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下路符給我

    這是個好問題,兩本史書歷史地位都非常高,而且區別還挺大的,不注意的話可能會讀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我自己讀來的感覺,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是薛居正的《舊五代史》比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內容要多得多,體例也有一些區別。

    《舊五代史》編撰的時候距離五代十國還不遠,史料很豐富,薛居正對五代十國的歷史記載的非常詳細,比如每任皇帝在位期間的召令,以及一些大臣上書都會記載。而歐陽修刪去了絕大部分召令(可能是覺得都是官樣文章haha),唯一保留的比較長的類似材料,就是後周柴榮時期王樸的《平邊策》,記載在王樸的傳記裡。這個可能是因為《平邊策》裡面講述的平定四方勢力的策略比較在理,後周北宋都採納了,所以歐陽修覺得比較有價值。

    所以如果你想要大概瞭解五代十國的脈絡,《新五代史》是好的選擇,但對一些細節語焉不詳,要通盤瞭解還是得是《舊五代史》。但有一說一,歐陽修的文筆確實要好~

    第二點區別,可能就是對待某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態度了。一定要注意,歐陽修的《新五代史》是私修史書,他在裡面是寄託了自己強烈的治國安民思想的,為此對一些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使用春秋筆法進行了描述。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對後梁太祖朱溫的記載。在歐陽修筆下,朱溫簡直就是五代十國“惡”的底線,在後記裡面第一句話就是“天下惡樑久矣”,而且對之所以捏著鼻子把朱溫的歷史放進來的原因,也說成是為了讓後代銘記朱樑的罪惡,不要再犯。

    朱溫最大的惡就是“篡”這個字,這個行為挑戰了古代嚴謹士大夫的最核心的價值觀,所以對他深惡痛絕。後人對朱溫的評價受歐陽修影響極大,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擺脫了君臣思想的束縛,對朱溫的評價才好一些了。

    《舊五代史》則對此持中立,甚至褒揚的態度,記載了很多歐陽修刪減的朱溫珍惜民力,鼓勵農桑的事情。

    其中最典型的一件事就是朱溫睡了大將張全義全家的事情,已經基本證偽。但這件事影響頗大,甚至到了今天還有不少人拿這件事作為噱頭。(詳見本人的《歷史的另一面,殘暴不倫朱溫的背後》一文對一些謠言的分析)

    總結一下就是,《舊五代史》內容豐富,記載詳細,但也有不少對一般歷史愛好者沒啥用的官樣文章,讀起來費勁,但是量大管飽。《新五代史》精簡,文筆流暢,歐陽修大佬替我們去掉了很多不用細看的材料,對一般的歷史愛好者非常友好,但一定要注意他對某些歷史人物的傾向性。

  • 2 # 史海擺渡人

    973年,宋太祖趙匡胤詔修《五代史》,由薛居正監修,盧多遜、張瞻、劉兼、李穆、李九齡等七人同修,以範質《五代通錄》作底本,並參考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時期各朝實錄,歷時一年成書。後因歐陽修新編《新五代史》,被冠以“舊五代史”之名。

    舊五代史記載了自後樑開平元年(907年)至周世宗顯德七年(960年)北宋滅後周時期的歷史事件。全書共150卷,含本紀61卷,列傳77卷,志12卷,以五代斷代為書。有《梁書》24卷,《唐書》50卷,《晉書》24卷,《漢書》11卷,《周書》22卷,志12卷。未稱帝的地方政權如南平、馬楚、南吳、吳越等寫入《世襲列傳》,而稱帝的南漢、南唐、前蜀、後蜀、北漢、南閩等寫入《僭偽列傳》,契丹、吐蕃、回鶻、党項等則寫入《外國列傳》。

    自《新五代史》問世,《舊五代史》漸湮失,1207年,金章宗詔書《舊五代史》在官學中不列為正史,“削去薛居正五代史止用歐陽修所撰”,至明初只有內府才有傳本,《永樂大典》和《大事記續編》曾大量地引用該書,清初已不見其本。

    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存在不少問題,就整體而論,《新五代史》的史料價值比《舊五代史》低,因歐陽修在刪繁就簡時,將不少具體資料也一併削去。至清朝邵晉涵等人從《永樂大典》重輯,文字有脫勾者,還據《冊府元龜》《資治通鑑考異》《資治通鑑注》《太平御覽》《容齋隨筆》等書補錄逸文,大致恢復原貌,堪稱中國輯佚的最高水平,但已非舊貌。懾於清廷的政治氣氛,輯本中遇有胡、虜、夷、狄等字時多有竄改,如改“虜主”為“契丹主”、“獯戎犯闕”改“契丹入汴”、“北戎盜據中夏”改“契丹據有中夏”。

    乾隆四十年(1775年),《舊五代史》定為正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列入正史之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說:“其時秉筆之臣,尚多逮事五代,見聞較近,紀、傳皆首尾完具,可以徵信”,價值超過《新五代史》。趙翼《廿二史札記》對《舊五代史》列舉出“薛史書法迴護處”和“薛史失檢處”二大章,說明薛史的不實,如諱言後唐權臣張全義的醜行。陳垣著《舊五代史輯本發覆》,對比輯本凡一百九十四條,敘述甚詳,中華書局1976年出版的校點本也改正了一千多處,2015年出版的修訂本改正數量則是原點校本的3倍。目前最新輯本為《舊五代史新輯會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缺少的清新劑是什麼?