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61602176430

    意思是一個壽陵少年到邯鄲學步,結果連故步也失掉了,徒使邯鄲人嘲笑了一番。出自《古風·醜女來效顰》,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古風五十九首》中的第三十五首。 此詩當作於李白出川之後的天寶年間,鑑於當時人云亦云、雕鑿失真、華而不實的詩風而作詩以譏嘲。原文如下:醜女來效顰,還家驚四鄰。壽陵失本步,笑殺邯鄲人。一曲斐然子,雕蟲喪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費精神。功成無所用,楚楚且華身。大雅思文王,頌聲久蹦淪。安得郢中質,一揮成風斤。譯文如下:東鄰醜女也學西施的樣子頻皺其眉,四部之人見了她的怪模樣都嚇了一跳。一個壽陵少年到邯鄲學步,結果連故步也失掉了,徒使邯鄲人嘲笑了一番。斐然子一曲雖然能譁眾取寵,但卻雕飾過甚而失去了本真。用三年的時間,在一個棘刺的尖上雖能雕出一個田猴,維妙維肖,楚楚動人,但徒勞費神,功成而無所用。像《詩經·大雅》中的《文王》等篇和《頌》中的典雅詩篇如今已很少見了。要是能夠再遇到"鄒中質"這樣的物件,我也能敬到中的石匠一樣,運斤成風,一展絕技。擴充套件資料:李白此詩是闡述他詩歌創作理論主張的一首論詩詩。詩中運用了“醜女效顰”“壽陵學步”“雕蟲篆刻”“棘刺沐猴”“屠龍之技”“匠石運斤”等六個典故。此詩前四句用醜女效顰、邯鄲學步兩個典故諷刺矯揉造作的創作方法;中六句用棘刺造猴的故事批評求仕進、取榮華的創作目的;末四句呼籲詩歌創作迴歸正道,志同道合的詩人能夠出現。全詩針對科舉的詩賦取士,辛辣地批評了只重視形式,不注重詩歌社會責任的現象和風氣,並批評在這種風氣驅使下,詩歌創作方法矯揉造作,所產生的作品,華麗浮靡,背離雅頌之風,於是呼籲詩歌創作迴歸正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鋼筋怎麼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