,東宮門的北邊,是國內一組藏式古 代建築,廟中部分建築遭焚燬,琉璃牌坊、白臺、紅臺石碑和 琉璃塔倖存。正凝堂昭廟以北,為園內古建築,近年修飾一新,堂後 山石嶙峋,松柏蒼翠。見心齋在正凝堂前,是清嘉慶年間修建的江南風格的庭院,是園中現存比較完整的一組古建築。 鬼見愁在全園的西北部,為園內最高點,因山勢陡峭, 難於攀登而得名。
香山公園位於京郊西山東麓,在北京市區的西北,區市中心28公里。總面積160公頃,是一座歷史悠久、富有自然情趣 的山林公園。 山中有乳峰石, 時時噴出雲霧,與廬山的香爐峰相似。又因山上有巨石,很像香爐,香山因此得名。香山的最高峰是香 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57米。 香山公園山勢陡峭,佳木蔥籠,清泉深深,景色清幽。自金代起幾個朝代的帝王,均在此營建避暑離宮別苑。清乾隆十年 (1745年)動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林隙崖間,增置了殿臺亭閣,修建了宮門朝房,加築一道周長10餘里的外垣, 形成規程宏大的皇家範囿,並賜名“靜宜國"當時園牆分為內外垣, 共有28景。內垣20景有:勤政殿、麗矚樓、來青軒、香山寺、翠微亭、雨香館等。外垣8景有:陽阿(朝陽洞)、玉華岫、森工 笏、香霧窟(靜室)等。外垣之北,另有別垣,當時園中建築、勝點數不勝數。1860年和1900年,野蠻的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焚燒了圓明園、頤和園之後,香山名勝也沒放過,多處古蹟也被燒燬。現在留存的名勝古蹟和觀光景點有:見心需、昭廟、森玉笏、琉璃塔、西山晴雪、玉華山莊、半山亭、雙清別墅和眼鏡湖、香爐峰等。勤政殿、香山寺、香霧窟等只能參觀遺址。 香山公園,美麗的自然景色,特別是香山紅葉最是聞名。每逢霜秋,遍山黃櫨,如火如荼,瑰麗無比。此時遊人倍增,遊客坐在登山纜車裡,眺望遍山紅葉,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現將文物古蹟和重要景點簡介如下: 東宮門公園的正門,乾隆皇帝擴建靜宜園時所建,現仍儲存了原有形制。 勤政殿原為皇帝召見公卿百僚的聽政之所,現僅存基址。進東門即可看到。香山寺遺址在公園的南部,原殿為五層,地勢高聳,建築壯麗,是國內28景之一,現只有遺址。乾隆皇帝御筆石碑現仍矗立於此。雙清別墅在香山寺南,建於1931年。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由河北省平山縣遷至北平,暫駐香山,毛澤東下榻在雙清別墅,8月23日遷人中南海。毛主席曾在此成功地指揮了渡江戰役、國共談判,寫下《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等著名詩篇。蟾蜍峰亦稱蝦蟆石,在香山寺西山腰上,巨石突兀,若蟾蜍昂首東望。半山亭在香山寺北側,是過去香山寺觀音閣的舊址矗立於南部山腰當中是觀賞風景的佳處。現在的半山亭為後建景點。絢秋林自半山亭沿山路西上即可到達,此帶樹木叢集,秋季遍佈紅葉,是香山著名紅葉區。玉華山莊在香山寺遺址迤西,是山腰中部的一個庭院型風景點,幽雅別緻,可供遊人小憩。此景點為原玉岫的遺址上的新建築。 森玉笏在玉華山莊西南,有一巨大的峭壁,上題“森玉笏”三個大字,為乾隆御筆,是28景之一,刻字仍清晰可見。 朝陽洞位於森玉笏西北,乾隆帝曾遊此同,題名“陽阿”,為清乾隆時28 景之一,現該洞尚存,洞口西有乾隆詩詞刻字。 香霧窟遺址朝陽洞北上方有一平臺,原為園內殿宇建築中最高一處,清乾隆時28景之一,現建築已無。棲月山莊香霧窟遺址稍東,原是28景之一的棲月崖的舊址,後遭毀,民國年間在此建別墅,稱“棲月山莊”。西山晴雪在香霧窟迤北山腰處,是雪後放晴觀景的著名景地。乾隆帝題名立碑,方碑和石制護攔現儲存完好。“西山晴雪”為燕京八景之一。 芙蓉館在玉華山莊以北,為近代建築,借28景之一的“芙蓉坪”取名。 昭廟在芙蓉館東側,東宮門的北邊,是國內一組藏式古 代建築,廟中部分建築遭焚燬,琉璃牌坊、白臺、紅臺石碑和 琉璃塔倖存。正凝堂昭廟以北,為園內古建築,近年修飾一新,堂後 山石嶙峋,松柏蒼翠。見心齋在正凝堂前,是清嘉慶年間修建的江南風格的庭院,是園中現存比較完整的一組古建築。 鬼見愁在全園的西北部,為園內最高點,因山勢陡峭, 難於攀登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